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五贵 | 庭院有棵石榴树(外两篇)

  清泉 2019-07-18

一、庭院有棵石榴树

杨五贵

挺立在庭院近七十年的石榴树突然枯萎了,枯萎前毫无征兆,去年还是花团锦簇、果实累累。

春日已至,这棵石榴树的叶子迟迟不见萌发,好不容易捱到开花季节,高挺的树枝上稀稀拉拉的开了几朵雄花,此后便气息奄奄、一蹶不振。入夏,炽热的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枝桠, 将一片斑驳洒满大地,昔日罩地的阴凉早已逃遁得无影无踪。

见此情景,年迈的母亲扶着手杖,颤颤巍巍地站在石榴树下,用她那青筋暴起、瘦骨嶙峋的手一边揉着昏花的老眼,一边动情地抚摸着皱皱巴巴、弯曲遒劲的树身,浑浊的眸子里尽是惋惜的光,母亲微微叹息道:“老了,老了,都老了!”母亲这话说得不无道理,打她17岁嫁入杨家大院,屈指算来,至今已整整68年,68年虽然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暂短的一瞬,但对一个人来说,是倾其一生呀,树与人俱老,奈何!

母亲对这棵石榴树是有感情的,可以说是情同姊妹、相依相傍、日夜厮守、不曾分离。此事说来话长,事情还得追溯到母亲做新嫁娘的时候……

那年,祖父满怀喜悦,虔诚地在庭院中栽下了这棵吉祥树,指望往后的日子要像石榴花一样红红火火,子孙要像石榴籽一样热热闹闹。然而,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并不尽人意。

这棵石榴树自栽下后,一直蔫蔫巴巴、不很精神,每年花疏叶稀、半死不活的,气得祖父差点将它拔掉,怎奈家人百般劝阻,这才得以苟延。

是啊,这棵象征着家事兴衰的吉祥树怎能让它轻易夭折呢?母亲决心让这棵树焕发青春、生机蓬勃。此后,母亲便细心地为此树松土、精心浇水、及时施肥、适当修剪,多番摆弄,几乎心血耗尽,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树终于存活下来,生机渐露,至见葳蕤婆娑、蓊郁勃劲,后来,竟出脱成一位娉娉婷婷的窈窕淑女,人见人爱。清晨,家人尚在睡梦之中,鸟儿早已在枝头叽叽喳喳的鸣啾,这鸣啾声为落寞的小院增添了无限欢快。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弹指间十多年过去了,树愈发显得壮硕挺拔,枝叶扶疏、花繁叶茂,让小院风光无限,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眼见冬去春来,花落花开,树梢上始终没有出现又红又大的榴果。

见此情景,家人不禁纳闷,百思不得其解。忽一日,家里来了一位小脚远房亲戚,此妪见多识广,闻此,抚掌大笑道:“姑娘不嫁,咋能育子,人树一理,还是择个良辰吉日,给树挂红婚嫁吧!”一席话提醒了母亲,她决定为这棵石榴树操办婚事。

于是,择了个良辰吉日,是个万里晴空、花香鸟语的中午,母亲将一束红绸子轻轻地挂在石榴树梢上,然后点燃一对红烛,紧接着响了一串鞭炮,在人们的哄笑声中,一场“闹剧”便告结束。

俗话说,五月榴花耀眼明,终于等到了石榴著花的时辰,家人眼巴巴地瞅着这棵业已完婚的树。果然,不负众望,此树枝头缀满了红花,落英缤纷、璀璨夺目。不久,花事阑珊,岂知,那红钟倒挂的石榴花也跟着凋零净尽,原来开的依旧全是雄花,莫不令人败兴。

又到了黄叶飘零、枯枝压雪的季节,一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小院沉寂而落寞。紧接着,又是大地春回、冰雪消融,终而复始。蜂飞蝶舞、嗡嗡嘤嘤,小院热闹非凡。花事过后,还是一片沉寂。一日,风摇叶晃,玩耍的孩子们突然看见了隐逸在绿叶丛中弹丸般大的榴果,这一喜讯立刻炸开了锅,一家人兴奋不己。

