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致设计 | 纽约Hudson Yards大胆创新,滑盖建筑成就沉浸式商业!

 Kris1977 2019-07-17

 纽约哈德逊广场新地标—The Shed 


曼哈顿的Hudson Yards(哈德逊城市广场)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私人房地产开发项目,也是目前纽约最大的综合体

哈德逊城市广场

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The Vessel就是哈德逊广场的标志性建筑,由英国建筑设计师Thomas Heatherwick操刀设计。

The Vessel

现在,又一个新奇建筑再次刷新了我们对建筑的认知!

The Shed

The Shed,就在The Vessel的后面,一个全新的纽约艺术机构。由Diller Scofidio + Renfro公司设计。

DS+R创始人Elizabeth Diller&Ricardo Scofidio

代表作-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代表作-华盛顿Hirshhorn博物馆季节性充气馆

这栋8层高的建筑包括美术馆、拥有500个座位的格里芬剧院、一个排练厅、一个创意实验室和一个露天活动空间。


亮点一

可伸缩设计理念,占地面积增加一倍

可伸缩的玻璃外棚能迅速从基地建筑分离,沿着轨道滑至相邻的广场上,使整个空间的占地面积增加一倍。这样设计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艺术家的创作需求。

设计概念

与普通建筑的外立面不同 ,建筑底部有六个巨大的轮子,每一个的直径大约有1.8米。并配有单独的电动机,可以沿着轨道移动。

外壳伸展过程

建筑底部的轮子

建筑屋顶高37米,轨道长83米,可在五分钟内完全打开,然后沿着轨道滑至相邻的广场上,这样一来,整栋建筑空间就能变大两倍。

亮点二

收缩自如的U形大屋顶

U形的大屋顶以钢结构为基础,外层则由聚氟乙烯(ETFE)和轻质特氟隆聚合物制成,独特的造型设计非常牢固,不会扭曲晃动。建筑采用的聚氟乙烯面板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面板,最大长度大约有21米。

当不需要U形的大屋顶时,就可以往内收缩,广场就可以用来举办露天演唱会了。

亮点三

室内空间的多用性

室内空间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布置,用来举办大型表演和展览等各种活动。而且,还有自动升降的幕墙,遮光的同时还可以达到隔音的效果。

这座占地 18,500 平方米,造价总计4.75亿美元的艺术中心完全打破了建筑的固定思维,让可移动建筑成为大势所趋

作为设计巨头联手打造的举世瞩目之作,下面环球君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除了The Shed,Hudson Yards项目中还有哪些不容错过的超级亮点。

 01.

The Vessel

位于Hudson Yards的景观通廊、广场中心和视觉焦点处的巨大构筑物,是由获得2016年设计终身成就奖的英国设计师Thomas Heatherwick(托马斯·赫斯维克)设计的The Vessel。

The Vessel灵感源自蜂窝,由8层重叠交织、连接互通的钢铸楼梯和平台构成。这幅巨大的设计作品,将成为纽约市独一无二的新公共地标

 02.

30 Hudson Yards大楼

30 Hudson Yards一个90层、1296英尺高的钢结构摩天大楼 ,由KPF设计的观景台位于该大楼的第100层。

该露天观景台从1100英尺高的建筑物悬臂伸出,比帝国大厦的观景台高出50英尺,是纽约市最高的户外观景台。其令人惊叹的设计将让人从独特视角欣赏纽约天际线。

 03.

One Hudson Yards豪华公寓

One Hudson Yards是Hudson Yards的超豪华公寓,共有178套公寓。


这座由David Brody BondIsmael Leyva建筑事务所设计的33层建筑凭借其时尚的石材和玻璃幕墙外墙,为One Hudson Yards从外部呈现了其中的奢华气质,将居民引入一个完全独特,超感官,超奢华的环境中。

 04.

Hudson Yards 购物中心

Hudson Yards购物中心位于哈德逊广场10号楼和30号楼之间,这个100万平方英尺的购物中心包括100多家商店及纽约市第一家Neiman Marcus奢侈品百货。

该商业中心成为了在多业态环境中建设购物中心的新标杆。

 05.

15 Hudson Yards大楼

15 Hudson Yards占地11.3公顷,汇聚了先锋的艺术及深厚的建筑文化,将纽约最好的风光交汇在这一超凡绝伦的处所。


大楼由建筑设计界最知名的事务所Diller Scofidio+Renfro打造设计,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创新重点放在了可持续性和环保上。

来源:环球观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