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献忠在蜀中毁塔掘碑,看到诸葛亮给他的留言,惊呼:吾命休矣!

 老黄说史 2019-07-19

“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诸葛亮的预言果真在张献忠身上应验。张献忠毁塔掘碑,看到诸葛亮给他的留言,惊呼:吾命休矣!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都很迷信,尤其还信“谣”——有暗示意义的歌谣,正因为如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都会利用民众的迷信思想,在大事件之前,就以“歌谣开道”,提前做好舆论准备。比如,陈胜吴广起事前,鱼腹中藏匿的“陈胜王”;黄巾军起事前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迷信,以这种神秘的预言来激发斗志的。

除了这样的政治歌谣外,古人还相信某种预言式的神秘偈言。如《水浒传》中五台山智真长老就先后赠与鲁智深八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其后果然一一应验。

在国人心中,蜀汉丞相诸葛亮是个半神半人的传奇,传说赋予了他能知过去未来的超能力,并为后世留下了无数亦真亦幻的故事。相传,诸葛亮南征获胜后,在大山中立有一块纪功碑,正面是诸葛亮南征事迹,背面刻有九字预言:“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时人不解其意,以为这是诸葛亮毫不谦虚的自夸——成年之后,才会有人胜过他。

《明史》中又记载了诸葛亮的另一则预言,是关于回澜塔与线献忠的——

成都东门外镇江桥回澜塔,万历中布政余一龙所修也。张献忠破蜀毁之,穿地取砖,得古碑。上有篆书云:“修塔余一龙,拆塔张献忠。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妖运终川北,毒气播川东。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汉建兴元年,诸葛孔明记。”本朝大兵西征,献忠被射而死,时肃王为将。(《明史·志·卷六·诗妖》)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成都东门外镇江桥处有一座石塔,此塔由万历年间的四川布政使余一龙为治理成都水患,修塔以镇恶龙,名为回澜塔。张献忠蜀中建立大顺国,在成都称王后,将蜀王府改造为自己的皇宫承运殿,开始了对蜀中的铁血统治。大顺三年的一天,他率部出巡,来到镇江桥边的回澜塔下,心情大悦,便想登塔玩赏。这时,却隐约听到有人在歌唱一首童谣:“桥是弓,塔是箭,弯弓正射承运殿。”

原来这桥与塔是克制自己的弓与箭,这样可恶之处留待何用?于是,他便命令士卒毁桥拆塔,结果,掘得一块古碑,上面的50个字,预言了回澜塔的命运及张献忠的悲惨末日——塔被毁于张献忠之手,张献忠将会落个利箭穿胸而死的可悲下场。

建兴元年,是公元223年,大顺三年是1646年,诸葛亮的留言,距离被张献忠发现,前后经历了1423年。碑文中,“诸葛亮”准确的预言除了这座塔的修建和毁灭,也预言了四川所遭受的劫难。此外,“诸葛亮”还预告了张献忠必然“一箭贯当胸”而死。

张献忠虽然杀人如麻,但也是个迷信且怕死之辈,看过诸葛亮的留言后,总感觉末日来监,惶惶不可终日。而张献忠最终是被一箭穿胸而死,射死他的,正是清朝的肃亲王豪格的部下,“吹箫不用竹”也得到应验——无竹之箫,正是一个“肃”字。

在常人看来,诸葛亮的这个预言太过神奇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老黄猜测,在蜀地之所以有如此传说,并且还被记入了正史,是间接地反映了蜀人深受张献忠屠川之苦,希望能获得曾为蜀地传奇人物诸葛亮的佑护。于是,在张献忠死后,才有如此附会之语的。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