在焦急的等待中,满树红艳艳的石榴,一天天膨大,高高的挂在枝条上,像一盏盏红灯笼,洋溢着满院喜气。

中秋时节,满树石榴成熟了,年轻的母亲脸上泛着红光、喜气洋洋,攀到树上,把一枚枚石榴摘了下来,然后分装在筐中,送给亲友邻居品尝。

往后的日子让母亲吃尽了苦头,可以说没轻松过一天。母亲一生历尽贫穷和坎坷,临到终了也未过上顺心的日子。为了子女,与天斗、与人斗、与世俗斗、与命运斗。母亲的肩头,承载着男人的沉重。旁人的欺负、世人的冷眼、饥谨的折磨、金钱的奇缺像严霜一样向她袭来,然而母亲始终挺直腰杆、不屈不挠地争斗,用生命护卫着家院、捍卫着尊严、呵护着子女,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切。

母亲的生命始终和一个“愁”字结伴。愁米、愁面、愁油、愁炭……终生身陷愁海,没舒心过一天。为了生计,母亲替人家抱娃,一抱就是十数年。不管是炎热的夏季,或是严寒的冬天,每天中午抱着人家的娃步行二三里去让其母哺乳,这样劳筋伤骨就为了那一个月微不足道的十二块钱。

母亲和“五四运动”同龄,是耀县首届县立女子高小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成绩优秀、识文断字、能书能道。解放初,母亲被选为耀县首批人民代表,开会宣传、四处奔走,然而,当组织决定派她去咸阳专区进修的时候,为了子女,母亲断然放弃了这一锦绣前程,甘当一名地道的家庭妇女。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直至辞世前的八十六岁高龄,仍每天戴上老花镜,把当天孙儿给您的报纸仔细阅读,然后坐在街门口,把报上的逸闻趣事讲给同龄的老人听,母亲的这一举止,令观者无不称奇。

皎洁的月光照在红艳艳的榴果上,照在母亲那慈祥的面颊上,也照在孩子们的笑靥里

母亲晚年,腿脚不便,举步维艰、孤苦伶仃、落寞孤独,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呆坐房中,望着进进出出的儿孙,不知在思索着什么。终日厮守着一张破桌、一盏孤灯,从天明到天黑、从天黑到天明……

晚年的母亲,白发苍苍、腰弯似弓。终日拄着双拐,挪步如铅,提水、生火、倒溺、洗盥……终日默默地干着这一切,从不发半点怨言。

母亲临去世的几年,由于腿疾,一次又一次跌倒,一次又一次爬起,揉一揉浑身的伤痛,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多么像一棵寒风中颤抖的孤蓬!

弥留之际的母亲,不时抽搐的嘴唇,似乎要向上天倾诉,但又未吐只言片语,只是圆睁着双眼,瞅瞅这个、望望那个,似乎还有道不完说不尽的叮咛。

母亲去世后,我写下一段文字,以纪念我可怜的母亲:

这天,从清晨八点到中午一点,五个钟头里,您不时昏厥又不时清醒,但您没有流出半滴浊泪,您的泪水,早已一滴一滴渗进您痛苦的生涯中。

您走了,您安详地闭上了眼睛,静静地躺在了床板上。您太累了,您需要长眠不醒。从这一刻起,您放弃了这个对您不公的世界,超然仙去、与世无争。

门前暗夜的石台上,再也难见您孤独的身影;出门必经的窄窄巷道里,再也不会回应您拐杖敲地的咚咚声。从此,您再也无须一步一颤地一个人步出复又步入,您再也无须操心和守护,您已看守了六十余年的庭院,还有您房中那一张破桌一盏残灯。

母亲,您就这样一闪地走了,不留半句遗言、不留半丝恋情。这正是您刚烈的性格,这正是您不同凡响的禀性。您一生争气,有苦不诉苦,心态闲适、随遇而安,这一切的一切,我将永远铭记心中。

如今,苍柏陪伴着您,还有夜晚一轮明月,朗朗地照着您的坟头。我不想再说什么,惟有内疚的泪水,时不时地模糊了我的眼睛。母亲,从今后我无时无刻不用一颗永远伤痛的心,怀念着您那个瘦小孱弱的身影。

母亲,愿您在地下安息,不再消磨人间这难熬的孤独!

