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岛国古巴曾拥有拉美最密铁路网,火车为什么对它那么重要?

 牛屋弹琴 2019-07-19

古巴当地时间7月13日下午4时20分,一列配备中国现代车厢的列车投入古巴铁路的运营,列车从古巴首都哈瓦那开往圣地亚哥,每节车厢搭载70余名乘客与1名乘务员,11节车厢满员出发。列车穿越古巴9座城市900公里,抵达终点站圣地亚哥的时间较之以前将缩短10个小时。

中国列车驰骋在被称为“加勒比海明珠”的古巴岛上,展现着“中国制造”的实力和风采。其实,早在19世纪30年代,作为殖民地的古巴就修建了铁路,甚至比宗主国西班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还要早11年,而其中的原因何在?古巴铁路系统历史悠久,但又长期落后于世界,是什么阻碍了古巴铁路的发展步伐?

诞生:带着“香甜味儿”的铁路

15世纪,哥伦布发现古巴岛,西班牙人携带火枪蜂拥而入,使这座岛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7世纪开始,西班牙人发现,这里丰沃的土壤和季节性的干旱适合种植烟草与甘蔗,大批种植园在古巴岛上星罗棋布,奴隶们带着枷锁被驱赶到种植园里劳作,使古巴成为烟草与蔗糖的主要产地,成为“西班牙王冠上的明珠”。

古巴岛

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解放了美洲大陆的大部分人民,然而孤悬加勒比海的古巴岛仍然握在西班牙人手里,尽管宗主国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日薄西山,但物产丰富的古巴仍然是西班牙人维系新大陆统治的象征。为了维持蔗糖生产,古巴的庄园主很早就引进了工业革命的新科技蒸汽机,普及了灌溉水车和蒸汽动力的磨坊,一系列的科技革命使得古巴的蔗糖产量在19世纪60年代跃升到50万吨,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产生了。

加勒比海地区的甘蔗磨坊和种植园

由于甘蔗本身难以保存,24小时内如果不送到磨坊碾磨就会变质,因此,将收割的大量甘蔗快速运往磨坊就成了新问题。

为保证蔗糖的产量,西班牙顺应种植园主们的请求,批准在古巴建立蒸汽铁路,并于1837年11月19日正式通车。这条20多公里的铁路连接了哈瓦那和甘蔗主要种植地贝胡卡尔,古巴成为世界上第六个修建铁路的国家,甚至比宗主国西班牙所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巴塞罗那—马塔罗”铁路还要早。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古巴的铁路里程缓慢地增长着,一些小城市、种植园纳入了铁路系统,庄园主自己也有自备的铁路,而运送的主要货物就是蔗糖,可以说古巴铁路是带着香甜味儿所修建的。

古巴第一条铁路的贝胡卡尔车站

西班牙的铁路在1848年修建之初就明确了“缩短城市间距离、带动工农业繁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与责任,相比之下,古巴的铁路修建完全是出于殖民掠夺和利润攫取,蒸汽机车将甘蔗拉进磨坊,再将蔗糖装上码头运向海外,古巴有了“世界糖罐”的美誉,但单一出口产品现象越来越严重,古巴国父何塞·马蒂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把自己的生存押在一种产品上,那无异于自杀。”

19世纪末,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摇摇欲坠,加紧了对古巴经济掠夺的步伐,税收猛增,大量种植园破产,激发了古巴人民的起义。

在起义军解放大半古巴岛的时候,美国于1898年4月11日以“缅因”号事件为借口,对西班牙宣战,出兵古巴和菲律宾,在古巴起义军的配合下,西班牙对新大陆的统治宣告失败,退出了经营400多年的古巴。西班牙王冠上的明珠跌落,这座王冠也就黯然失色了。

资本:“蔗糖利剑”之下的铁路

赶走西班牙人后,古巴人民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独立,他们失望地发现,美国人是代替了西班牙总督,对他们进行军事统治。美国很快强迫古巴接受了“普拉特修正案”,西班牙的治权从此转移到美国。古巴独立战争黑人领袖胡安·瓜尔贝托·戈麦斯将军投票反对,声称修正案“把古巴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缩小为一个神话”,最终,法案仅以1票的微弱优势被写进了古巴共和国的宪法。

