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3年,张九龄做丞相,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张引荐他当官。诗中以“舟楫”作比喻,并引用“羡鱼情”的典故,暗示了其想当官的愿望,希望张九龄引荐。 杜甫也曾以洞庭湖为题材,写了《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写于768年,杜甫登上岳阳楼后,对着浩瀚的湖水,触景生情,抒写了自己身世的感慨,也表现的对时局的忧虑。诗人忧国忧民的的博大崇高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这两首诗都是名篇,把洞庭湖那种浩荡的气势、雄伟的景象都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但孟浩然只抒写的是个人的情感,只是想到当官无人推荐;而杜甫在诗中则抒发了个人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以国家安危为重的思想感情,对社会的批判有着积极的的意义;其诗的高度远超出了孟诗。 |
|
来自: 轻风的起点 > 《古典诗词:培养出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