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天吴”?说说这个变得面目全非的汉字

 泽霖文史 2019-07-19


汉字探源之“吴”

这个“吴”字说起来很容易,笔画结构也简单,但理解起来并不简单。各位师友可能会问,这又什么难的——“口天吴”嘛。其实不然,这很有可能是在文字发展演变中的一种误传。

在甲骨文中,这个字的笔画还算简单,大致可以看出是个上下结构的文字。上半部是个“口”,下半部则像一个挥舞着双臂的“人”。这两部分组合到一起是啥意思?解读的观点有很多,有人认为“吴”是“娱”字的本字,就是说这个字表达了“一边跳舞一边唱歌”的情景,所以有“娱乐”之义。先不说这种解读是否正确,笔者则有不同的理解。

我们知道,文字初创时期,满足人日常生活的生产方式,基本上除了农耕就是渔猎。古人打猎时,和后来不一样,有专门用于猎杀的高端武器,原始的打猎方式往往是一群人,将猎物包围起来,然后手舞足蹈,并发出高声的喊叫,以此来惊吓猎物,让它不停地奔跑,消耗它的体力,最终实现猎捕成功的目的。所以,窃以为这个字的本义应该是“围猎之人”。这种原始的狩猎方式和部落战争中人们的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高声的吼叫来恐吓对方。

后来,这种恐吓对方的行为逐渐搬上了舞台,成为了一种在祭祀等重大场合的仪式,再后来才逐渐成为日常的歌舞表演。比如相貌俊美的兰陵王,带着面目狰狞的面具出战,是为了吓退敌兵同时鼓舞本阵营的士气,后来成了一种用于表演的舞蹈,才有了《兰陵王入阵曲》。



我们继续说“吴”。这个字到了金文时,发生了比较剧烈的形变,但从组字的规律上,仍然是一个人和一个口,只不过从甲骨文的“上下结构”变成了左右结构。金文中的“吴”主要有这么两种写法,可以看出的一个共性是,口被移到了人的一侧,同时强化的人的部分。



在篆书中,进一步承续了金文的一种写法,并遵循着篆书的笔意,将代表人的部分的笔画加以扭曲变形,口则又回到了中线上。这样的调整,使这个字显得更加流畅和稳定,但代表人的部分,已经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形变。这还不算完,到了隶书时,这个字的写法再一次变多起来,窃以为,这个字在隶书的发展阶段,成了这个字日后变得面目全非的主要阶段。



隶书的第一种写法,基本上是沿承了篆书的写法,加以“隶化”。第二种写法和第三种写法,已经将下半部的“夨”写得面目全非,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能看得出,下半部绝不是个“天”字。



发展到楷书后,这个字就真正变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天吴”了。单从字形和结构上看,根本无法推测出它的造字本义了。

再看它的词义。前文已经提到,窃以为它的本义为“围猎之人”,后来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有了“歌舞娱乐”之义,当然这个字义后来专门造出了加了女字旁的“娱”来代替了。后来也有了表示地理方位的意思,如“吴国、吴越”以及“百家姓之一的姓氏”,这种新词义的产生原因,恐怕还需更为细致的考证。

汉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谬误和讹变,当然也会有人为的刻意的修正,或是为了书写的简便,或是为了字形的美观……但总会以汉字的演变链条作为代价。久而久之,人们对汉字的认知,也就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细细想来,这也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遗憾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