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假开始了!孩子安全不放假 这份攻略请收好

 温馨的淑女 2019-07-17

2019年07月 07日 09:08 | 来源: 金陵晚报 | 扬州网官方微博

暑假开始了!这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却也是家长们最操心的时候,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徒增了不少安全隐患。每年暑假都是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期。

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暑期安全攻略,再次提醒大家假期安全千万要重视。

熊孩子玩火烧毁汽车

家长要加强教育

●案例

2018年2月4日下午4时多,在广西南宁市古城路一单位宿舍区的工地围挡内,一堆杂物燃起了熊熊大火,停在一旁的一辆小车被殃及受损。好在消防及时赶到扑灭了大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这竟是一起熊孩子惹的祸。

●安全提醒小孩玩火造成的悲剧不胜枚举,一般年龄在5-12岁,主要表现在学大人做“烧饭”游戏,随意焚烧废纸、玩弄打火机等。然而在玩耍过程中如不小心将周边物体点燃后,只会因为害怕而跑开,不会顾及火灾是否会蔓延,更不敢立即告诉大人,直至小火酿成大灾。所以,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摆弄家里的电器、煤气、灶具开关,不要将点燃的蚊香贴近窗帘等家中易燃物。告知遇有火灾时怎样拨打119报警。知道家庭及住宅楼发生火灾时疏散的途径。告诉孩子在通过烟气弥漫的火场时,要弯着腰弓着背低姿势行进或匍匐爬行,不要深呼吸,要用湿毛巾蒙住口鼻。

男童被跑步机卡头

暑期警惕各种“缝隙”

●案例

今年6月14日下午,在南京江宁托乐嘉小区内,7岁的小明(化名)和自己的两个同学一起在家里玩耍时意外发生了:小明的玩具滚进了跑步机底盘,小明想也没想就进去捡。可是进去容易,出来时却遇到了困难。他的头被跑步机底盘死死卡住,动弹不得。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发区中队消防员接警到场后,孩子因为疼痛痛哭不止。为防止救助时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消防人员首先用纸板挡住孩子的头部,同时用扩张器将孩子成功救出。

●安全提醒

除了健身器材,公园雕像、旋转门、手扶电梯、游戏机取币口、景观池排水槽、自行车等均能成为“卡头、咬手、夹腿”的利器;而防盗网的间隔、楼墙之间等各种缝隙也是儿童被卡的频发之地。公共健身器材是按成人标准设计的,家长不要让孩子单独玩耍; 乘电梯及进出旋转门、自动门时也要不离孩子左右;同时,家长应把家中危险物品、不适儿童玩耍的物品放置高处,如绞肉机、果汁机、电蚊拍等; 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带有小孔洞的物品,一旦物品损坏或零部件掉落形成小洞或缝隙时,要及时维修或淘汰。

5名男童溺亡河段

切勿自行靠近水源

●案例

2019年6月9日21:30,广西省田林县一河段发现5名小学生溺水死亡。经查死亡的5名学生均为某小学男生,其中2名为六年级学生、2名为五年级学生、1名为三年级学生。5名学生于6月9日(端午假期)中午一起外出游玩。因晚饭时段这几名学生未回家吃饭,经学生家长及群众搜寻后,在一小型拦河坝内发现并打捞起5具尸体,尸体呈现疑似溺水死亡的特征。

●安全提醒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预防孩子溺水,家长首先要教育孩子充分、全面认识溺水的危害性;其次,教孩子不要私自到池塘、水库、河海湖边等有水源的地方嬉水,特别是暑期汛期涨水时,有的水域水流湍急,水底情况复杂,也不要邀约小朋友一起去;雨天行走不要踩井盖,路过水源带时也要小心行走,因为有的水深,尤其是浑水的水深无法目测。

小孩意外烫伤多发

冷水冲洗患处十分钟

●案例

乐乐两周前,因为开水烫伤被紧急送进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就诊。乐乐的妈妈回忆,“当时两个孩子在家里面玩水,就玩玩具找吃的,水放得挺高的,下来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然后从头浇到脚。”经过医生诊断,孩子入院时,全身2至3度烫伤面积达41%。

●安全提醒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14万的儿童被烫伤。夏天的着装单薄,皮肤暴露面大,烧、烫伤的危险几率相应增高,所以家长要加强看护,避免暑期儿童烧烫伤高发。一旦发生孩子烫伤情况,应用清洁的流动冷水轻轻冲洗烫伤部位十分钟,千万不要强行剥去衣物。然后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布类覆盖伤口,及时送医就诊,千万不要擅自使用牙膏、酱油等涂沫伤口。这样处理不仅不规范,还会因为药水带有颜色,会对病情的判断和伤口的愈合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