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回老家在快餐店,看到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来买儿童套餐,坐下吃的时候爸爸和孩子说:“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孩子看起来有7、8岁了,虽然没说话,但感觉孩子是听懂了的。 在我们这种三线城市,的确人均收入不高,在我小时候,也听过家里亲戚和孩子说“家里没钱但也给你买了”、“我舍不得吃都省出来给你吃”这种话。内心特别矛盾,在三线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从小就要感受到那种莫名的压力和愧疚(但孩子并没有错),所以,你会在孩子面前表示赚钱辛苦的情绪吗? 我们家好穷,我们赚钱不容易,你一定要懂事,节省,少花钱,任何方面。如果有那么一次机缘巧合,我们不得不在外面吃一顿肯德基之类的快餐。。那他们一定会小心翼翼的把肉都给你,自己几乎不点什么吃的,看着你吃,然后全程感慨这东西好他妈贵,真不划算。 孩子会不会在吃完这顿快餐之后想着:这样的美食,我宁可不吃,也不愿一边承受着这样的羞愧感,来咀嚼这些难以下咽的食材。让自己觉得是自己的任性,贪婪,给父母添了累赘。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自己根本就是个负担一般的存在。变得无比自卑,懦弱,畏畏缩缩。丝毫没有尊严。 我觉得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如何正面(正能量)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样的一个事,明明可以正面教育孩子,他偏不,他就非得给孩子添堵。你心情不好了苦大仇深了我就开心了。就连一顿饭都不放过孩子。 就这些随口的话,经年累月,对一个孩子可能产生多么巨大而恒久的影响,是家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或者说不愿意去相信的。如果一个孩子吃口鱼都要想着妈妈不舍得吃、只让我吃,他吃掉这条鱼的最大收获可能就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如鲠在喉”。那这条鱼的钱可就真白花了,不仅白花,还得搭上孩子的心理负担。 生孩子疼,不是孩子的错;赚钱辛苦,也不是孩子的错;他们真的不需要为这些而满怀负疚感。而作为父母的你,也要明白,这些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要尽可能从自己的选择里去感受快乐,那时你会觉得再辛苦都很值得、很开心。 一辈子替人懂事的小孩永远不会真的开心。歉疚得想剜肉还母。大人不会明白的。对小孩子来说,懂事是个特别糟糕的品质,生下来就愧对全世界,活着只是为了谢罪。“懂事”之于小孩,就像“奉献”之于员工。它只是上位者给的一面锦旗,虚头巴脑,背后是一个接一个破碎的愿望,一桩又一桩不了了之的心事,一次又一次,最后提都不提。 最终连真实的自己都面目模糊,没有索要幸福的底气。嗯,什么都不要。欠的能还清就好。求世界别讨厌自己,别觉得自己忘恩负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