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我们都经历过,在疾病的诊断上,中医讲“望闻问切”,老百姓在看中医的时候,医生都会说:“伸舌头看一下”。一个小小的舌头,竟然能看出来是否生病,病生在哪? 其实,“治病先看舌”的治疗方式自古有之,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舌头是人体的一个枢纽,通过观察舌头可以更好的对疾病做出判断。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疾病的叙述和记载,其后,在《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著名中医著作中,有着越来越详细的关于疾病与舌象的对应关系。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对舌象的判断和观察通常通过舌质、舌苔以及舌觉几个方面。 舌质: 舌质是指舌体的肌肉和经络组织等,包括舌体的神、色、形、态等方面,我们经常通过舌苔没有覆盖的那一部分舌体来观察。 健康的舌质津液充足,活动自如,表面有光泽,颜色为淡红色,与我们口腔粘膜颜色相同,而不健康的舌质通常表现为运动不灵,表面褶皱较多,颜色为不正常的暗红、淡白或者淤青、淤紫等。 舌苔: 舌苔是指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舌苔的苔质一般有正常苔、薄苔、厚苔、腻苔、腐苔、润苔、燥苔等。 其中,苔质密集,难以刮去的称为腻苔,苔质疏松,刮之易去称为腐苔。舌苔润滑多津液称为润苔,舌苔干燥,津液枯竭则为燥苔。 舌苔的苔色也分为白苔、黄苔、灰黑苔等。 舌觉: 舌觉是指味觉、温度等感觉方面,正常的舌觉应该是准确而灵敏的。 一般而言,正常的舌象,舌质柔软,舌态灵活,颜色多是淡红色,舌苔薄白。 如果舌体比较胖,舌头边缘有齿痕,舌头中间有裂纹,舌苔较少或者没有舌苔,这就是气虚的征兆,表现为:脸色没光泽,体力差,容易神疲乏力、怕冷,很容易感冒、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如果舌面感觉粘腻不清爽,舌头中间的沟也很明显,舌苔可见白厚腻或者黄厚腻,或者舌苔有裂纹、厚腻且集中在舌头后半,舌质偏红,这就说明体内湿气较重或者有痰。 如果舌头比较尖,并且舌体和舌尖比较红,同时还有白苔,这种征兆就预示着你可能是肝气郁结。症状有口苦口干,咽喉干、晕眩、恶心、胸闷心悸、肋骨里面有胀疼的地方等。 如果舌尖、舌体两侧都会有青色或者黑色的瘀点,甚至舌下静脉会出现又黑又粗的状态,或者舌尖突然偏了,这就说明体内存在瘀血,并且淤血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 如果舌面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的突起星点,多见于舌尖部位。则多认为是脏腑阳热亢盛,一般常见心火亢盛、肠胃热盛以及肝胆火热等。 如果出现歪斜舌,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这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如果舌面水分过多,感觉伸舌欲滴,一般说明体内寒气或者湿气过重。 在我们观察舌象时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在观察之前尽量不要进食,尤其是不能吃能够染色的食物,如果有刮舌苔的习惯,需要在观察舌象之后再刮苔。 图片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
|
来自: 海鹰21iy19j5rw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