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士延期毕业后,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7-18

常有博士生说:过节不用祝我节日快乐,祝我顺利毕业就好!博士毕业难已然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延期也成为大多数博士生学术生涯的重要拐点。

被动延期or主动延期?

学术圈里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按时毕业的博士。虽然夸张了些,却间接地反映出当代教育制度下博士生难以按时毕业的态势。

延毕一般分为被动延期和主动延期,大部分博士生属于前者,多为达不到相关文件或导师的毕业标准,延期以获得更多的研究时间;后者则可能是博士生真心热爱所做的课题,本人想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选择延期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突破。

今年夏季顺利毕业的博士小D就是主动延期的一员,在博二时,他的课题已经有了翔实的数据,使用这些实验结果发表文章足以毕业。然而,小D认为自己所做的课题意义重大,深挖下去肯定还会出现更有意思的现象。与导师交流后,小D选择提交延期申请。

功夫不负有心人,延期一年的小D在国际权威顶刊上发表文章,一度成为交口相传的风云人物,他凭借这一高水平不仅拿到各类奖项,也顺利地申请到专业大牛门下的博后职位,前途一片大好。

延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科研和未来失去的热情。延期博士生应保持初心、奋力拼搏,化被动为主动。

理想搁浅,做好心理建设

博士生刚入学时,几乎每人都有一番宏图大志,想要发国际顶刊、想要成为学术大佬。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清楚地看透一个事实:同班不同命、同门不同运。一同入学的博士生,有人不断发表高水平文章也有人中途退学、有人毕业便拿高薪offer也有人未来无期。

读博生涯里,影响一个人发展走向的因素多如牛毛。诞生一颗闪亮学术之星的过程中,谁能否认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呢?

从事植物发育研究的博士生小Z此时就在延期的困境里苦苦挣扎。植物生长周期长,小Z重复一次实验结果便花费时间许久。临近毕业,他仍然没有稳定可靠的实验数据。与此同时,导师又要求他带几个本科生开展创新项目。小Z一方面为自己的课题抓耳挠腮,另一方面还得手把手教小白本科生做实验。

眼看着同级的博士生顺利毕业,多重压力下的小Z崩溃不已,有时看到手下的本科生犯低级错误不免发怒。时间久了,大家私下里对他都有所看法,认为其情绪不稳定,令小Z苦不堪言。

事实上,每一届的博士班里都有小Z这样的学生。他们努力勤奋,但是各种原因导致科研步伐相对缓慢。在这样的处境下,笔者时常建议这类学生做好心理建设,不要和别人比科研成果,只和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比昨日进步,每天向前走一步,多日后便是一大步。

停发补助,经济压力大

延期毕业后,许多博士生的补助锐减甚至归零。在接近30岁的年龄里,很少有博士生伸手向父母要钱度日。备受毕业压力的摧残,在外揽兼职更是不具有操作性。

对于单身博士生,微薄的补助让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对于有男女朋友的博士生,在延期的日子里靠自己给对方一份体面的浪漫怕是很吃力。

已经延毕两年的博士生小Q,女朋友本科毕业后跟随他来到广州陪读。读博士的这几年,家境平凡的小Q很少有闲钱送女友礼物,平日里最开心的事就是在女友的出租屋里做一顿大餐。日子虽然过得清苦点,但二人同心同德,有另一半的支持,小Q的心态相对平稳。

所以请珍惜陪你度过读博生涯的那个TA吧,感谢对方的理解和包容;如果你是延毕博士生的另一半,也请多给TA点鼓励和勇气,帮助TA早日摆脱困境。

转变思维,积极交流

博士生是否延期,其实在博二下学期便可预见。

倘若博士生发现自己很有可能延期毕业,笔者建议要多与导师沟通交流。课题研究方面,很多博士生喜欢单打独斗或是因导师事务忙无法得到指导。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博士生很容易走进误区,研究课题很久后发现与导师的大方向背道而驰,后期闹得很不愉快。那么如何规避这种尴尬呢?博士生小Y选择向导师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及思路,即使导师很忙,小Y仍旧“厚着脸皮”让其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

小Y与导师经过长久的探讨和交流,确定实验方向,后期顺利按时毕业,入职某大型跨国企业。

在延期毕业这场博弈中,博士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与导师或同学交流,切勿身在高处独自寒,应该想法设法地规避导致延期的因素。

科研路漫漫,延期毕业可能是大部分博士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段难以言说的时光里,希望每个苦熬的博士生调整心态、勇于接受不完美。只要不抛弃、不放弃,终会迎来大好曙光。

最后,愿每个博士生课题顺利,按时毕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