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出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离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据金农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 金农《自画像》 金农天姿聪颖,早年读书于学者何焯家,与“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比邻,又与吴西林同时,与号称“浙西三高士”交往熏陶,更增金农的博学多才。 金农《达摩》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金农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无量寿佛》 乾隆元年(1736)受裘思芹荐举博学鸿词科,入都应试未中,郁郁不得志,遂周游四方,走齐、鲁、燕、赵,历秦、晋、吴、粤、终无所遇。 金农《杖锡摩陀尊者》 年方五十,开始学画, 由于学问渊博,浏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书法功底,终成一代名家。晚寓扬州卖书画以自给。 金农《罗汉图》 金农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度过,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在困苦时也不得不依赖贩古董、抄佛经,甚至刻砚来增加收入。也曾托袁枚,求写彩灯,王昶撰《蒲褐山房诗话》记述金农,“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尝不熙怡自适也”。 金农《罗汉图》 金农博学多才,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篆刻、鉴赏,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 金农《罗汉诵经图》 金农生活在康、雍、乾三朝,因此他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的闲号。 金农《高士图》 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首创的“漆书”,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法。“金农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俗简单,无章法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有磅礴的气韵。 金农《佛像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