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幸咖啡成功真相,星巴克太贵,赛道上竟没有竞争者

 Lin跑跑 2019-07-18

此前,小研给大家提到了中国快速成长的咖啡市场,本期,我们就国盛证券研报《透视瑞幸:“日常喝”与“好喝的” 优质赛道,为什么不全力奔跑》来看看瑞幸崛起的行业背景。

研报认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认为其喝咖啡的原因是“提神”与“味道”,而不是“社交空间”和“小资情调”。

                                              image.png

而对于海外咖啡消费成熟市场,只有很少一部分消费者把喝咖啡当做是一种精神性的体验。

image.png

截止2018年9月30日,星巴克在中国共有3521家自营门店,是中国现制咖啡行业的龙头,但星巴克现制咖啡定价过高,

image.png

星巴克在中国北京的平均售价是4.60美元,略高于东京4.58美元,伦敦4.59美元。低于柏林、迈阿密等城市。

image.png

但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最新数据,上海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为6234元人民币,仅相当于纽约的不到五分之一。也就是说,纽约居民每天可消费星巴克31.9杯,而上海居民每天只能消费6.5杯。

image.png

所以,星巴克在我国目前定价与定位过高,更像是一个完全的“第三空间”或是“品质小资生活”的定位,而不是最广泛的“日常喝”咖啡的定位 。

image.png

虽然便利店咖啡最为便宜,但是便利店咖啡的口味与星巴克和瑞幸两家专业现制咖啡连锁品牌存在明显差距。口味的差距,直接决定了便利店咖啡 无法与瑞幸和星巴克进行相似的品质和价格定位,很难满足“好喝的”需求。

瑞幸咖啡所处的市场是一片真正的空白赛道,这片赛道上目前几乎没有竞争者。瑞幸的价格定位既能满足我国居民“日常喝”,又能满足高品质、多样化的“好喝的” 需求。而这一片最为广泛的需求,目前基本还没有人来做这里的生意。

所以研报认为,瑞幸的市场定位与星巴克和便利店咖啡都不一样,瑞幸是在同时满足中国消费者“日常喝”高品质多样性“好喝的”咖啡的需求。

虽然定位到了空白的、最广阔的赛道。瑞幸的商业模式能不能跑通,能不能盈利,是更为重要的,所以后续我们将对公开信息的深度分析来透视瑞幸的生意,欢迎点击关注我们。粉碎研报难点,学习投资理念,我是小研,see you next tim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