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一种水稻增产、抗倒伏、抗虫、抗病的万能肥,农民注意收藏

 cccny4i8775snh 2019-07-18

目前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已经开始成熟,晚稻处于育秧期;一季稻陆续进入拔节期,部分已处于拔节孕穗期,一季粳稻处于分蘖期;西南地区较高海拔的一季水稻处于孕穗期至始穗期,较低海拔的一季水稻陆续进入扬花灌浆期;北方一季稻正处于返青分蘖期。

如何实现高产,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根据调查表明,大部分种植户,包括种植大户,由于水稻上投入的农药比较多,加上地租和人工,所以施肥则是能省则省。几乎90%以上水稻种植户,只施氮磷钾肥,忽略了其他肥料的施用,尤其是秆正——水稻高产必备,秆正,全水溶硅肥它是水稻的必需元素,对水稻的生长(高产、稳产、抗病、抗虫、抗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硅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有研究表明,水稻对硅的吸收量远大于氮磷钾三要素的总和。每生产100 kg 水稻籽粒需硅22 kg,是氮磷钾总和的4.4倍。

水稻缺硅,容易导致茎秆绵软、叶片披散如垂柳状、出现褐斑,易倒伏和感染病害,前期缺硅使水稻成穗数减少,后期缺硅则小穗数减少。

水稻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改善株型,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叶面蒸腾失水,提高水分利用率。一般可增产10%以上,尤其在新改水田,增产效果更加明显,并能提高稻米品质

1、施硅增加水稻产量的原因

1.1、抑制水稻蒸腾作用,提高水稻光合生产率

水稻施硅后,硅主要沉积于茎叶表皮细胞与角质层之间,形成硅一角质二层结构,可抑制植物的水分蒸腾。由于蒸腾的减弱,使叶片在强光下不致过度失水萎蔫,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施硅能改善水稻株型,使叶与茎夹角缩小,叶片挺立,增加对光的吸收,并且施硅可改善冠层受光姿态,增大最适叶面积,使冠层光合作用增加10%以上;

施硅能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剑叶光合速率,抑制基部叶片POD活性,从而减轻其木质化程度,有利于延缓基部叶片的早衰;

施硅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增加根量,发根量增加20%一30%,提高根系氧化能力,延长根系的功能期,避免根系早衰;

1.2 促进对水稻矿质营养吸收,防止缺素症的产生

施硅能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促进水稻对氮的吸收利用,而在植株抗倒性方面具有互补性,可以降低水稻高氮的负面效应;

增加有效磷的释放。此外,施硅能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结合能,从而增加了易解吸磷的含量。

施硅还能减少水稻对铁、铝、锰的吸收,从而提高了磷在稻株内的有效性。

硅能促进土壤中锰、铜、铁、锌等微量元素离子的移动,有效地防止缺素症的产生。

1.3 增强水稻的抗性

① 增强水稻抗铁、锰、镉等有毒金属离子毒害的能力

在施硅条件下,稻株内部通气组织的体积和刚性增强,从而增加了稻根氧的供应量,使水稻根系脱氢酶活性和氧化力提高,根周围的铁、锰和镉离子氧化沉积在根表,从而避免水稻对它们吸收过多造成的毒害。

②增强水稻抗病性和抗虫性

水稻施硅后,一部分硅在水稻叶片中沉积,表皮细胞形成为硅化细胞,构成一道机械屏障,防止真菌菌丝与害虫的入侵。可提高其对茎腐病、小粘菌核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稻曲病、穗颈瘟、叶瘟病、纹枯病、白粉病及稻纵卷叶螟、茎秆钻心虫和稻飞虱的抵抗力。有研究表明,水稻施硅,稻瘟病发病率可降低30% ,纹枯病发病率可减少10~15%

③增强水稻抗倒性和抗旱性

抗倒伏:不同时期施用硅肥,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高度,缩短基部一、二节间,增加茎粗和单茎抗折强度,增强水稻抗到性。

抗干旱:施用硅肥后,可在叶片表面形成角质层和硅质层,降低气孔的蒸腾速率,保护体内水分及内含物的外渗,在短期干旱时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1.4 施硅能提高稻米的品质

施硅能提高稻米香味,显著提高整精米率,改善加工品质,能显著降低垩白面积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稻米蒸煮品质,提高稻米透明度、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

2、水稻施用硅肥的方法

水稻硅肥的施用方法:移栽、机插亩用250克秆正—全水溶颗粒硅在移栽后5-7天与适量尿素一起撒施,亦可与复合肥做底肥一起撒施;直播水稻在直播后15-30天与尿素撒施;秧田在拔秧前5-7天与尿素一起撒施,秧壮好拔秧,每亩秧田撒250克。

小结

施硅使水稻显著增产,其中以N:SiO2=1:0 84的比例增产效果最佳,其增产的原因:一是施硅降低了水稻的蒸腾率,提高水稻光台生产率;二是施硅增强了水稻的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三是施硅可减轻镁、锰毒害;四是硅有改善水稻营养的作用。

来源于农资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