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日报 07-16 18:24 关注 围绕“创卫”进行时,连日来,丹阳日报记者实地跟踪记录新民路、丹凤北路、金陵西路、东方路、迎春路等不同路段停车变化,发现乱停车辆比以往大大减少。 开发区迎春路 “以前一条路几乎全被来此吃饭的车辆占满,现在好了,没有车辆占道,非机动车道通畅多了。”在迎春路上,一位骑电动自行车从此处经过的市民说。走访时,两三辆警车正沿此道路来回巡视,及时制止乱停车。 人民医院附近 上午10点,在市人民医院附近,同样有交警不停地沿路巡查路边乱停车等情况,一辆电动三轮车刚停在路边,就有交警过来劝离。在路口斑马线上,民警对行人不走人行横道、乱闯红灯、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机动车违规变道加塞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督促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用实际行动践行“我在畅通在、我在安全在”。  为何乱停车成为交通管理的难点? 市交警大队有关人士分析说,这其中固然有公共停车位不足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部分司机守法意识不够,盲从心理严重,看到别人乱停车自己也去跟风,还有的抱着侥幸心理。  交警部门:严管重罚 今年我市交警部门启动了城市交通综合整治行动,矛头直指各种停车乱象,重罚的同时更严管。整治行动中,交警部门重点对主干道、公交专用车道、影响道路通行的区域加大违停处罚力度,重点管控时段为早7时至晚7时。 今年,我市交警部门新增24条严管街,在城区及各镇新增11条严管道路,优化或新增4条单行道。对于严管路段上违法停放的车辆,有驾驶人在车上的,执勤交警会及时和车主沟通,劝其驶离;对无人乱停车辆,粘帖处罚通知单,其中对影响道路通行的,依法拖移。  同时,我市还深化城区学校周边交通组织渠化工作,通过设置限时单行道两条、允许车辆临时停靠等措施,确保“一校一策”措施实用、高效。  上半年平均每天开596张交通罚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查处城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0.73万起,平均每天开出596张交通罚单。这让很多司机不再敢乱停车,一些逛商场的市民干脆坐公交车去商场。记者随机询问了周围的一些开车族得知,面对交警部门的连续整治,大家停车越来越守规矩了。  加大交通硬件投入 我市在加大针对违停处罚力度的同时,还多措并举助力道路交通顺畅。 一是进一步优化交通标志标线及信号灯配时。在增加和修理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及引导牌、标线、、隔离护栏等同时,新增、出新停车泊位150余个,积极配合做好丹句路拓宽改造、丹阳南站等周边道路渠化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交通科技投入。持续推进红绿灯自适应工程建设,在施行自适应路口取消倒计时显示器。目前已累计在齐梁丹桂路口、新市口等28个路口实行红绿灯自适应控制;在中山路设置了首块交通诱导屏,用地图显示和文字提示两种方式,通过颜色分辨各条道路的拥堵程度,方便驾驶员了解主要道路最新交通状况。此外,今年还新增17个路段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电子警察”),加大对全市电子警察采集车辆违法行为的覆盖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