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高血压遇上高温天,降压药该何去何从!

 冬天惠铃 2019-07-17

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已经来到。炎炎夏日,高血压患者可能留意到夏季的血压似乎比冬天低一些,有不少高血压患者认为夏季血压低,就会自行减药减量,殊不知这样会导致血压出现剧烈波动,甚至引发心梗、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案例一则

高女士是高血压老病号,一直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的一直比较平稳。今年入夏后,几次量血压都比平时稍低,她认为天热了血压会自然下降,于是自行停了药。不曾想,3天后突然感觉头晕、恶心、心慌,家人陪她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收缩压高达175 mmHg,经过1周多的调整才恢复正常。

(图片来源:pixabay)

人体血压具有季节特点,

夏季血压具有两面性

人体血压是不断变化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血压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通常表现为冬季血压升高,夏季血压降低,夏季与冬季相比,收缩压大致可降低10 mmHg左右。

夏季血压降低的原因可能有:

夏季温度升高,体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小,血压相应下降;同时夏季多汗,体表水分蒸发增多,水分摄入相对不足,使得血液容量降低,血管紧张度下降,血压也随之降低。但也有些高血压患者,夏天容易心情烦躁、睡眠不佳,或因出汗较多而水分摄入不足,可能会出现血压不降反升的情况。

因此,当夏季血压降低时,若擅自减药甚至停药,很有可能会出现血压「一过性」反弹升高,甚至会较以往血压更高,这样一来,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很可能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图片来源:pixabay)

当高血压遇上夏季高温,

降压药该何去何从?

炎热的夏季选用降压药种类时大有讲究:

1) 夏季由于人体出汗多,电解质和水分排出也增多,因此要减少利尿剂类降压药的使用,以防止出现脱水及低血钾。

2) 夏天宜选用长效、缓释降压药:高血压患者夏天夜间睡眠质量差,常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因此,夏天更适合选用长效、缓释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一天只需服一次,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的作用,能更好地控制夜间血压,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患肠炎、腹泻的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控释和缓释类长效降压药物。因为这些长效制剂需要在肠道缓慢释放药物以保持长效,肠炎、腹泻患者服药后会很快将药物排出体外,达不到长效目的,反而会因药物排出使血压升高。

4) 如果在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为了防止发生高血压危象或出现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使用短效降压药,使血压在短时间内降下来。

5) β受体阻滞剂需要慢慢减量,因为突然停药会导致β受体阻滞剂撤药综合征,即血压比不吃药时更高,心律更快。

血压控制良好者降压药的减停策略:

1) 如果是轻度高血压患者,且无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在夏季血压已经出现下降趋势(10 mmHg左右)一周左右时,如果患者自律性强,能坚持通过生活方式的调理来控制血压,并保证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时,可以暂时停药,停药后应定期监测血压。

2) 若患者血压较长时间达标且无心、脑、肾等合并症,可考虑减少降压药种类或药量,如可从药物三联减为二联治疗,或者某一种降压药由原来的1天1粒改为1天半粒(前提是此药可掰半使用)。减药后仍应定期测量血压,药量仍以可维持目标血压值为准。

几类特殊患者即使夏天血压不高,也不能停用降压药:

1) 长期高血压合并急性或慢性心衰患者,不能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因为这时候用药的目的不再是单纯降压,而是用来治疗心衰和保护心脏功能。

2) 许多心梗患者需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防止再发生心肌梗死,防止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衰。

3) 一些糖尿病或肾病尤其是合并大量蛋白尿的患者,需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

作者:马鑫    审校:王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