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怕孩子皮,就怕孩子慢'如何正确处理孩子'慢吞吞'?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9-07-18

吃饭慢、穿衣慢、作业慢、起床慢........

小朋友们为什么总是慢吞吞?家长不要一味催促,要找出真正原因。

1、动作感官未发育成熟

小朋友在幼龄时期,除了大动作的发展、以及动作和大脑的反应的协调发育。小朋友之所以动作慢是因为动作感官还没发育成熟。例如,挤牙膏,刷牙的动作,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但是小朋友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动作慢,还笨拙,有时候不小心就把牙膏挤到地上。

如果你想更直观的解释,可以想象昂我们刚学骑自行车的情景,踩踏慢,刹车慢,转弯也慢,所以,孩子们的动作被轻车熟路的大人看来,就是比蜗牛还慢了。

2、容易分心

孩子年龄不同,专注力和时间都不同,但是年龄越小,专注时间就越短,这就好比你让一个2岁孩子收拾玩具,他一开始答应的很欢快,可是他收拾了几分钟他突然被手上的一个鲜艳的玩具吸引了,碰一碰玩具兴许还会发出有趣的声音,他就把收拾玩具的事情忘记了继而玩起手上的玩具来。所以从大人的角度来看,这孩子拖拖拉拉,慢吞吞收拾玩具一小时没完成。

3、缺乏时间管理

幼儿缺乏对时间的认识,也缺乏时间管理。

一般到了6岁,小朋友才能真正分辨出上午和下午,前天和后天等一些时间概念,孩子越小越没有时间观念。例如,一个三岁的小朋友,你陪他阅读半小时绘本,他可能会说”过了三个小时“,所以,你对孩子说:”十分钟后我们出门”,到十分钟真正出门时,孩子可能趴在地上玩玩具,因为他压根不知道十分钟是多久。

除此之外,日本的《Aera with Kid是》杂志表明,孩子们动作拖拉,与性格无关,而是缺乏时间管理能力直接相关的。即使到了十多岁,也有43%的孩子在时间管理方面做的不好,虽然到了一定年龄会改善,可也是需要改正的,因为时间长了,可能就养成习惯了,孩子可能对拖拉上瘾了。

吃饭慢?

多咀嚼较硬的食物,还可以吹泡泡吹哨子,这些小措施都能帮助孩子锻炼口腔肌肉和咀嚼能力。

穿衣慢

涂鸦、捏橡皮泥、捡豆子、练钢琴等,这些小措施都能帮助孩子手指感官的发育,发展手部的精细动作,帮助孩子的小手更加有力灵活。

作业慢?

放学以后先运动。又心理研究证明,孩子放学回到家后,在写作业前做一下有氧运动,例如打乒乓球,跳绳,孩子写作业更加专注,未来尤其是阅读和数学成绩会比较好。

起床慢?

让阳光照射进房间,帮孩子从睡眠中行老,还可以播放孩子喜欢的动感音乐,帮助孩子大脑清醒。

最后,无论孩子做什么,配合一个计时器,到点便叮铃铃。例如,孩子吃饭可以预定半小时,孩子刷牙穿衣时可以预定15分钟,孩子起床时可以预定10分钟......一开始,孩子可能会不配合,但是随着他们计时器的提醒多了,便慢慢养成了时间概念,有助于他们学会时间管理。

难怪人常常说,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是父母性情温和!即使孩子们动作慢的时间静止,就像按了“暂停键”,父母也能耐心满满的帮助孩子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