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家之有谱,所以敦一本睦九族也,我黄氏原籍福建邵武府泰宁县白石堡,宋龙图阁大学士,讳峭(山)谥文忠公,三位夫人即上官氏、吴氏、郑氏,有【生为亲生,有为共有。】子二十一人。始迁祖之所自出於诸祖中行二十一,其以军籍来沂(州)至马兰屯也。盖在乾隆五十六(1792)年,历年五百,历世十八,子承孙继。支分派别,如老泉【老泉 :1、宋苏轼自号。参阅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一.老泉为子瞻号》。2、苏洵,号老泉。苏洵埋葬于“老翁泉”。这个泉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当地人说月明之夜,可见一白发俊雅老翁倚坐在堤防之上,有人走近时,老翁则消失于水中…因为那片地方的名称,苏洵通常亦称为“苏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对于苏洵的描述。】所云:亲尽情尽视若涂人者,往往不免,此谱之所宜急修也。家固有草册,其图系所列,近者仅十一世,远者至十四世而止。 先父先大父,恐代远年灭,后将难继,屡议修而志未逮。 予小子 自束发后即留意先泽,或承庭训,或考残碑,皆书而藏诸箧【qie,指小箱子】。尔时【尔时:道经里的时间用于,表明在哪个时候或在这个时候。有让人以身临仙境的效果。】但知守先【守先:解释为犹继往;承先。】非敢为传后计也。继值皖匪之变,吾族之聚於斯者,故土天涯迁徙靡定。 曾亦避居峄县六载。旋里【返回故乡。】即情未尽者,相见不识,恍如涂人,愈以知谱之不可不急修矣!壬申春,聚族以谋无不踊跃。支长 厚庵祖指而命之曰:“此汝祖父志也,汝不得辞其责!” 曾故不揣陋劣,谬膺重寄【 明 张居正 《答按院陈公文衡核事实书》:“仆以菲薄,谬膺重寄,事无大小,必默告於天地祖宗列圣而后行。”】。凡采访、缮写、编纂、校对,诸事悉量才而授,阅五月而世系备,又三月而传记成,诰敕尚存者,依次以叙之,节烈已旌者,考志以录之。又出向所珍而藏者,存疑仍阙【 阙que,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疑。】,编为艺文一卷及成草本,质之族人,佥【qian都、皆之意。】曰:善!急付诸梓可也。众乃捐金庀材,至癸酉春而工竣。嗟【文言叹词:嗟乎】!规模虽具,美善难臻,弥缝【.缝合;补救之意。】增益,不能不有望於后人矣!夫谱之所以修者,非仅记名氏而已,某人系於某支,某支出於某祖,九族一本,朗若列眉,亲有尽而情无尽,其视若涂人之愆【qian,过失、罪过之意】,庶乎【庶乎读音shuhu,释义:犹言庶几乎。近似,差不多。】免焉。岂第 曾一人之私幸也,谱成谨书於左。 十五世孙 曾一 沐手敬撰 清同治十二(一八七四)年岁次癸酉仲春之吉 马兰黄氏创修族谱序 忻先世闽人也,明永乐二年以军籍从龙来居於兹,迄今四百余年,十有八世矣。闻旧有谱牒於明季散失,继编草谱一册,以迁於(马兰)屯者为始祖,但列世系以备增修而已。壬申春,鲁斋姪谋欲缮修,余 父闻之,矍然【矍然jueran(惊视的样子)。】曰:是盛事也,抑【文言发语词】先志也。盖吾族之欲修谱者屡矣,畏其难者旋止,视为易者中辍,或因公而推诿,或吝财而掣肘【掣肘 chezhou 在别人做事的时候拉扯别人的胳膊肘,比喻干扰和阻挠别人做事。】,皆昔之所以无成,而今之所当为鉴也!尔欲修之,出力出财。余请为之率,爰【爰yuan,是连词。作于是讲,】命 忻等先采访,次校阅,次缮写,条例制诰列於前,昭画一重纶音也,艺文、传记附於后,存手泽昭世德也。知者补之,疑者阙之。凡八月阅襄鲁斋,编成草本。嗟!力已殚【竭尽之意。】矣,财孰吝焉?於是富者计亩,贫者按户咸出资财,付诸梨枣谱成。 余 父命为序, 忻 维族谱之成也。任事者不惜力,输资者不惜财。图其难毋忽其易,为其易亦如其难,职是故也,虽未能远绍前谱,较之草谱,谓非继述之善乎? 余 父曰:是掠美也,且叙非颂之,谓夫天下之事非创即因,吾先世之字号、官阶、生卒、坟墓,今载於谱者,详略悉乃其旧,非创也。吾后辈之子承孙继,名字聘配,宜绪入诸谱,访采尚多有阙非因也。先泽尚留者未能冥搜而著之,奇节可表者未能遍采而彰之,往行堪传者未能屈体而述之,是皆 余 所抱憾也!今幸赖先人之灵以成是举,而又贪以为力不重滋之戾【li,罪过之意。】乎?维我黄氏自始祖传四世而分支,余 长支之裔也,五世而下,父子捷南宫,兄弟祀乡贤。出则为名宦,处则为纯儒,即侧室愚妇亦知就义,炳炳烈烈昭人耳目。今 余 仅十三世耳,何不古若哉?然吾族世业耕读家传忠厚,虽人才逊古远甚,汝曷【he怎么、何时之意。】书之,使后之鉴今,异於今之逊昔,迪光扬烈而相期於有成,则异日族谱之修因可也,创亦可也。此之谓继志,此之谓述事。忻唯唯退而为之,叙时在昭阳,作噩【十二支中“酉”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酉曰作噩。”《隋书·礼仪志一》:“维 仁寿 元年,岁次作噩。”《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八》 元 胡三省 注:“起旃蒙作噩(乙酉),尽柔兆阉茂(丙戌),凡二年。”】榴月【榴月,指农历五月,因五月石榴花开,无比灿烂,故得名。五月又有蒲月、仲夏、郁月、呜蜩、天中、皋月等美称。】中浣【中国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中、下浣,后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十四世孙 廉忻 敬撰 清同治十二(一八七四)年岁次癸酉仲春之吉 (标点符号和注释为编者所加,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