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悟空自菩提祖师那里习得长生不老之术,腾云驾雾之法,七十二般变化,由于行事高调,惹恼了祖师,被逐出师门。但就算没有正式毕业,拜祖师长期小灶所赐,孙悟空的本领也大大超过了师兄弟们。那个可怜巴巴的小猴子已然蜕变成法力傍身的孙悟空,此时此刻,在他眼里,去时路早已不是来时路,而他的去路,又在哪里? 一、学法的初心 想当初,孙悟空为什么要离开花果山这个世外桃源呢?答案只有一个:求法。求什么法呢?《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第一回就讲到“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后来在菩提祖师那里,菩提为他准备的“道”、“流”、“静”、“动”等课程,孙悟空逐一询问是否能长生不老,菩提祖师一一否定,孙悟空则一一拒绝。可见,孙悟空的初心,仅仅是学习长生不老之术而已。彼时的孙悟空,只想度己,从未想过度人。 二、长生不老术的重要性 在《西游记》的叙事体系中,“长生不老”是各种法术的核心。比如,天庭有蟠桃会,仙界有人参果,人间则有唐僧肉。它们都指向一个方向:长生不老。同时,能否长生不老,也是区分神、仙、佛与凡人的的标准。假如孙悟空掌握了“道、流、静、动”等一系列的法术,而没有学到长生不老,他就还是个凡人,即使阳寿长达三百四十二岁,还是归阴曹地府管理。 三、菩提祖师的选择 因此长生不老这种核心法术,菩提祖师是不会轻易传授的。因此才有秘密传法的情节。那么问题是,在孙悟空之前,菩提祖师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个核心法术为什么没有教授给他们?当然,可以解释为孙悟空有灵性,适合传法。但是,孙悟空并不是人类,按照正常的路径,只有人才能成仙,兽最终的结果是修炼为妖,孙悟空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个妖仙。菩提祖师的仙界大佬,这一点是必须考虑的。而且,灵台方寸山位于西牛贺洲,孙悟空是东胜神洲来的留学生,将这种核心法术传给他,必然是有风险的。 四、让人费解的师徒关系 那么,仅仅是因为菩提祖师喜爱孙悟空吗?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他的行为又非常吊诡。作为江湖大佬,挑选继承人将本门本派发扬光大,承继衣钵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菩提祖师虽然教会孙悟空各种本领,却没让他成为衣钵传人,而且还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将孙悟空逐出师门。并且警告孙悟空“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这哪里是师徒分别时的殷殷叮咛,分明是不想惹火上身的警告。可见,菩提祖师对孙悟空,是没有太深的感情的。 更值得深思的是,自孙悟空离开之后,菩提祖师就退隐江湖,再没出现过了。他似乎在躲避什么。他在躲避什么呢? 五、难以明言的理由 按照孙悟空最初的想法,在学会了长生不老之后,他就可以打道回府了。假如真是那样的话,他也就没有各种本事了。但实际上,他在学会了长生不老后,菩提祖师又教给他地煞七十二般变化,十八般武艺和筋斗云。教给他这些本事的目的,是应付未来每过500年来一次的“三灾利害”。孙悟空后来的遭遇,基本上与菩提祖师的预言一一对应。而在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中,孙悟空大闹地府的直接原因是看到了在地府的台账上,自己的阳寿只有三百四十二岁。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菩提祖师教会孙悟空长生不老的本事,就是要他经历“三灾利害”的,而为了能成功渡劫,又不得不教给他各种本领。 六、结论 也就是说,菩提祖师是按照已经设计好的计划来对孙悟空进行教育的。这个计划,就是佛界的取经项目。换句话说,孙悟空就是普通祖师按照佛界的要求为取经计划量身打造的首席安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