 如今,母亲作古已经整整15年过去,兀自记得那动情的一幕:那夜,皓月当空、银辉洒地,皎洁的月光照在红艳艳的榴果上,照在母亲那慈祥的面颊上,也照在孩子们的笑靥里。

二、耀州古民居

杨五贵

耀州古民居,见证了千百年的沧桑时光,承载了斑驳的历史痕迹;

走近古民居雕饰,体味时间的沉淀,这是传承与保护的相遇,也是家园与乡愁的相遇……

耀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昔日耀州城里堪称是一座藏品颇丰的博物馆,先辈厚重的艺术珍品随处可见,尤其是那些古民居柱檐门楣上美轮美奂的雕饰,可谓鬼斧神刀、巧夺天工,令观者啧啧称道。

那年月,偶转于耀州城内的街头巷尾,总有一些造型别致的木雕、石雕和砖雕映入眼帘,于是驻足,用目观赏、用心感受,暗暗琢磨古人的艺术灵感,以及创作动机和作品深邃的内涵意义,渐渐悟出其中的一些奇妙玄机。

于是,静心暗忖,这些堪为瑰宝的作品,件件无不出自于耀州历代民间艺人之手,凝聚着匠工的心血和智慧。在历史的长河里,是他们默默地用手中刻刀赋予其生命,让块块冰冷的木头、石块和青砖有了灵魂,成为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

先说木雕。城内西街里仁巷南端,一户人家街门柱檐上的木刻浮雕《鲤鱼化龙图》,造型奇颖、别开生面。图案是一条欲越龙门、即过未过的鲤鱼,头和上身已化成龙,伸颈舞爪,做腾飞状,啸傲不可一世,而下身及尾部依然是鱼,其尾摆动博击,跃跃欲起,似做生命的最后挣扎,痛苦不可言表。

我想,这位民间艺术家萌此创意的初衷,不外乎用介于龙鱼之间这一怪异生灵的艺术载体,展示生命瞬间变化的神奇。华丽的转身,寄托着对一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非但如此,鱼龙形体的转换,亦告诫人们:前程锦绣,绝非唾手可得,须付出一番痛苦的磨砺。此件作品寓意的多元,一两句话实难说清。在这里,石雕匠工用直观的艺术刻刃,化动为静、寄静于动,成与非成之间,意蕴无穷。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这件作品构思的绝妙,跃出传统艺术的表现窠臼,弃平庸而取奇幻,使人油然联想到西方世界的艺术造型—“美人鱼”。在这里,东西方艺术的巧妙偶合,又一次证实了艺术的宽泛和跨地域性。可见,不分种群,世界各地人类审美的角度是一致的,耀州古代民间艺人的文化素养和高超丰富的艺术创造力由此可见一斑。

次说石雕。走出这条巷道,东折而行,便至段家老屋。段家是城内名门望族,晚清著名山水画家段铸为其先祖,老先生字鼎臣,儿子维翰、侄儿维岳,父子三人都是闻名遐迩的丹青高手。其侄段维岳,又名峻生,人称段十,以画松见长。据说此人当年作画,需先饮酒数斗,然后醉中泼墨,酣畅淋漓,画风豪放、出神入化、自成一家。

入得段家老屋,仿佛走进艺术殿堂。墙上檐间、门楼天井,悉被组组刀雕作品所装饰,或浮或悬、或独或联,线条流畅、朗润柔滑。那镂空的出水芙蓉,随风摇曳,清香远逸。那振翅凌空的仙鹤,鸣啼传耳、翩翩起舞。纵目四望,身心尽被艺术氛围所包裹,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在这得以全方位的体现。

细细欣赏,慢慢品味,尔后带着满足的心情,迈出段家门槛。一低头,无意间发现一对鼓形门墩,将门庭稳稳托起,其鼓形门墩包浆丰厚、油光锃亮,极显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上亦有浮雕图案,俯身细看,鼓心为“鹿回首”。但见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鹿,活灵活现,将头尽量向后扭去,几贴其腹,那瘦瘦的后蹄轻轻抬起,在鼻翼间磨蹭。人站其前,不禁屏息敛气,声不敢出,恐惊小鹿奔去。民间艺人精湛的刀工技艺,再次令人震撼。

