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杜甫去旅行(22):译杜甫纪行诗《剑门》

 人在旅途的Gao 2019-07-18

        杜甫自同谷到成都十二首纪行诗的第十首诗《剑门》,是行进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时所作。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路经大剑山缺口,见这里的地形易守难攻,便在此建关,剑门关遂成为了金牛古道上重要的关隘,李白《蜀道难》诗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让其天下闻名。如今的剑门关已经成为国家五A级景区,虽然没有了南来北往的客旅和兵士,但是每天国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
《剑门》
唯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
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
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
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自译:
蜀北屏障天设险,剑门雄关天下壮。
峻岭连绵抱西南,石角矗立皆北向。
两崖高耸成互倚,刻画壁垒城郭状。
勇士一夫怒临关,兵甲百万未能闯。
丰饶物产输中原,岷峨民苦气凄怆。
三皇五帝天道存,自给自足不相伤。
后世君王假怀柔,劳役赋税道已丧。
至今壮志英雄人,依仗天险称霸王。
并吞割据巴蜀间,你争我夺不相让。
得罪上帝吾不惧,渴求苍天铲叠嶂!
只恐动乱时又生,临风环顾默惆怅。
        杜甫登临剑门关,临风伫立环顾,不由感叹剑门地势险要,明白了为什么自古以来会有许多英雄豪杰曾经凭借天险实现割据一方的野心,不由地担心历史上割据局面的重演,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其实杜甫的担心并不是多余,就在他客居巴蜀的六七年中,蜀中至少发生过两次大的动乱,由于叛将作乱对抗唐朝中央政府,剑门关被叛军占据,蜀道因此中断。
        南宋诗人陆游也是杜甫的一个粉丝,在杜甫走过剑门关400多年后的公元1172年冬,他结束了在汉中前线的任职前往成都,经过此处,带着同样的情绪写下一首《剑门关》:
剑门天设险,北乡控函秦。
客主固殊势,存亡终在人。
栈云寒欲雨,关柳暗知春。
羁客垂垂老,凭高一怆神。

杜甫自同谷至成都十二首纪行诗的写作地点(后七首)。

从剑阁县城到剑门关、翠云廊的线路。

剑门关关楼。

剑门关位于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的豁口处。

剑门关关口处两崖高耸。

剑门关关外一侧(北侧)坡陡,易守难攻。

剑门关景区内的“剑阁”石牌坊。

剑门关南边的蜀道翠云廊。

翠云廊以蜀道边种植的古柏而闻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