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许多博文甚至专业论文在介绍三角梅的嫁接方法与嫁接技术时,都是介绍采用枝龄较长的接穗枝条进行嫁接,通常是用一年龄的枝条做接穗。在2014年5月1日,我尝试过用非常嫩的枝条来做接穗进行嫁接试验,由于观察时间较短,并未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当时仅认为接穗可能成活了,后来由于休长假没有管理而使接穗枯死了。 在2015年6月1日,我再次尝试用嫩枝作为接穗进行三角梅的嫁接实验。接穗是从长势较好的枝条中截取顶端的嫩芽枝条,接穗枝条长约7~10厘米左右(也可以更短些,但操作较难些),砧木同样也选取半月龄左右的嫩枝。 接穗和砧木的切口均采用斜切,在切口中间再用刀片对半切开,把接穗和砧木相互插入对接,这种嫁接方法较一般其他方法佳,主要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有两层接触对接,对接穗的成活和生长都非常有利。包扎好后,放到较为阴凉的地方,并采取保湿措施。 气温较高时接穗还是会因缺水而下垂) 从图4可以看到,白天气温高接穗最初几天(三至四天)会因缺水而下垂,如果能在早晨看到接穗能重新伸直,则说明接穗能从砧木中吸收到水分和养分,可以说嫁接基本成功了。后期只要继续对接穗保湿,大约五天至一周左右时间后接穗就不会下垂了,十五天时间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接穗生长发育了。 这种嫩枝嫁接,就技术而言,真是太简单了,简而言之就是将接穗与砧木包扎好后,放到阴凉的地方,对接穗保湿就行了(见图3,包扎好切口后,把一团湿水后的布团放到塑料袋内即可),成活率100%。 一是接穗要有活力,正在生长的嫩枝条、经扦插培育后正在生长的枝龄稍长点的枝条,用作接穗是最佳选择。 二是砧木的选取,小叶紫花、大叶红花(包括双色花)、大叶粉红花(包括双色花)等常见品种的三角梅都是很好的砧木选择。若采用直株嫁接,在砧木的选择上最为重要的是砧木要在生长旺盛期,直株嫁接时砧木应小于三月龄为佳,切口在一月龄段。若嫁接后再扦插栽培,砧木应选半年枝龄为佳。砧木的切口要注意利用其侧边的枝芽,即在靠近枝芽的侧边开切口。 三是要对嫁接后的接穗采取保湿措施。 做到以上三点,可以保证三角梅的嫁接能够达到很高的成活率,对于形成层的对接问题其实非常容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接穗和砧木的外皮对整齐就行了。
枝芽,现在长出了许多新枝芽。2016.04.25)
文章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9a48fe0102vfp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9a48fe0102vmq8.html) 三角梅嫁接后再扦插 2015年3月3日,在公路边上看到有一棵黄色花的三角梅,我采集了一支有枝芽的枝条回来,由于阳台里没有合适三角梅做砧木了,只好在单位围墙旁采了一支双色花(如图16)的很粗壮的三角梅枝条回来,做先嫁接后扦插的实验(网上有一台湾的网友介绍说,用这种方法能使接穗比扦插更容易成活,因为不用考虑泥土对接穗的影响),想不到还挺顺利地成活了几支。 (图18:2015年3月21日时的图片, 中间最粗那支没有嫁接, 除中间较细的那支外,所有的砧木都是同一枝分截出来的, 中间最粗那枝条还没长出枝芽,中间已嫁接了的那支接穗 (图19:左边两支接穗的特写:左边三个枝芽是接穗的, 最右那枝芽是砧木长出的,2015年3月21日) 上方那接穗原来没有枝芽也还没有长出枝芽,2015年3月21 日) 这次的实验过程如下: 1、先嫁接好,然后用水泡砧木底部两厘米左右深,每天每次泡水时间3~5小时(泡好就去上班,下班取出),取出后用食品保鲜袋把砧木底部包住再放到塑料箱子里,共五天次。 2、去花店买了一包生根粉,按使用说明的比例溶解成溶液,将砧木底部约3~4厘米放到生根粉溶液泡20秒,取出插入泥土中。 3、用塑料袋把箱子封住保湿和保温。 这次的实验有四个方面的对比: 1、砧木的对比。容易长出枝芽的是中上部分,枝条底部较难长出枝芽(图18中间较粗那支与其他用了生根粉的砧木处理方法完全相同,只是没有嫁接,它是枝条最底部那部分,从扦插至拍照时共13日还没有长出枝芽,其他砧木均长出了枝芽)。枝条底部较难长出枝芽的原因,我的猜测是枝龄较老,从扦插栽培经验来看,三角梅的枝龄在四个月至半年龄最容易发芽。 2、接穗有枝芽的容易生长,所以接穗要采集有刚萌发了的枝芽或枝芽虽未萌发但比较饱满的为好(图20中图片上方的接穗原来没有萌发的枝芽,从扦插至拍照时共13日还没有长出新枝芽,其他的同一黄色花枝条分出的接穗均长出了新枝芽,除中间那支不是黄色花的接穗外)。 3、用生根粉比不用生根粉要好得多,图18中间那支较细的没有用生根粉,砧木虽已长出枝芽但接穗并没有长(由于这支砧木是黄色花的,以前我从未用过生根粉怕失败毁掉了所有的黄色品种,扦插种植成功倒是很容易的事,所以保留了这支不用生根粉)。 4、砧木粗壮对嫁接成活影响很大,图18中间那支较细的砧木与另几支的接穗是同一枝的黄花三角梅,接穗(不知道是什么花色的,可能是深红或粉红色的,采集它来做接穗主要是考虑这个枝芽很好)虽然枝芽很好但还没能看到长活的表象,嫁接与其他几支没区别,包扎时都是用保鲜膜先密封再用尼龙线扎好(好处是可以看到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是否对整),外层用水管薄膜包裹。 除了前面所述外,这三次的嫁接实验的不同之处是: 1、2015年2月23日嫁接后有伤流,而2015年3月8日嫁接后再扦插不会产生伤流。 2、2015年3月8日嫁接扦插后有保湿和保温措施,2015年3月29日的嫁接也有保湿措施,而2015年2月23日嫁接后没有保湿和保温。 3、三次嫁接的气温有差异,2015年2月23日嫁接时气温明显低于2015年3月8日和2015年3月29日嫁接时的气温。 另外,在我搜索到网上介绍的嫁接方法中,有说到春季嫁接对砧木与接穗选择对成活率影响的比较结果,砧木相对接穗嫩点成活率最高。后一次嫁接的黄色花接穗比双色花砧木要老一点,估计有近一年龄,而砧木估计不足半年龄。 长出了三个枝芽,上方一个,下方有两个,上方的枝芽比下方 的粗壮点,但都比左前那支弱.2015年4月8日) 穗已枯死,砧木生长情况良好;右前的砧木扦插过深,花土最底层 是干草,干草吸水后发酵致使砧木表皮腐烂,经处理后再扦插,目 前接穗原长出的枝芽还好,未知能否最终成活。右后接穗原来没有 长出枝芽,目前也没有,砧木生长情况良好。2015年4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