分享

直属附属才是亲儿子?起底医院“附属”的秘密

 昵称13975006 2019-07-17

作者:张斯文

附属医院的“附属”都管什么?

这是作为医学院学生的小朱,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他所实习的医院,门口并列挂着“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好几块牌子。不仅如此,同一个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还有排序,这又是根据什么排的?

就像北京大学的附属医院体系中唯独缺失了“北京大学第二医院”的身影,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叫“第一附属”而不叫“附属第一”……“附属”背后有哪些讲究?听健康界从头道来。

“附属医院”是怎么论的

20 世纪末中国高校体制改革,一批原来隶属卫生部等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医科院校连同其附属医院一起并入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由此形成“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格局。

2000年,北京大学“入局”。当年4月,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5月,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如今北京大学共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九家附属医院,其中只有北大医院、北大六院以及北大国际医院在简称中人们习惯以北大加附属医院的形式简称。其余的,人们更习惯沿袭北京医科大学的简称,比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们更愿意称为“北医三院”,而不是北大三院。而北京大学第二医院的名字原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但从1950年4月,原卫生部接管医院并更名为“中央人民医院”起,医院名字就和“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便1958年医院被划归到北京医学院,为其第二附属医院,但医院仍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除了简称外,附属医院的命名中,用词的排列组合也有说法。

一位医院管理的资深人士向健康界介绍了他的理解:早些年,附属医院在命名时,“第一附属医院”一般多属意于医学院下面联系最密切、最先成立的医院,而“附属第一医院”一般都是地区为了医学院发展,支持建设的教学医院。当然也有附属医院按照专科命名,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肿瘤医院、血液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等。近些年政策不断变化,以及一些社会办医医院的加入,院校共建的附属医院越来越多,发展路径也不相同,附属医院命名越来越繁杂,也就没有统一的规范可循。

不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统战部部长廖志林对这一“规律”并不太认同。在医院宣传领域深耕25年的他认为,医院是叫“附属第一”还是“第一附属”纯属偶然。

他对健康界回忆说,在刚刚恢复高考后的一段时间,人们热衷于排列附属的顺序,强调大学“血统”、学院派。后来大家渐渐发现,世界著名的大学医院都有独立品牌,国内比较好的医院也开始做品牌,而以数字命名医院不利于医院品牌的构建。所以在合校过程中,很多医院开始选择使用独立名称,既体现文化底蕴也有助于医院的品牌构建。

在近日的2019博鳌·健康界峰会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副院长刘学勇在发言中提及了医院的更名史,也佐证了廖志林的观点。盛原是1883年苏格兰教会在沈阳兴建的盛京(施)医院,1949年并入中国医科大学后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3年,在医院建院120周年之际,医院为了纪念历史恢复“盛”用名。

这也印证了,早年很多医院“规划”进大学的医院都没有了“自己的名字”,只有相应排序的附属医院。随着观念转变,这些医院渐渐开始参考所在地、医院理念核心来命名。附属医院的名字变成了一个仅表达与医学院关系的参考。

健康界研读复旦版《2017年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也发现,由于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本身就是医疗领域的“大IP”,因此与之关联的附属医院中,相当一部分仍以大学(医学院)加之附属医院数字序列为主要名称,例如: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湘雅二医院等。而在一二线城市的其他医院,“附属医院”已经不作为对外名称的首选。

然而,到了三线及基层地区,数字序列+附属医院的命名方式使用率又变得相对较高,这或与当地医院间竞争不充分、医院品牌认知相对固化以及因人口流动性不足导致医院品牌扩散需求不强有关。

附属是不是“直属”也有讲究

所谓“附属”,即高校所附设或管辖的医院,其权属应为高校,实则不然。由于各个高校历史发展沿革不同,大学附属医院又可分为直属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

直属附属医院指医学院校是实体、附属医院是隶属关系,综合性大学的相应职能部门对附属医院实行垂直管理,医院全面参与学校的临床教学工作。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学校以学科为建设基础的理念会很好地在医院施行,有利于附属医院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例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都是这种附属模式。

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特点是综合性大学通过协商,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选择一些医疗水平较高、具有临床教学能力的医院,在领导体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经费渠道不变的情况下,建立非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又可分为托管型附属医院和共建型附属医院。

此外,很多人常在一些医院门口看到“教学医院”的牌子。这个称谓界定和附属医院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么?实际上,教学医院既可能是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也可能与医学院无关,只是保持伙伴关系。一般来讲,大型三甲医院都可以是教学医院。

相对应的,医生而言,在附属医院工作会有教师职称(教授、副教授等)与医师职称(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两个方面的职称。

附属为媒的院校联姻热度不减

虽然对于很多区域性的知名医院而言,“附属医院”不再是最重要的招牌,但这仍然是医院获得持续医疗资源的重要通道,而临床医院的实践和科研平台,又是医学院校所“垂涎”的。

健康界统计教育部75所部属高校官网发现,24所拥有附属医院。其中,复旦大学有16家(3家医院在筹),是全国附属医院最多的部属高校,上海交通大学以13家附属医院紧随其后。

早在2011年,原卫生部曾统计过一组数字,我国529万医学学生中,临床、口腔、中医、护理等专业学生有60%以上时间在大学附属医院度过,医院几乎承担了全部临床教学任务。全国有800张以上病床的医院中,半数以上是大学附属医院,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立在大学附属医院,有80%以上科研成果来自大学附属医院。

最近的实例就在4月初,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安校区正式亮相,山东省内知名三甲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成为新大学的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省医院协会原秘书长王秀华曾在接受2018年9月山东大学接连揭牌6家附属医院时对“医学界”表示,对于高校来说,附属医院高水平的临床能力能提供良好的临床教育平台。另外,作为科研“富矿”,医院每年产生大量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以及高水平论文都是高校所看重的学术资源。所以,很多高校在发展医学专业时,在积极吸收大型医院成为附属医院。

就医院层面而言,挂牌附属医院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为成为高校的附属医院意味着拥有了相对前沿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医院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医教研水平。

“在每个省级城市里,排名第一的医院基本都是大学附属医院,省医院往往排到第二、第三甚至更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郭强2014年在健康界主办的中国标杆医院学习院长论坛上曾表示,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相比,省级医院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科研和学术人才培养平台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发展。

郭强当时坦言:“只有成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才有可能真正做到集教学、临床、科研一体化的全面发展。”

这从国内各大医院的排名上便可见一二。复旦版《2017年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显示,排名前三十的医院除解放军总医院是隶属于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医院办学单位外,其余都是大学的附属医院。

医工结合是附属医院瞄准的新方向。在2019博鳌·健康界峰会上,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立新重点阐述了医工交叉的重要性。他认为,作为一家附属医院,要配合大学,从机制、专业上创新,让大学以附属医院为基地,创造出独特的课程,与工科融合。“医工交叉,不是光指具体的某一项事情的交叉,而是培养的医学生要具备工科思维、工科技能、工科专业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医工交叉。

不仅如此,跨学科联姻也正在路上。日前,位于北京的航空总医院已确定将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强联合,在“医工结合”领域发力,航空总医院将挂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医院”。

由于北航自身没有医学院的设置,与医学相关的机构包括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等部门。这意味着,航空总医院在临床医学领域,大概率将继续作为中国医科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而医院和北航的“附属”关系,更多的重点将放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规模化培养医工人才方面。

这意味着,未来以“附属”带来的院校联姻,将不仅局限在医学领域,还讲想着交叉学科、前沿科学的方向展开深入的合作和拓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