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壶为纸,泥为墨,紫砂泥绘有大观!

 镜花水月00039 2019-07-19

将中国山水画搬上紫砂壶的方寸之地,壶与书画艺术结合,是很多匠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有了这些艺求精进的匠人们,紫砂壶才展现出浓浓的书卷气息、文化气息,成为文人雅玩。泥绘,就是这样一种紫砂壶装饰技艺。

何 谓 泥 绘

紫砂泥绘,是在紫砂壶泥坯尚未完全干透的时候采用泥浆堆画的技法,在壶身上作画。

具体来说,是紫砂壶制作好后,在生坯有一定的湿度的时候,把紫砂泥料研磨成细泥浆,采用堆、塑、抹、捺、点、染等技法,用笔蘸泥为墨,在壶坯上铭文作画,以泥造境,以境传神,耐读耐看,文气十足。

泥绘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诗书皆可入画,甚至有将现代派画风融合的现象,可谓精彩纷呈。它是工笔画与紫砂陶的结合,既有工笔画的线条流畅、浑厚细腻,又是以严谨的中国国画构图形式入画,典雅古朴、赏心悦目。

泥 绘 类 别

根据泥料的色泽不同,又分为本色泥绘与异色泥绘。

【本色泥绘】以紫砂壶本色泥浆点画,主要用线的粗细、长短,面的大小、厚薄来表达事物的远近、虚实等质感,艺术效果似寿山石雕之“薄意”浅浮雕。

【异色泥绘】是以壶胎以外的颜色来作画,常以一色为主,他色辅之,艺术效果极佳。异色泥绘呈色皆采用原矿泥料,如紫泥的基调是紫肝色,段泥则是黄色,红泥为红色,此间相互搭配又产生不同的颜色,在壶表营造丰富的视觉体验。

本色泥绘与坯体结合更为紧密,而异色泥绘若选泥得当则可提升作品的完整性与丰富性,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成 品 不 易

泥绘完成后,需阴干再正常入窑烧制,前前后后需要很长时间,出来的效果立体层次感非常强。

紫砂泥绘工艺操作难度大,需要作者拥有较为全面和高超的艺术功底,对工、书、画和色彩有较高的知觉,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如本色泥绘以山水楼台之景,笔意洒脱,予人清幽娴逸之境,气韵高雅,非俗手可为。除此之外,还需要作者对紫砂泥料的泥质和泥性非常熟悉,以达到用泥如墨。

泥绘装饰胜在空间想象与成品合二为一,需要创作者凭借自身潜在的审美意识唤醒自我的创作想象力,将朦胧中一闪而过的念头以最精美的形式与现实中的情景相联系。上乘的泥绘作品,收藏潜力非常大。

泥绘巧匠

泥绘装饰曾在清朝中期非常流行,技法已臻完善,但在乾隆之后,却慢慢失传了。幸而经过无数紫砂人的努力探索,使得它被重新拾起并发扬光大,这正是手工艺传承的可贵之处:人工才是一把紫砂壶的主要成本和价值载体。

宜兴泥绘的泰山北斗、中国紫砂泥绘第一人张志清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工艺大师。从1985年至今,他一直致力于紫砂泥绘装饰的研究,又得陶艺名人谭泉海、邱玉林等大师的悉习指导,技艺娴熟。经过积极探索、博采众长,他将传统泥绘技艺加以改良,所创泥绘属于宫廷泥绘,要一层层堆画、一层层光,才能与坯体贴合,才能在烧成时不脱落。可泡养,会与茶壶一样产生包浆。

《喜上眉梢》  张志清    编号12578

2000年以来,张志清先生创立了“闲云草庐”泥绘工作室,悉心培养了众多学生,毫无保留地倾心传授泥绘技法,使自己的泥绘风格得以传承。他的高徒如王新杰、许珂等,师承一脉,已经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山水品杯》  汪雪婷制   王新杰绘    编号21089

《山水品杯》

采用典型斧劈皴法,笔意健劲,恰似持利斧斫出峭壁悬崖,表现出山石的层次变化及坚硬质感。平铺直叙,渲染远山苍茫;笔尖轻点,一群飞鸟翩延……用笔娴熟、深浅层次分明,注重意境深邃,整个装饰面,细品如一幅国画,清雅悠远。

更多泥绘作品欣赏

《石瓢》  汪庆红制   王新杰绘    编号11804

《瓦缸》  汪庆红制    王新杰绘    编号12256

《潘壶》  许卫中制   许珂绘    编号11406

《盖丞》  汪雪婷制    王新杰绘    编号21080

《马蹄山水杯》  汪雪婷制   王新杰绘    编号210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