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壁画千端》第十九端 叩问漆画的语言系统

 涤砚堂 2019-07-18

             叩问漆画的语言系统

                      张世彦

      与几千年用漆的漫长历史比较,漆画之当代振兴只是春风乍起。能够以漆画不可取代的优势在雄踞画坛的各画种间显得风骚独领,最为紧要的是准确把握漆画的不可取代的语言特征,并建立疆域明确的语言系统。这始终是漆画同仁萦系于怀的命题。历来漆画展中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漆画家的各种风格的漆画作品,以及多年来漆画家相互切磋交谈和文章撰述,反映了各自对漆画独特语言的探究方向和深度。福州王和举提出、南京张燕整理的由埋伏肌理、贴箔罩金和磨穿露底组成的“漆画三昧”①,重庆陈恩深提出的漆料、色料、质材和单一技法、复合技法及其美学取向②,都是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

      追寻漆画艺术真髓,唯有聚焦直取漆画的不可取代而脱群独具之品质并提纯径至一切漆画的普遍规律,才不会滋漫越位、不着边际、琐细含混、游弋无定。要排除对漆画之外的其它画种以至一切艺术文化等更大范围多种门类样式的共有现象、方法、属性的推溯,诸如:风格类型、时地差异、情理传达、探索创新……;要排除漆画的非语言因素的泛议,诸如:漆画的题材主题、社会功能……;还要排除漆画家个人的独特经验、方法的张扬,诸如:个人对某种视象、材料、技艺优势的特别偏好……。


  漓水清湛—新霁惊鹭 北京肿瘤医院之漆绘壁画

      漆画是视觉艺术,对漆画语言特征的准确把握,首先应立足于悉心探析它在诸多画种中绝无仅有而且不可取代的特殊可视图象,还要推溯及使之生成的绝无仅有而且不可取代的特殊材料和绝无仅有而且不可取代的特殊技艺,并从其审美效应来验证其特殊艺术价值,便可在绘画艺术的整体坐标中得到关于漆画语言的系统认识。

      相当于水墨画中的用笔用墨、油画中的色彩笔触、木版画中的木味刀味,漆画自有其不可取代的特殊视象。其一,丰富多彩的材料质感:由漆调颜料与多种非漆材料整合于同一漆画中所产生的画面质感迥然异于其它画种的单一材料质感。其二,诡谲怪诞的细部肌理:因特殊技艺而生的细部肌理之形状、色彩及其排列、走向任意无羁而不可精确控制,与通常意义的笔、刀留迹全然不同。其三,幻化无常的动态色泽:随观赏位置的移动,画中的特定局部显示出明乌变化和色相变化,在其它画种中未见崭露。漆画异军突起于当今并很快承宠于社会的不争事实,缘起于这三种视象的楚楚非凡,引人入胜。

    这三种视象,不可能出现于其它画种,不可能为其它画种的另类视象所取代。因为它来自不同寻常的材料和技艺。


      红楼金秋 广州海珠楼酒家之漆绘壁画

    漆画使用的各种材料中,有四种是基本材料。漆,是颜料粉的调合剂。做为漆画的调合剂,各种漆共同的最为重要的品质,一是黏性大,可接纳各种硬质材料共建漆画的特殊材质优势;二是硬度高,可采取研磨手段使漆画产生异于通常画种笔趣刀趣的异样风彩。黏和硬,是漆画之外任何其它画种的调合剂全无而唯漆(天然漆和化学漆)独有的品质。漆画用漆始于天然漆,漆中棕红色素为漆画带来温暖浑厚的色彩基调,研磨后的半透明状态可产生多层而渐次过渡的明暗变化。其中黑漆之深沉、淳厚、幽雅无可匹敌。后来启用的人造漆,干燥时间短,可调制出明亮艳丽的高纯度色相和丰富的色阶。棕红色素、半透明和黑原本为天然漆所专美,而快干和丰富艳丽的色彩似乎也只能出自人造漆。但漆画家中技艺高超者却无论天然漆人造漆,均能得心应手地做出任何预期的现象效果。所以,虽然其它调合剂决无可能取代漆,而天然漆和人造漆之间互相置换却无大碍。倒是由于两种漆之互相补充,漆之发色、干燥、透明度等性能更为完美。一向兼收并蓄、不择细流的华夏文化传统今天又以开放的胸怀接受现代科技产物之人造漆,已是漆画发展之定势。善加珍重已拥有的全部物华天宝,是当代漆画事业无可推脱的选择。


   漆画   踏红品画

      漆之外,还有金银,足以产生辉煌炫目的炯炯光华;还有贝壳,足以产生闪烁无定的七彩变幻;还有蛋皮,足以产生棱角尖锐的冰裂肌理。漆、金银、贝壳、蛋皮是漆画不可或缺的最基本材料。它们各以其与众不同的奇特视象,似是而非地、出人意料地表现了天地四时万般物象,这是其它画种的其它材料所不能取代的。