美国将军伦纳德·伍德出任古巴总督后,首要任务是恢复古巴经济,尤其是种植园。长期的独立战争摧毁了古巴的经济,伍德考虑将古巴岛的铁路利用起来,让蒸汽机车拉着糖罐奔向世界市场。

伦纳德·伍德将军,20世纪初期担任古巴总督

由于战争的破坏,大量铁路由于疏于保养而被废弃,种植园自备的铁路互不相干的独立运行,货物也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烟草、装蔗糖的木桶、葡萄酒桶、木料乱堆在列车车厢,加上不同公司、不同种植园的利益冲突,火车线路在交叉处被层层设卡,不允许对手公司的火车通过,这些西班牙统治时代就存在的老问题,迫使伍德计划修建一条统一铁路。

以卡马圭为首的地区成为美国资本家青睐的蔗糖产地,因此,伍德将军计划新建的铁路将从哈瓦那开始,联系起一座座城市、一片片烟草和甘蔗的种植园,穿越中部重镇卡马圭,延续到岛的东端,最终连接到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在干线周围,再由支线将古巴各地串联起来,将蔗糖送到最近的港口,这一计划受到美国诸多铁路公司的关注,1900年,古巴铁路公司成立,多家美国私营铁路公司参与,其中包括著名的加拿大铁路大亨威廉·范·霍恩爵士。

加拿大铁路大亨威廉·范·霍恩爵士,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投资参与了古巴中央铁路的修建

霍恩爵士是公司的传奇人物,14岁时他在铁路上工作,一直做到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的位置,他监督了加拿大第一条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建设。霍恩爵士指出铁路是综合系统,要有电报、快递等通讯业务进行补充,这成为后来铁路修建时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霍恩帮助和大量资本注入后,古巴铁路公司仅用一年时间,建造了连接哈瓦那和圣地亚哥的中央铁路。中央铁路落成后,伍德迫不及待地为铁路设立了一系列管理机构并颁布了一套铁路法。铁路也成为了继蔗糖、烟草后,美国资本家的另一投资对象。

运送蔗糖的古巴铁路车厢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糖价飙升,一战后期,古巴产糖量超400万吨,占当时世界总产糖量的四分之一。美国人坐不住了,开始收购古巴的本土公司,垄断资本开始染指古巴。1915年,古巴主要糖厂被合并为“古巴糖辛迪加”,烟草托拉斯的投资也日渐高涨,战后,垄断资本的目光投向铁路。

1923年,古巴铁路公司与古巴北部铁路公司合并,组成古巴统一铁路公司,而这家公司正是财阀洛克菲勒为首的古巴公司所控制的。至此,古巴岛上除了少数英国人运营的铁路外,古巴铁路系统完全为美国金融集团控制。

古巴铁路干线示意图

美国与西班牙一样,他们不在乎古巴人民的生存,只是将铁路作为运输蔗糖的附庸,在铁路修建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城市、村镇,而是甘蔗园、糖厂、港口这三者,用一条条窄轨将三者串联起来,为了利润最大化,更多先进的铁路技术被投放到古巴,例如美国的好时巧克力公司率先在古巴建立了一条电气化铁路,将古巴铁路的发展又向上推进了一个层次。截至1958年时,古巴已成为拉美铁路网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当然,其中大部分铁路掌握在美国手中。

革命:古巴解放风云下的铁路

在美国统治下,铁路没有改变古巴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古巴人的生活要靠美国市场上糖的价格来决定,巴蒂斯塔独裁政府时期更是如此。

20世纪50年代,每当美国陷入经济危机时,巴蒂斯塔政府就用减产、降低糖厂工人工资和解雇工人的办法来维持蔗糖的高价和垄断资本的利益,古巴几十万工人失业,不满情绪在古巴大地上暗暗滋生。

菲德尔·卡斯特罗与切·格瓦拉

1956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领衔的80余名游击队员重返古巴,经过2年的经营,到1958年,游击队已经发展为几千人,古巴各地反对巴蒂斯塔的起义不断,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游击队出击,与巴蒂斯塔的军队进行最后对决。

巴蒂斯塔为了挽救自己的政权,也将目光投向了古巴铁路,他建立了一支装甲列车部队,这支部队是他的王牌。切·格瓦拉率领的游击纵队抵达古巴中部城市圣克拉拉,巴蒂斯塔的装甲列车上运载了400名政府军士兵和数百万美元的军火,沿着中央铁路南下驰援圣克拉拉。