还须一提的是,作为家家都有的迎风石,在耀州城内数不胜数,其上皆有图案可观。

东街胜利巷李家街门石柱檐上,有浮雕“四子图”,这幅石雕奇妙之处,是四个孩子只有两个头颅,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不过,请别误会,这不是连体怪胎,而是民间艺人的匠心独运。“四子图”又称“连生贵子图”。若从图的左边竖观,是个倒立“拿大鼎”的孩子,腹部朝里,昂首平视。但若遮其颈上部分,向右横看过去,则又成了两手撑地而伏的另一个孩子了。一头两用,自自然然,毫无造作勉强之态。若用一条对角线将其隔开,即为两组。每组一头两身,巧妙分割而又浑然一体。团团相联,寓“连生贵子”意,其构思真是妙不可言。在那个医学落后、举步维艰的农耕时代,这幅画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子多福”的生育观。

再说砖雕。说起砖雕,绕不过一个名叫秦绥的人。此人出生在清末,是耀州民间砖雕高手,耀州城内名门望族,其家门柱檐上的砖雕大都出于此人之手。城内基督教堂(原主家姓杨,因家道败落,遂将此屋出售给基督教)两侧的砖雕即为其作,两侧砖面镌刻的都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刀工细腻、逼真传神。

所谓吉祥图案,是指用象征、谐音等手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它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时,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教堂居右柱檐上的砖雕,图案主题是“平安高雅”。砖面一尊梅瓶之内插一束梅花,“瓶”的谐音即“平”,寓“平安”意,梅花高洁雅素,是“高雅”的象征,两者合在一起,自然是“平安、高雅”。当然,除此以外,砖面上还有一些配衬物件,皆有象征意义。例如,石榴的“多子”、牡丹的“华贵”、白鹤的“长寿”……

整面砖雕,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刀工娴熟,勾画了了,镌刻起来,若非深厚功底,力度实在不好把控。

管窥全豹,滴水映日。耀州城内几家古老民居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作品,构思巧妙、创意丰沛、刀工精细,堪作珍品,这也是研究耀州古代雕刻艺术难得的实物,具有极高的可观性和收藏价值,由此观之,古耀州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不得不让人折服!

三、溪山胜境纪游

杨五贵

去溪山胜景游赏,已不是第一次了,在接到区文联邀请采风电话的那一刻,依旧止不住心中的喜悦,一晚上,美境入梦人难眠,心随溪山彩云飞。

感谢昨夜一场微雨,让空气变得异常清新,浑身滋润,肤清肌爽。车行间,众文友谈笑风生,逸闻趣事,此起彼落,好不惬意。车过落星原,视野开阔,白云澹澹,花团锦簇。前望公路,坦荡如砥,晨幕初启的新区,满目鲜亮,一派娇媚。

不久,车便驶入小丘地界,此段路况极佳,夹道花草,青翠欲滴,且无他车争道,故车渐行渐快,风驰电掣,谈笑间,已进入山区。车沿盘山公路徐徐而下,但见林木蓊郁,青山若簇,别是一番景象。时值槐花绽放时节,景色分外秀丽,稍稍摇下车窗玻璃,丝丝沁香即“破窗而入”,香气散逸开来,沁心爽脾。沿途养蜂者接三连二,帐篷旁犬卧人忙,蜂舞蝶飞,并有小儿站道望车,幅幅生活图景。映入眼帘,莫不教人感慨万千。

不知不觉抵达目的地——溪山胜境。溪山胜境这一取名,并非空穴来风,盖因北宋耀州籍丹青高手、著名山水画家范宽一幅传世之作“溪山行旅图”。据说,当年范宽曾在这里“面对青山打草稿,方得名画笔下出”。不过,此事信也罢,不信也罢,都无关紧要,可触可摸的现实是:如今,只要站在这方天地里,翻开范公画集,图和实地两相对照,毋须赘语,那就是,画中的山水和现实中的山水,何其相似乃尔!

