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越控制,孩子越不听,聪明的父母懂得如何“把控”孩子

 爱你就好好商量 2019-07-17
文|萱妈(戳↑关注,你想了解的的育儿知识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在家庭教育中,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和父母关系越来越僵硬。皆因父母对孩子有较强的控制欲,想让孩子受自己掌控,孩子表面上看很顺从,其实内心是很压抑的,不甘心的小情绪在慢慢滋长,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会陷入僵硬的尴尬之中。

妈妈对明明说:“宝贝,妈妈昨天给你新报了一个学画画的兴趣班,听说中考时艺术生会加好多分,所以我就给你报了。”怕明明不乐意,妈妈特意给他解释了报兴趣班的原因。

明明一听马上露出一脸不高兴的样子,闷闷的说:“不是说好周末让我放松一下,不报兴趣班的吗,我不想去。”

妈妈听到这句话,甚是严肃地说:“明明你必须得去,我这都是为你好啊!”

明明生气地说:“你不要每次都说是为我好,你可以在报班之前问问我的意见吗?你有站在我的立场上考虑一下吗?”

妈妈愣了一下,万万没有想到孩子的反应竟然这么激烈,坐在沙发上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为。确实好像每次做什么事情或者什么决定,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完全没有考虑了孩子的感受。

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情况,父母眼中的“为孩子好”,也许在孩子眼中只是父母的自私,只考虑自己意愿的一种表现。所以父母越是想控制,孩子越是不听话。

从小到大,有的父母喜欢直接给孩子做决定,偏爱干预孩子的各种决定。而孩子迫于父母的威严,就算心中有怨言,也不敢说出来。就算有些孩子真的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也未必能够得到父母的同意。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怎么会那么强烈呢?

1. 以爱之名,容不得孩子有点差错。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父母都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孩子。辛苦给孩子铺好一条康庄大道,只要孩子能少走点弯路,少出一点差错。

父母这么做完全只是单纯地想为孩子好,想让孩子过上好的生活,是不带着一点私欲的。所以,父母在孩子反抗或者反驳他们的意见时,才会表现得那么生气。在父母心里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竟然不能谅解他们。

2. 固执地认为一个听话的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

几乎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一个听自己的话,又懂事又谅解父母苦心的人。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有些父母喜欢将孩子作为他们的“精神支柱”。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听从他们的安排,将来才会做到更优秀,来弥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失意的方面,在这方面父母还是会有一定的功利心理。当然能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毕竟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控制欲强,首先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总希望寻求认同和陪伴。有句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一个人控制欲强的时候,自己是感受不到的。

父母的“强控制欲强”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有哪些?

父母喜欢强迫孩子做决定,危害不仅仅表现在身体和言行上,还会关系到孩子的整个人生的发展。往往,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人格和能力上会有一定的缺陷。

1. 造成孩子的精神创伤

如果父母长期压迫孩子,孩子在这种压迫下,容易形成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他会有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受关爱、没有自由,活得像傀儡一样任由父母摆布。

有些孩子向反驳父母要求,而强势的父母往往都公狠狠地批评孩子的想法,并且严格要求孩子按照他的意愿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不能回避,喜欢的事情又被父母拒绝,孩子只会感觉到消极的情绪,然后带着低效去做完成父母的任务。长期处于这样的压迫的环境中,很容易给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创伤。

2. 孩子的发展受到限制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小到小时候玩玩具,大到报考大学选专业时,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可是孩子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东西,父母不一定会觉得有意思。于是,当孩子自己提出要做什么事情、或者学什么东西的时候,都有可能遭到家长的反对。

父母一般都是用着他们那一代人的标准去看待事情,而孩子则是用当代的发展需求来想问题,两种不同的模式碰到一起,如果没有一方的妥协,那么肯定有矛盾爆发。而事情的最后往往是孩子向父母妥协,最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受到限制,人生未来的各种可能性都局限于父母的目光之中了。

3. 孩子很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父母还喜欢限制孩子的人际关系,比如:要和成绩好的孩子一起玩,不要早恋,孩子不要出远门等等。有时,孩子的朋友周末约孩子一起出去玩,父母觉得孩子就是应该留在家里学习,而拒绝孩子出门。父母害怕影响学习,或者害怕孩子的生命安全,连人都不给孩子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又怎么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其实,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父母是一个园丁。如果父母给孩子浇了太多的水,和施了很多的肥,父母也许觉得这么做,孩子一定能够快快长大成一棵参天大树。但是结果往往不会如父母的所愿,在这种关爱照料下,孩子只会被'淹死',或者营养过剩。

孩子就像父母手中的风筝,父母拉得太紧或者拉得太松,风筝就放不好,父母应该把握一个正常的“度”,这样,孩子才能飞得又高又稳!

父母应该如何把握控制孩子的“度”?

1. 要照顾而不是监管

父母喜欢监管孩子,喜欢孩子按他的意思办事,明白这一句'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只是他喜欢监管孩子的借口,但是他就是喜欢监管孩子。

所以父母在为孩子做事之前,最好考虑清楚自己做的这件事到底对孩子有没有意义,是真的能起到照顾孩子的作用吗?这么一来,父母便可以避免很多孩子不喜欢的事情。

2. 要平等而不是独裁

在法律规定上,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所以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监管。但是,有时候监管过了头就会变成独裁。家对于孩子来说,也就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是监狱、是牢笼!

父母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

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朋友。父母要做的就是倾听,在必要的时候,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给孩子可靠的建议。

3. 要放手而不是放纵

父母知道不能给孩子太多的“控制”之后,最有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便是太过于放纵孩子。一些调皮的孩子在得到父母的允许之后,会向父母提出一些不合实际、无理的要求。这种时候,父母就必须要拿出父母的气势教育孩子,把孩子拉回正轨。

孩子就像弹簧,压得越紧,反弹越深刻。适当时候的适当放手,一来能够赢得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认可,二来孩子自我的自制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如果你也有很强的控制欲,希望能够每件事都为孩子安排好,甚至可以不顾及孩子的想法,永远都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在你眼里孩子就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孩子在无奈中被迫妥协,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创造力、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依赖性强,习惯于顺从他人,缺乏主见,性格懦弱没有自信心。

孩子终究会长大,会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要做的是精心呵护,静待花开。

今日话题:你的控制欲强吗,平时你是如何管教你的孩子的?欢迎分享你在育儿路上的宝贵经验,期待你的精彩留言。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萱妈,一位高级育婴师、家庭指导教师。关注萱妈,关注更多育婴知识。您所想要了解的,刚好是我所专业的,我将尽我所能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喜欢就请关注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