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摇滚遇上老腔 刺激陕西旅游冬日的沸点来源:陕西日报 2016-05-09 ——伙计们,抄家伙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 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 天空和大地做了伴 鸟儿围着那太阳转 华山和黄河做了伴 田里的谷子笑弯腰 …… 娃娃一片片 都在塬上转 …… 12月5日,歌手谭维维在《中国之星》节目中演唱的一首摇滚与老腔融合的新歌《给你一点颜色》,让亿万电视观众情绪激动,节目视频上线仅6小时,就获得了近200万次的点击率,观众网友齐呼“逆天”,音乐大咖拍手叫绝,这融合传统元素,直击人心的发声一夜间让东方古老摇滚“华阴老腔”与陕西本土音乐再次引爆艺术舞台。 华阴老腔,不止实力,不信,你听……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下块石头是华山”,谭维维一开口便秒杀全场评委和观众,老腔唱法极具穿透性,有一种直抵云霄的气势,而她身后的老艺术家更是精神矍铄,操着各式各样鲜见的乐器,演奏出气势磅礴的旋律,间奏时张喜民老人一亮嗓,来自黄土高坡的豪迈苍凉扑面而来…… “它是黄土地上最早的摇滚,它是黄河岸边最痛快的嘶吼,它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心底的呐喊……”身为推荐人的崔健对这个作品佩服得五体投地,直呼自己不是来点评的,而是来学习的,并将这首歌称为“教科书级的摇滚乐”! 朴实的“华阴老腔”艺术家在现场激动地说:“我叫张喜民,来自陕西。华阴就是华山那个地方。咱这老腔,是一个最小的戏曲,就咱们全村唱这个老腔,后来慢慢城市的人才知道,在咱中国还有个老腔,这就是在东方,正儿八经的摇滚乐。”2008年,张喜民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不得不说,他们表演的是世界级的华阴老腔,是可以抵挡住城市雾霾的来自乡村土地的震撼! 歌手谭维维称: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摇滚!之后也发朋友圈说:“谢谢大家为我刷屏,真的要感谢这些民间老艺术家,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创意和作品。” 陕西省旅游局局长杨忠武则生动地表示:这个冬天,陕西省旅游将不再寒冷,正是因为有了老腔、摇滚,华山、黄河,谭维维和张喜民…… 陕西文化,丰富多彩,不信,你看…… 西安向来不缺文艺的气质,这座经历数千年的古城,除了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能写,能画,能唱,能跳的人才从来都不见少。而说起陕西本土音乐,除了为大众所熟知的“摇滚三杰”张楚、许巍、郑钧外,长安厚土上还有很多掷地有声的音乐英雄不容被时代遗忘。 2014年,40岁的王建房登上《中国梦之声》的舞台,用喇叭加入秦腔,演绎了一首纯正陕派摇滚《长安夜》,点燃全场热情,也引得韩红等三位导师同时亮出通关卡,并对其赞赏不已。作为比许巍出道更早的西安摇滚明星,20年来王建房一直在低调坚持创作内心真实的艺术,用灵魂唤醒每个人沉默的心,用歌声在舞台上重新盛放光芒。就像他在专辑《我要活》中表达出的:生,是一种状态,活才是精神所在。 秦人歌着歌,谁能和就和……“中国秦歌第一人”吕小平(十三狼),用高山流水、苍凉奔放、激越昂扬的秦人独有声腔,珠联璧合将“秦歌”唱遍八百里秦川,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以及人民的热烈追捧。 在西安有这样一个乐队,他们的创作,天大地大,满嘴的方言像一方豪杰冲锋陷阵;他们的歌声现实,将当下年轻一代的生活困境用嬉戏的语言大事化小;他们的技巧丰满,特别是对这座古城的膜拜,已经深入骨髓、流至血脉,他们就是,黑撒乐队!他们的梦想就好比歌词中所唱到的,要把老祖宗秦始皇的口音发扬光大! 感谢这些音乐英雄,一直以来,用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和同样热情、豪放、真实的气质,坚持不懈将陕西本土文艺的种子深种人心,亘古生长。他们全新的演绎,不仅展示了陕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价值,更将陕西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在了世界观众的眼前。 陕西拥有孕育文化的土壤,也从来不缺乏旅游的资源,在大众普遍将寻求文化享受作为旅游风尚的今天,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是关键。陕西省文化旅游迎来时代的良机,放眼全球,素有“音乐之都”之称的维也纳,凭借众多著名音乐和音乐家,成为欧洲文化旅游的中心,布拉格、威尼斯、巴黎卢浮宫、敦煌莫高窟等也分别以音乐会、电影节或艺术节而闻名遐迩。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中,以亲身体验为主题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的“怀古之旅”,是当今颇为风行的专题游览项目之一。如荆州古城、杭州宋城和北京的大观园、武汉户部巷等,也都以模拟古代生活方式而成为“热火朝天”的文化旅游胜地。 创新带动发展,此次老腔与摇滚乐的完美呈现,为陕西旅游带来了更加丰富生动的内容,陕西特色小吃羊肉泡馍、肉夹馍、麻食泡、大刀面、水晶饼、甄糕等,以及秦腔、皮影、剪纸、泥塑等众多艺术形式,同时会激发游客的陕西文化关注情怀,而殊有风情的陕北说书,广受喜爱的陕派相声、眉户,趣意盎然的信天游,还有清新淳朴的陕南民歌,在陕西旅游的快车道上风驰电掣,尽显不一样的陕西文化旅游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