溪山之山是带有灵气的,绝不是一般的山。山谷行走,景换步移,忽而山道弯弯,忽而清水涟涟。奇峰压顶,绝巚扑人,目不暇给,耳难续听。缓行细赏,慢品体味,顿时境由心生,情从意出,真感造化之奇妙,悟天地之浩瀚。斯处得天独厚,沧桑巧弄,风云变幻,奇绝叠出,妙境连连,莫不令人叹为观止。

行走在新铺设的石子道上,东瞧西望,处处皆景,目不暇给。夹道悬崖之上,也是妙景浮动,怪异丛生:或白猿献寿,或金鸡独立,或仙人对弈,或顽童垂钓……顿时,思接千载,目极八荒,遐思悠悠,难以自已。行走间,更遇一奇特之景:一巨崖飞天而来,斜搭在陡峭的另一山崖下,呈30度夹角,中空可行人,崖上挂藤生蔓,绿草婆娑,似一巨型盆景,横亘眼前,观者莫不称奇!古人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果然!

青山列阵献妩媚,秀色频仍畅心扉。

仙境罗列难尽览,此生幸为耀州人。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山水相依,互映成画,和谐自然,美艳绝伦,这其间,究竟是山的雄健衬托了水的柔美,抑或是水的阴柔反射出山的阳刚,一时实难说清,不过,从美学的角度看,两者列排,阴阳相济,天造地设,完美互补,这就是大自然的均衡定则。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情溢于水。”去溪山胜境赏景的当天,新雨甫晴,彤云未开,景区内到处湿漉漉的,若采云一朵,即可以拍出水来。气温也几乎在摄氏零度上下,寒风犹劲,尽管如此,未丝毫影响同行者赏景情绪,大伙指东画西,兴致勃勃。

溪山的水是极富灵性的,绝不是一般的水。走进溪山谷道,满目是水的清冽,充耳是水的潺湲。涧内溪流,蜿蜒南去,潺潺汩汩,叮当作响,若珮玹齐鸣,似斑竹幽咽。夹岸藤萝参差,水草葳蕤,林木丰茂,秀色可餐。若非时间紧迫,真想席草而卧,掬一捧泉水,映一池粉腮,唱一阕艳词,做一个真正的自己。索性也来个“曲水流觞,红袖吟哦”,放浪形骸,效一回古人。

就这样,边思边行,边行边思。耳畔忽闻人喊,快看,那是一道飞瀑!循指望去,果见道左之嵯峨崖顶,一条白练,腾喧舞动,飞流直下,酷似古人笔下山水,暗忖,今我之所见,莫非范公当年之所见耶,继而又想,恨无范公之超妙椽笔,难再描出一幅《溪山飞瀑图》来,惜哉!

湖光山色一鉴开,飞瀑如练碧空悬。

树影婆娑沉水底,冷风灌袖疑冬寒。

溪山的林木花草独具一格,绝不是寻常的绿植。进入溪山谷道,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翠绿,“石上布苍苔,树干著绿衣”,终年潮湿的空气,让生命的绿绽放到了极致。这景象只是那年在四川成都见过,未料干旱的家乡亦有此景。

婆娑的枝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叫不上名字的花草竞相开放。见一株花草异常抢眼,同行者纷纷拿出手机,以识芳名。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想,这里的花草树木,莫不是是大地写给溪水胜景的信笺,拆开后故意放在游人所到处,让观者细细品读,从中感悟出别样的美艳。

赏花问草,最好的时段,不是艳阳高照,而是现下的雨后朦胧,隐隐逸逸,凌乱散开,似初醒尚未梳妆的少女,浑身透出一种原始的自然美,夺人心魄。

趁着昨夜的露珠还在,向往溪山的梦还在,沐浴着微微的凉,赏玲珑剔透的青山,看绿波荡漾的湖水,观姹紫嫣红的野花,感觉真好!

这正是:

足涉溪山看未够,只惜此去无多留。

而今识得古人画,摹本原在我耀州。

 杨五贵

耀州人,终生从教,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区作协名誉主席。喜好文字,著述约300万字,文章曾在全国多家媒体刊出,并多次获奖。前后出书五本,计有散文集《沮水微澜》、诗文集《花落花开》、记事类书计有《耀州老地名溯源撷趣》、《耀州烟云录》《耀州记忆》和《耀州漫纪》等。若无其事,原来是最狠的报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