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S滤镜算什么,古人画笔逆天再现唐诗古文的风月无边

 王天神 2019-07-18
距今1600年前的一个上巳之日,在高山环绕的青翠竹林之中,一个春日聚会正在举行。

王羲之与谢安等文人雅士,围坐在清澈湍急的溪流两边,流觞曲水、饮酒咏诗。

酒酣意畅之际,王羲之写出了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传世之作《兰亭集序》。

【明】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局部)

距今477年的明朝,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的文征明,在72岁时以清丽的笔法,描绘了这群士人“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情景,是为《兰亭修禊图》。

【明】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局部)

图中层峦幽涧,茂林修竹,环境清谧,树木、建筑、人物刻画皆极精工,全图于绚烂精微之中不失淡雅之致,是作者青绿山水的代表作。

【明】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局部)

同样是暮年,56岁的杜甫,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远眺,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句,感慨身世飘零。

另一个也很惨的人——苏东坡,在被贬黄州的困顿时期,带着鱼和酒,和友人泛舟于赤壁之下,共享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旷达洒脱,安然自立,虽有痛,却无怨。

又是才子文徵明,画了《仿赵伯骕后赤壁图》,让我们在读《赤壁赋》的同时,在画里感受此景此情。

【明】文徵明《仿赵伯骕后赤壁图》(局部)

文徵明绘《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时,已然79岁,依旧用笔苍劲,赋染淡雅得宜,图中苏东坡一人立峭壁上,俯视江水激浪,生壮阔之情,“划然长啸,草山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明】文征明大字书法题仇英赤壁图卷

中国自古有“诗画同源”之说,如果有一套书,能选取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和古文,配以传世名画,辅以文辞优美、雅正的解析,不正是一件赏心乐事吗?

这就是《藏在名画里的古文》和《藏在名画里的唐诗》。

 中国画报出版社

《藏在名画里的唐诗》

《藏在名画里的古文》

首批限量发售1000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