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随着大家对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都自发拒绝到动物园观看动物表演。 但唯独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动物园,总是门庭若市,门槛都要被络绎不绝的游人踏平了。 这座于1905年建成的、世界上第二大的动物园,因为完全以公益性、非盈利性的方式保护动物为目的,每年都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至今这里有7000多种动物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其中有一对萌翻天的明星组合——豹狗兄弟,凭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关系和反差萌的生活照,红遍了全网。 三年前的杏花微雨,才10周大的小猎豹Emmett,遇到了刚刚出生7个星期的拉布拉多犬Cullen。 不同物种和性格的他们,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两只相濡以沫的小幼崽,在一起的画风宛若动物版的《陈情令》。 Emmett,生下即被遗弃,兽医诊断他患有严重的肺炎,是靠稀释的奶水和流食才渡过了生死劫。 Cullen,一只调皮可爱的小奶狗,生性活泼,却和善黏人。 小豹子刚被转移到哥伦布动物园时,孤僻又认生,常常处于高度紧张和敌对戒备的状态。 直到汪叽来到他的身边,暴脾气的小猛兽才卸下盔甲,露出柔软温和的一面。 他们两只总是出双入对,形影不离,一起吃饭睡觉,一起嬉戏玩闹。 而凶猛狠辣的Emmett对谁都一副高贵冷艳的模样,唯独对Cullen却是骄纵而宠溺。 肚皮任意躺,看到两只软哒哒的狗爪子,瞬间没了怨气。 日常变身癞皮狗,觉得可爱就想啾咪一大口。 不发威不代表是病猫,别仗着卖萌就能无法无天。 再调皮只有靠泰山压顶来制服了。 Cullen的热情和暖心,让敏感焦虑的Emmett逐渐放松和开朗起来。 如今,在彼此的陪伴守护下,他们都健康茁壮地长大成年。 事实上,这种让友善乐观的汪星人陪伴兽性凶猛的猎豹的人工饲养方法,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采用了。 动物专家发现,猎豹这种习惯在辽阔的草原驰骋奔跑的猫科动物,不太适合圈养,哪怕被照顾得精细,也容易变得抑郁。 而狗狗天性温和,容易亲近,非常适合当做玩伴。 因此,当动物保护组织救助了野生小猎豹时,就会挑选与之匹配的狗狗,安抚和舒缓他们紧张和焦躁的情绪。 对于离群索居的小猎豹而言,这个命中注定陪伴他长大的汪星人,好比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如果没有他的守护,或许当他被放归大自然时,他还学不会如何与同类相处。 动物保护区就是依靠这种“陪伴犬”的救助办法,使得小猎豹的存活率明显提升,光是在纳米比亚,猎豹的数量就从1994年的2500只回升到了4000只。 有时候,再威猛无敌的兽中之王,也需要被比他力量更弱的狗狗温柔以待。 但是,陪伴终归是短暂的。 猎豹的归属是广阔无际的草原,他生而自由自在,不会囿于方寸天地。 所以,当被救助的猎豹有足够能力适应野外生存后,他会离开保护区这块小小的庇护所,连同离开和他一起长大的汪星人。 假若不出意外,过不了多久,已经变得威风凛凛的Emmett也将会放归大自然,那就意味着,这对相识于微时的好朋友,可能要天各一方,再难相见。 然而,那些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无论过去多久,都历久弥新。 他们的莫逆之交,也令人动容。 其实,在这世界上,不止一对Cullen和Emmett,可这种跨越物种的友谊,会像烙印一样刻在了记忆里。 就像这对豹汪兄弟,也是从小一起长大,同吃同睡,同甘共苦,亲密无间。 后来分开时,彼此都难分难舍,猎豹甚至像被抢走最心爱的宝贝而紧紧不愿松爪。 (离别的伤痛不是只有人才能体会) 人们以为多年之后,归还自然的猎豹和驯化的狗狗早已忘记幼时的玩伴,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再重逢时一如初见,就像当年那样,很自然地亲近起来。 野兽凶猛,但万物有情。 自然法则也很难解释,一只令人闻风丧胆的猎豹,为什么会对一只人畜无害的狗狗卸下尖牙利爪,露出柔情似水的一面。 但谁规定了,七情六欲只有人才通晓呢? 世间万物,只要真心实意付出的感情,哪怕是动物也会铭记于心。 天大地大,唯爱最大。这个道理,如今看来,是适用于一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