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法国一家气象站记录的气温达到了45.9°C,比2003年欧洲热浪期间该国的气温记录还高出约2°C。不久前,包括美国医学协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医师协会等在内的70多家医学和公共卫生组织也在呼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估,2030年-2050年间,气候变化将造成每年约25万人死于营养不良、疟疾、腹泻和热应激。而根据今年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篇论文,这还只是一个“保守估计”,还没有考虑粮食产量下降,或极端天气造成卫生服务中断等方面的影响。 ▲1850年-2017年期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变化幅度(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全球升温,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强降雨增多……气候变化正在真实发生,会对健康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又能如何应对? 1. 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增加,如过敏,哮喘,慢性肺病和肺癌 二氧化碳浓度、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可导致花粉、霉菌孢子、以及空气中的其他颗粒物增多,这些都会刺激、损害肺部和呼吸道。 应对:应注意空气质量监测,在空气不佳的日子里尽量待在室内。呼吸科患者建议及时和医生沟通任何新的呼吸道或过敏症状,以及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便进行相应检查。 图片来源:pixabay 2. 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的风险增加 臭氧层破坏将带来更多的紫外线辐射,从而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 应对:做好充分的防晒措施,如涂防晒霜、戴墨镜、遮挡裸露皮肤。定期进行皮肤科检查。 3. 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加 更极端的气温、较差的空气质量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此外,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某些携带疾病的昆虫传播,如莱姆病和南美锥虫病,而这些疾病也可能影响心脏健康。 应对:炎热天气尽量待在荫凉处。定期检查心血管功能,不要忽视胸部或手臂的疼痛,或移动、说话或思考困难等症状。保护自己免受昆虫叮咬。 图片来源:pixabay 4. 昆虫相关疾病 降雨量增加、湿度升高都会促进蚊子、蜱虫和其他昆虫的传播和叮咬,而这些昆虫可能携带如疟疾、登革热、寨卡、莱姆病等病原体。 应对:避开昆虫多的地方;如有必要,使用驱虫剂;排干积水等,减少可能让昆虫繁殖的环境。 5. 食源性疾病 气温升高、降水增加等其后变化将为致病微生物(如弧菌)的传播创造条件,导致食物污染。 应对:关注食源性疾病警报。注意饮食卫生,如勤洗手、清洁餐具,正确并且彻底地烹饪食物。 6. 营养问题,如营养不良或肥胖 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粮食生产,导致水果、蔬菜等天然健康食品的供应减少。由于昆虫数量增加,更多杀虫剂的使用也会影响食品安全。极端天气事件还可能导致食物供应受到铅、汞和砷等毒素的污染。此外,有毒藻类的大量繁殖,可能影响鱼类种群,最终影响人类。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人们对高度加工、不健康食品的依赖性增加。 应对:关注食物成分,控制高度加工食品摄入,食补优于补充剂。 图片来源:pixabay 7. 中暑 应对:注意避暑。 8. 与天气有关的极端事件和灾害,如野火,泥石流,飓风或洪水等会造成疾病和伤亡。 应对:防患于未然。常备应急物资,并知道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灾害,如受伤需及时就医,病情可能比想象地更为严重。 9. 心理健康和压力相关问题 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野外火灾和龙卷风,以及严重污染都会影响人们的感受。 应对:如果面临心理健康挑战,及时寻求医生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 10. 代谢、内分泌、微生物组和生育问题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生育率,而这可能还只是气候变化的潜在人体影响的冰山一角。 应对:尽你所能减少污染和碳排放。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多种健康风险(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人类健康问题。在NEJM论文中,作者呼吁,除了政策方面的努力和卫生系统的应对,通过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改善这一潜在危机。 例如,减少动物性食物,增加植物性食物,不但有助健康——多吃蔬果与减少心血管疾病、癌症风险有关,也能改善环境的可持续性,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消耗,减少多达30%的温室气体排放。多走路、多骑自行车、多利用公共交通也能够在减少空气污染的同时增加身体活动,这都有助于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也正如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公共卫生学院院长Boris Lushniak博士所言:“几乎对地球有益的事都对人类有益。” 题图来源:pixab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