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简称“苏”,古称吴、姑苏、平江府,是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八千多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一千万。 可以说,苏州向来是一个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城市,在其所属省份江苏省里它的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了省会南京。 根据今年中国各大省市的GDP排名表,GDP排名第一的为广东,而江苏省紧随其后,GDP排名第二。在江苏省内,苏州的GDP总量又为全省第一,在全国范围内,江苏的GDP排名也不低,为全国第七,且隐有超越天津的势头。澳门新浦京8455com 有句话叫做“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这句话出自宋朝范成大编写的《吴郡志》,此语将苏杭与天堂相提并论,可说是对苏州的最高赞美。 前面说过,苏州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觑,但跟“北上广”那些城市相比,总觉得少了点都市感,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苏州经济地位的提升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所以,缺少了一点积淀,以至于,讲到苏州,人们第一反应就是“鱼米之乡”、“文化名城”。 但事实上,苏州经济的强大,并不是近年才有的的事情,早在明清时期,他就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不亚于北京等地,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都市。描绘北宋汴河大街的《清明上河图》大家都知道,但是,描绘苏州的《盛世滋生图》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此画为清代画家徐扬所作,描绘了苏州城从太湖到虎丘近百里的风土人情,里面出现的商铺超过两百家,真实地再现了苏州城的繁华与热闹。 话到这里,我们不妨回到我们的标题:明清时侯的苏州,究竟有多富?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开头就有一段描写苏州的话,这段话是这么写的:“这东南一隅有一处曰姑苏,有城曰闾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的风流富贵之地”,此话一语点明:当时的苏州富有确实是非比寻常。紧接着,曹雪芹又从“闾门”一直写道“闾门外的十里街”,《红楼梦》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明清时期,苏州不仅在中国是“一二等的风流富贵之地”,在世界上,也是无可匹敌的繁华大都市。它在当时的地位,恐怕不亚于今日之纽约。那时的苏州,堪称东半球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用明人王世贞的话来说就是“财赋之所出,百技淫巧之所凑集,驵侩譸张之所倚窟,都堪称天下第一繁雄郡邑”。 具体说来,苏州是汇聚国内外货物的商品转运中心,丝绸、棉布、粮食等物,在此地都有屯集。此外,苏州还是金融流通中心,刻印书籍中心,美食中心,金银器加工中心等等。苏州成为全国最大的交易集市始自明代中期,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南北枢纽,也是自那时起。不过,京杭大运河的南北枢纽,除了苏州以外,还有扬州。 扬州的手工业和消费能力相对较弱,但是,它有地理优势,若说苏州是市场中心,那么,扬州就是副中心。 苏州的东西两城各有特色,东城的手工业较发达,而西城则以商业闻名,《红楼梦》里提到的闾门被时人称为天下大码头,又是苏州的商业中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CBD。苏州也是从明清时侯起,开始有了城市化的趋势,它的周围渐渐形成了许多卫星市镇,而苏州主城也在不断向外扩张,跟那些卫星市镇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都市圈”。 彼时的华东地区,名都荟萃,苏州、杭州、南京、上海、扬州各具特色,共同组成了一个城市群生态系统。 苏州的对其它城市的影响还不仅仅止于苏州周边,整个江南地区甚或全国都多少都受到了它的辐射,它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苏州经济如此发达,那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纳税大户。在中国古代,土地和人口是政府收税的根本所在。因此,人口的多少常被看作是国家强盛与否的标志。 根据《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所说,苏州提供的税赋,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这里不光是因为苏州人口众多,更因为苏州经济发达,苏州的有钱人非常多。后来,苏州因为人口实在太多,不好管理,就在清朝的雍正年间被划分成了三个县,它是当年唯一拥有三个县的城市。 在明朝初期,苏州的田赋也是全国第一,有句话叫做“苏松税赋半天下”。到了明朝后期,苏州一个地方的秋粮总量就超过了湖广、山西、陕西等省份,一直到清朝的康熙年间,苏州的田赋税在中国都是名列前茅的。 总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繁华的过往,苏州的今日才显得更加的有格调。 参考资料: 【《吴郡志》、《盛世滋生图》、《红楼梦》、《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