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论坛放大器区一看,满篇都是NAP140......其实NAP140,二手价不过四千左右,玩了也没什么劲,原机也只有40W的功率,属于入门机种,除了得爽一下传说中的“Naim”味,其它就不要苛求了,控制力差得对不起它那价格。 NAP180,功率还是太小了,只有60W,不过算是已经是重大提升了。NAP250,很不错了,当年的次旗舰,足足70W! 但有在NAP135面前,就算是NAP250,也只能靠边站!其他小辈就更别提了。NAP135也只有75W而已,没玩过原机,没对比真心难以接受,功率只差5W,听感、控制力居然差那么大!当然,差得更大的是RMB,两倍! NAP135是Naim第一代旗舰后级,单声道设计。可以理解为等于单声道的NAP250。Naim70年代末才跑出来,以做放大器起家。一起步,前级就采用外置电源。这个构思和对应的放大器电路,用了30年还在用。 NAP135主导Naim旗舰20多年,直到2000年前后才被NAP300取代。但是NAP135存量,流通量都不大,主要是当年太贵了。但是NAP250就相对便宜很多,流通量也很大。按照当年档次的搭配,旗舰的135后级,搭配的是旗舰前级NAC52。而下面低一档的NAP250搭配的是NAC82。 Naim的后级按照外形分,有鞋盒装和标准装。鞋盒的都是入门小机器,没什么意思,标准装才是有点看头的。但是更准确的区分是按照功能分,有带前级电源和不带前级电源两种。 带前级电源的,一般都是中低档机器。带前级电源的后级,在搭配Naim前级使用的时候,不需要额外购买前级电源,可以省很多RMB,但是性能会打个不小的折扣。说白了,想要更好的效果,Naim要逼着你去买它的前级电源,比如一个二手价6千的HICAP! 不带前级电源的后级,在Naim系统里,那就是纯粹的功放,立马就开始有点高大上的感觉了。NAP250和NAP135就是,一般这些纯功放都带功放稳压电路。一般变压器都很大,一般都很贵。而且如果你用Naim前级,你还非得再买一台前级电源,这投入绝对不会比一台前级少! 从NAP110、NAP140、NAP160、NAP180这些带前级电源的中低档入门机,到NAP250、NAP135这些不带前级电源,带功放稳压电源的高档机器,原理上都没什么区别。大部分参数也几乎完全一致,原件也一样,同一个年代,使用的功放板、稳压板甚至都一样。看得见的差别只是外壳大小,是否带稳压电源,变压器容量这些。 2W多的功放还真心不是咬咬牙就能上的(对我等叼丝来说)。发挥“中华家族”的山寨精神,玩一把!既然照搬,就搬最高档那个。所以,就只有搬NAP135了! 玩NAP135,比NAP140多个稳压板,当然散热也要大很多,牛也要大,大水塘也要大,反正就是大大大!要玩当然玩到极致,一门心思深入,到达深处,直指究竟。老在门边徘徊干嘛呢?不痒不痛的,干捉急啊。 前面简单介绍了一下NAP135,现在大家看图,NAP135跟NAP250的区别除了一个机箱一个声道,里面一个牛,一对大水塘之外,还多了NAP250没有的风扇温控电路和过温断电保护装置。 厂家在标称参数的时候,135才75W,而250就70W。但是你看,NAP135一个机箱才75W,连散热器都比NAP250大得多。但是NAP250一个机箱2个70W,不但散热片小,还没有风扇?是不是觉得太不协调了,NAP135还要什么风扇呢?但是事实证明,NAP135确实比NAP250热不少。不过静态电流并不显得多大,大概只有35MA。 这个就是NAP135,早期白边版本: 白边版本跟中期橄榄绿边版本有一点点布线的区别,原理没什么不同。下面这个就是NAP250。 NAP250 有人看到Naim的功放有2个整流桥,以为是一个整流桥负责一个声道,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是意淫。 Naim几乎所有变压都是带抽头的绕组,而且Naim的前级,后级变压器,只要上一点档次的,都是2个对称绕组的。比如两组对称的27-0-27。这样一来,抽头就接地,2个整流桥只用一半,组成全波整流,输出正电压,或者负电压。像250那样的机器,两个整流桥就是一个正,一个负,这样一来,左右声道并没有分开。 左右声道分开的,只有旗舰版本。比如NAP135、300这些才有,下面的小兄弟就别想了,没这待遇。至于像NAP140这些入门级,那就根本连对称绕组都木有 。 另外,实测的时候,以NAP135作为例子,交流输出在235V市电的时候大约是40V。由于它的变压器是2组对等带抽头的,所以2个整流桥一个出正电,一个出负电。组成一组功放电压。整流滤波之后的直流电压大约是55V。经过稳压板输出的电压是40V。 所以如果要玩NAP250或者NAP135的同学想要找变压器,可以参考这个。电压太高会导致落在稳压板上的压降太多而发热厉害,也会影响听感。
如果不用稳压,那么在选变压器的时候,实测交流27V是比较合适的。蒸馏滤波之后大概就是39-40V的样子。刚好满足板子的需求。 再对比看看NAP110、140这些玩意,有什么区别吗?除了牛大一点,水塘大一点,多了稳压板啥的之外。功放板都是一样的。原件都是一样的。一样是那张功放板(年代不同布局会稍有差异),但是它就可以装机从40W做到75W。
看完了比较正规高大上的Naim,再看看Naim刚出道的时候,也做过我们看起来很山寨的起家产品。Naim刚出道的时候,做的东西看上去还是很土的。完全跟后来的高大上搭不上边,纯属叼丝一枚。看样子,谁都曾经叼丝过啊! NAP120 这是其中一款NAP120,看编号是Naim刚刚出道的时候弄的。 这是另外一款。 从这两款可以看出,Naim曾经用过BDY58做输出大管。
不管是250还是135,功放板子的供电都是正负40V。而其他低档一点的,比如NAP140,供电大约就是35V。如果是NAIT3那些就更低一点。我玩的时候一向都是以NAP250作为标准,当然135会更NB。不过做NAP135会有很多双份,比如2个一样的变压器、2个一样的整流桥、4个一样的大滤波......反正好多都要双倍,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做NAP250会更实际一点。 网上的版本很多都是经过磨改的,不要这个不要那个,或者原件改了。我不会改,只有照搬。上面这个网图是我校对过认为跟NAP250、135最接近的NAP原理图。 早期白边版本的稳压板 中期橄榄绿版本的稳压板 早期的放大板 整体而言,我更喜欢早期的放大板+橄榄绿的稳压板。 拆了一对250的板子出来,但是没稳压,单独用个CYRUS大黑妞整流滤波之后刚好39V。玩过一段时间,但是还是觉带稳压更带劲 。 后来还依照这个250做过一个实验板子。发现实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突然发现PHILIPS的MPSA管子跟ZETEX的管脚刚好反过来,冒了2次烟。
NA300PS 除了几乎占一半尺寸的硕大电源牛之外,剩下就是4个小电容和4个整流桥。我估算,是分开了的。否则只用2个整流桥就行了。 这个是NAP250.2是取代250的。也用了跟NAP300一样的变压器,只是板子布局改了。看上去也分开左右声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