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在21世纪的今天,这句话我们还是随口拈来,在过去的这么多年,中国人并不重视口腔健康,很多地区的人们对牙齿的认识还停留在“牙疼不是病”阶段。所以中国人牙齿健康率不足1% 的现状不足为奇!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结果,我国5岁儿童龋齿患病率为66%,12岁儿童患病率为28.9%,35-44岁年龄组患病率为88.1%,65-74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98.4%。其中,未治疗率分别高达97.1%、88.9%、80.1%和92.1%。 总体上看,我国居民口腔疾病发病率依然很高,群众口腔保健知识缺乏,防病意识较差。 牙齿健康的杀手——牙周炎 成年人牙齿脱落的最大原因就是牙周炎了。 牙周炎,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炎症,最通俗的说法就是「牙床发炎」。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个基本概念:牙菌斑。 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 每个人都有牙菌斑,区别只在数量,这也是牙周炎发病的关键。 通过每天正确、高效地刷牙,可以让牙菌斑维持在不致病的水平。否则,牙菌斑堆积、钙化,将逐渐形成牙结石。 当牙结石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牙龈发炎,刷牙出血。 如果继续拖延牙龈炎,从量变到质变,产生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口臭,最后形成牙周炎。 除了少数侵袭性牙周炎与遗传、全身因素有关,而没有牙结石以外。多数牙周炎基本都始动于牙结石,尤其是龈下结石。
牙槽骨吸收
牙周袋慢慢变大 老生常谈,如何预防牙周炎 每餐漱口。每次吃饭之后都会有残留的食物滞留在你的牙齿上,如果不冲洗是很难干净的,所以每天我们餐后要养成漱口的习惯,保持口腔清洁。 抑菌类漱口水。不管是饭后还是食用甜的食物之后,都要养成用漱口水的习惯,大多数牙周炎都起始于牙菌斑,牙菌斑一旦超标就会引起各种口腔疾病从而最终导致牙齿脱落,可以尝试使用抑菌类漱口水,抑制牙菌斑大量繁殖,加大牙周的清洁力度,呵护牙龈。 饮食护齿。每天要摄取一定的蛋白质,多吃瓜果蔬菜,水果类食物,如果人体蛋白质不足会引发很多牙齿上的疾病,过多食用刺激食物,也会导致很多的病发症。 用力咬合。每天要锻炼牙齿的咀嚼力度,可促进口腔黏膜的新陈代谢,还能促进牙齿的血液循环。 WHO口腔健康标准 牙齿清洁 无龋洞 无疼痛感 牙龈颜色正常 无出血现象 早在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口腔疾病定义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并倡导对口腔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在欧美发达国家获得了积极响应。 一份来自德国的报告显示,德国人均每年在口腔护理上花费大约600欧元。 而另一份报告称,从幼儿园开始,欧美国家的老师就教他们如何保护牙齿、清洁牙齿、如何使用牙刷、如何防治龋齿等。 中国人要逃脱牙齿掉光的宿命,就要从现在开始改变口腔卫生习惯,重视口腔卫生,大家都不想人还没老呢就没牙齿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