      除此之外,铝、石等矿物材料,角、骨等生物材料,塑料、有机玻璃等人造材料,各自有不同的质感和肌理。多种材料的集合便是漆画独开生面之处,这是其它画种的单一颜料所不可相比的。

      以漆、金银、贝壳、蛋皮四种材料为主的多种材料施用于漆胎板上,必然有相匹配的多种技艺应际而生。这些技艺,全然不同于纸上布上的提拉顿挫、勾染皴擦或刮挑压拔。诸多技艺中,撒、贴、埋、磨四种最为重要。撒,以干漆或其它材料的粉末、颗粒、屑片撒布成形。贴,以蛋皮、箔状金属、片状的贝壳、石、骨等拼贴成形。埋,用各种工具和方法作用漆液成形状凸凹各异的肌理。磨,磨薄、磨破使隐于底层的预期图形显露出来,磨平、磨光使画面晶莹通透充分显现图形和色彩之精妙。撒、贴、埋、磨四种技艺,也是任何画种绝无偏漆画独有的特点,是漆画技艺中不可取代的最重要成份。

      四种基本技艺之外,绘、罩、刻、雕、堆,其启用非自今日始,其操作方法、视象效果、审美追求却能在水墨画、重彩画、油画、版画、浮雕等画种找到类比甚至因借的渊源关系。散见于各地画作和著述中的泼、刮、蚀、印、喷、弹等技艺,近年来为一些漆画家所喜爱和擅长,也都略可窥见其它画种的踪迹。前四种基本技艺,再辅以后若干种技艺,多种技艺交叠综合,漆画的艺术表现力因而大为扩展。


   漆画  众里寻他

       漆画画面向读者传递的许多信息中,唯有从与众不同、不可取代的角度提取的三种视象,才给人们在其它画种的审美过程中品味不到的全新刺激。四种材料、四种技艺作为漆画特殊视象的主要媒介,在画中显示了异样材质和异样肌理的异样风彩,使人们诧愕困惑,无法从既往经验中获知所以。而移动观赏中产生的动态色泽更使人们惊喜于日月星辰七彩虹霓之光华再造,流金铄石海沸波翻之神韵重现,疑是天宇地庐的精华在画幅中应际而出。这些新异视象及其指向新途的张力必然燃起人们精神世界中对美好的渴望和追寻。人们在漆画的画面中读到了,异样的多种材质、多种技艺和多种视象并置嵌合在一起,却能和谐相处如鱼水如琴瑟。华贵灿烂之中犹见素朴深沉,温润厚实之中犹见晶莹透澈,雍容大雅之中犹见姣俏活泼,诸种对立因素彼此呼唤唱和,成珠联璧合之势。人们在痴迷愉悦时感应到此中秩序正与茫茫宇宙和悠悠生命的节拍、韵律形影相对。感官的满足就有可能延伸至心灵的解放、提升和壮大。人们由最初的鉴赏震撼开始而终于获得精神生活的丰富,缘起于不同既往的审美经验又能与画外世界交织一起的材料、技艺和视象。如此,漆画语言系统的建立便得到美学和艺术学的支持。

      漆画的诸多材料、技艺和视象之中,群芳争艳杂陈,主从纷纭混淆。不能不在这里以“不可取代”为准绳,优选、提纯出四种材料、四种技艺和三种视象,形成疆域清楚的漆画语言系统的一条链。这当然不是一蹴而成轻而易举的事,而是要假以时日,兴师动众,且作画且思考才能提炼出其中精华和主导成份。但一旦语言系统链的形态相对稳定下来,就具有高蹈远引的价值。漆画家将结束在边缘模糊的幅员中作无止休的游荡。漆画作品中常见此系统链的各焊接点,不嫌其多,不厌其烦,漆画必会以自身眉目清爽、不可取代的优势成为品格高远而独秀天下、常驻永在的艺术。反之,漆画作品中如少见或不见此焊接点,必有成色黯淡、斤两不足而导致星移物换、自我放逐的失落和危机。漆画之生存发展,进入高文化层,准确地把握语言特征并建立语言系统的链是不可忽略的基本建设。

①张燕:《漆画绘制工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②陈恩深:《当代漆艺》,重庆出版社,2003年。

                                   1997—2004


壁画千端

《壁画千端》作为壁画专业的微信公众平台,在我国壁画前进的历程中,以自己的立足点和取向,对壁画的史、论、评、人、画、课、材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全层次,全过程学术开发和深度探讨。

编    辑:杨恭胜  孟丽霞

学术支持:张世彦  于美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