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百合仔 2019-07-18

文\摄 吴伟峰

涉足摄影创作十多年来,我一直是重拍摄,轻后期,所以也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摄影后期教育,自已摸索出来的常用方法,也无非是调调色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锐度等几招。因为我觉得人文、风光、纪实类的照片,只要前期拍摄到位,是不需要作过多后期处理的。特别是纪实类作品,最好能恪守真实的原则。所以PS工具对于我来说,更多的只是用来剪裁照片。

眼下,是赏荷季,我开始痴迷荷花拍摄。拍了几次荷花,最终的作品也是倚重前期拍摄,没做过多的后期处理。我在上一期的推文中也说过:我个人并不主张过多地运用特技和后期制作,只是偶尔为之,摄影还是要坚持自然真实的理念(除了创意作品)。(上期推文见文后链接)

最近几天,象山连日阴雨,也没有办法再去拍摄荷花。于是,就重新找出前些天拍摄的荷花照片,尝试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给荷花“化化妆”,看看能有什么效果。其实是一时心血来潮,完成是凭感觉摸索,而且是反反复复地调整,调到自已认为可以为止。而其结果,也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效果确实不一样。通过这次后期摸索,我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于花卉作品来说,后期确实很重要,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韵味与意境,还能体现创作者的艺术思想。

这次对荷花作品的后期再创作,由于完全是凭感觉的摸索过程,也可以说是一次自我学习过程,调整都是反反复复,随机操作,带有很强的偶然性,没有量化的指标可供参考,所以也写不出具体的操作流程。如果让我再调出一幅完全相同的作品,我做不到。

所以,在这里我只能说明一下笼统、大致的调整方法:1、所有原片都是raw格式,并直接在PS工具上打开进行调整;2、通过调整色温(白平衡)来改变照片色调;3、通过调整阴影、黑色来压暗背景,突出主体;4、通过色相、饱和度、明亮度进一步改变色调和亮度;5、通过去除薄雾、晕影按钮来柔化和突出主体;6、通过灰度调整,制作黑白或消色作品;7、通过颗粒按钮来增加画面的颗粒感;8、通过抠图、仿制图章、修复工具等来移除一部分影响画面的元素,使画面更简洁。

好了!大致就是这些花招。各位看客,还是请看作品吧。

蓝色系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主要通过调整色温(白平衡)来改变照片色调,就是将照片原来5200色温减低到2500色温,使照片呈现出一种低色温的蓝调子,再进一步用“调谐”工具进行精细微调。这类作品模拟夜色中的荷花,有一种宁静、幽深、神秘的意境。

粉色系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主要通过色相、饱和度、明度的调整来改变画面色调,通过去除薄雾、羽化、晕影按钮来柔化和突出主体。这类作品主要是强化荷花娇艳、幼嫩的质感,突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消色系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主要通过整体灰度和局部灰度调整来消色,再通过渲染滤镜的光照效果来突出主体的光亮感。这类作品画面色调更单一纯粹,或通过对比来突出主体,或营造一种素雅、静谧的艺术氛围。

其他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这两幅一是通过抠图、仿制图章、修复工具等来移除一部分影响画面的元素,使画面更简洁;二是适当降低背景荷叶的饱和度来突出主体的鲜艳度。这两幅在色调上只是局部微调,这说明后期处理可以是大刀阔斧,也可以是和风细雨。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这幅作品主要是通过改变色相、饱和度,提高主体光亮度等手段,来营造一种柔和、温暖的阳光感。饱和度的适当降低,使画面看起来更自然,更舒服。

拍荷季:给荷花“化化妆”,效果确实不一样

这幅作品是通过颗粒按钮来增加画面的颗粒感。颗粒感使画面更柔和,也更浑然一体。一种亚光的效果使色彩更加沉着、淳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