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竺言小聚 2019-07-19
来源:重庆市青年创新创业基金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大数据产业无疑是当下经济的一个风口。数据从采集、加工,一直到销售,已经形成一个海量市场。

汤伦华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他已经采集了数以千万计的地理数据信息,而这些数据正被广泛地运用于市政、交通、国土、农业、消防、公安等智能城市管理系统之中,并扩展出无人机改装、软件设计、感应器、物联网等新领域。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汤伦华

途作林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重庆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汤伦华把自己的办公室设在龙湖时代天街的一栋写字楼内,其周边既有喧嚣热闹的商住街区、应有尽有的市政设施,也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流,庞大而交织的信息与他目前正在从事的地理信息大数据领域似乎有着高度的融合。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技术学霸 捕捉商机

1977年出生的汤伦华身上具有典型的工科男特质。

他17岁从垫江考入重庆大学,就读于无线电专业,1998年毕业后进入三星电子,随后又到了重庆联通公司、神州通信重庆分公司。在新的领域,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回炉读取了通信工程专业硕士。2005年,他离开通信行业进入重庆勘测院下属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又攻读了城市规划专业的博士学位。

汤伦华展示的轨迹一方面是不断通过专业学习来完成跨领域的转型,当然,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型人才,而是对市场和行业亦有着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在我读本科时,就开始在雅兰电子城购买元器件,毕竟当时读的是无线电专业,所以就自己组装电视机。这种彩电每台还能赚100多元”。在数字城市公司工作期间,汤伦华既做技术,又跑市场,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城市地理信息蕴含的海量商机,决定自己创办企业。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艰苦创业 收获大单

2011年,汤伦华离开稳定的单位,带着5名员工挤在一间狭窄的办公室开始创业。他将公司定位为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研发、大数据生产加工建库、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数字化城市管理360°全景影像及三维仿真系统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数据企业。

那时条件虽然艰苦,但市场却相对宽松。

2010年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广大农村则存在土地流转和确权等数据方面的巨大需求。尽管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数据运用、交易企业,但在最基础领域的地理信息大数据采集环节尚处于起步阶段——门外企业没有资质,也不知从何下手,而传统的勘测机构采用传统测量手段正忙得不可开交,不能在第一时间向所有客户提交所需数据,而这恰好给了汤伦华这种创业型高新技术公司巨大的市场机会。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汤伦华熟悉市场,又是技术专家,起步阶段的订单不一定大,利润也并不高,但他很快就在行业做出了影响。随着业务量激增,公司并没有放慢脚步,汤伦华抵押了所有的个人资产。

在资金最紧张时,一个巨大的利好就是政府采购项目能够银行融资,这迅速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进入市场第一年,途作林杰就获得了1800万元的订单。随后,汤伦华带领的团队迅速加大软件和系统平台研发,购买了激光点云数据采集车、地下管网勘测机器人、空中测绘无人机等领先装备。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快速发展 注重服务

随着政府对大数据需求越来越大,公司的装备,以及软件、系统开发平台迅速升级,途作林杰的业务急速展开。汤伦华描述了公司的业务流程:公司将路灯、果皮箱、行道树、井盖和公厕等归类成为100多种城市部件,装备有激光点云数据采集设备的车辆会在不同时段穿行或停留在街道、社区,另外无人机会从天空,管道机器人能从地下,将城市部件信息全部采集回来。市政园林部门需要了解井盖、路牌、垃圾箱、树木的动态,国土、农业部门需要掌握房产、土地的不动产数据,而消防、公安部门则侧重于建筑楼宇、车辆、消防设施和监控数据。汤伦华的工作就是将采集到的所有城市地理信息一一加以整理,最后以软件和应用平台的形式应用于给各个部门业务工作中,这就是我们日渐熟悉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以巴南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为例,2017年底纳入智慧城市管理的区域面积达83.08平方千米,为638121个城市部件制作了‘身份证’信息。我们以真三维地图为基础,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众服务数据与真三维地图关联起来,同时融合地名文化、企业、经济、医疗、养老、人口、安全事件、交通环境、购物等数据信息。”汤伦华称,目前公司已为重庆巴南、江北、渝中、沙坪坝、九龙坡、渝北、永川、江津和涪陵等多个区县智能城市管理平台、地名地址平台提供地理信息大数据生产和平台建设服务。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行稳致远 书写传奇

2011年创业,公司第二年的订单就达到4000万,业务很快就突破亿元,但大数据采集、计算、销售只是汤伦华业务的一部分,他向我们展示了在大数据产业链上的业务延伸。

消防人员在实施救援时,无人机根据地理信息定位后,准确地投放软梯、绳索。公安部门在利用无人机追踪过程中,不仅可以根据地理信息捕捉到犯罪分子的车牌,还能实施武装抓捕决策分析。“我们把所有的路灯、果皮箱、停车场等城市部件配上‘身份证’,融入物联网。如果你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智慧城市管理中心能自主发现问题、自动派遣人员快速抵达现场进行解决,大大提高了城市问题的管理效率。”而在这些应用背后,汤伦华手中掌握的地理信息无疑是开启市场大门的钥匙——在为消防、公安提供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进入到特种无人机的改装生产领域,在为市政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入到传感器、物联网应用。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短短7年间,途作林杰从创业初的5名员工,发展到380余人,并在四川、宁夏、云南、福建等设立分公司。公司去年的产值已经突破4亿元,已经被纳入“重庆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产服务试点单位”,以及重庆大数据重点培育企业。汤伦华和他的途作林杰,将继续在大数据领域书写新的创奇。

重庆一董事长带5人白手起家,短短7年做到年产4亿

创业感言

我们是一家科技型创业公司,对于公司的迅速壮大,一方面是感叹“运气”好,踩准了大数据产业的市场节奏,另一方面当然还得有核心技术,能开发出有商业价值的平台,产品必须迅速在细分市场找到自身定位,这就是我归纳的“专、精、特、新”。我们公司有12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相当部分都是我亲自参与研发的,我熟悉硬件、通信和城市规划,一个复合型的带头人对于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汤伦华

推荐单位:重庆市青年企业家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