1958年12月24日,装甲列车行进至圣克拉拉市郊驻扎,4天后,切·格瓦拉的游击纵队开始向圣克拉拉的守军进攻。装甲列车的指挥官根本没有把火车当做移动堡垒在铁路上利用起来,而是形成了一个固定要塞,切·格瓦拉发现这一点后,派出小队前往城市郊区的圣克拉拉大学农学院借来一辆推土机,掀翻了40多米长的一段铁轨,当装甲列车的指挥官见挡不住,意图将军列开往军营整顿求援,火车“如期而至”的脱轨了,三节车厢倾覆,军列的政府军士兵选择投降,与此同时,圣克拉拉城内的守军在激战三天中,发现他们除了要面对游击队,还要承受圣克拉拉城内居民的燃烧瓶“伺候”,一些士兵选择了观望,当圣克拉拉警察局停止抵抗后,12月31日,这座城市被切·格瓦拉所解放。

圣克拉拉战役纪念碑与战场,如今车厢可以供人参观,内部陈设着当年军队交火使用的武器。圣克拉拉是切·格瓦拉的传奇之地,也是凭吊他的重要地点,距此不远处停放着当年掀翻铁路的拖拉机

铁路没能成为帮助巴蒂斯塔维护统治的工具,反而帮了游击队的忙。倾覆的军列由几百支步枪,上百万发子弹和一些重武器。切·格瓦拉将这些武器中的一部分作为游击队的补充,另一部分直接武装了圣克拉拉大学的学生。圣克拉拉解放,使得巴蒂斯塔军队被一分为二,很快,东部第一大城圣地亚哥也被卡斯特罗兄弟率领的起义军解放,前往哈瓦那的大路敞开,巴蒂斯塔携三亿美元出逃海外,古巴革命获得了成功。

在古巴革命之路上,圣克拉拉解放是一个转折点,而切·格瓦拉破坏铁路,导致列车出轨,影响了圣克拉拉守军的士气,同时武装了起义军,从这个角度讲,古巴铁路也算是间接帮助革命了。

华侨支持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

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宣布铁路国有,从此,古巴岛上行驶了120多年的火车终于回到了古巴人民手中。

合作:展望今后的古巴铁路

在卡斯特罗统治下,蔗糖不再是古巴人民唯一的选择,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得火车上装载了粮食、燃料、建筑材料等等。然而由于美国1962年开始对古巴实行禁运,卡斯特罗政权下的古巴铁路发展十分艰难。政权建立之初,古巴从英国那里得到了一些新式机车,但由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交易异常艰难,英国的机车甚至要装上南斯拉夫这样的第三国船只再运到古巴。

古巴一座小火车站

美国禁运,古巴外汇紧张,一开始还可以向英国购买新式机车,但后来不得不转而求购机车零件用于维修,后来只能向西方一些国家购买二手机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60年代开始,古巴与苏联关系亲密起来,苏联也向古巴提供了大量的铁路援助,80年代初,古巴尝试对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从苏联购入了100多辆机车,并对中央铁路干线“哈瓦那—圣地亚哥”段进行整改,但由于古巴汽车客运的习惯和火车运送蔗糖的历史原因,铁路出行还不能为古巴人所接受,但由于经济封锁下燃油奇缺,货运客运也就向火车倾斜了。

古巴购入的苏联T114K机车

苏联解体对古巴铁路的打击巨大,除了失去技术支持外,还要面对国内五花八门的“万国牌”机车——有苏联、捷克、匈牙利等东欧国家提供的机车,有英国60年代的机车,也有加拿大70年代提供的内燃机车,更多的是革命之前美国留下的机车。机车的缺乏导致大量机车超龄服役,而不同国家的机车给日常维护造成了大麻烦,有些机车零件配不上,不得不退出服役,购买二手机车也是权宜之计,用来淘汰20年代的美国机车。长期以来,古巴作为世界上第6个建立铁路的国家却早已经被各国甩在身后。

古巴发展经济需要更好更快的铁路和机车。如今,中国铁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设备、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具有综合“硬实力”,中国高铁占有世界高铁七成的份额,足以使古巴政府动心。

7月13日,出口古巴的中国产铁路客车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古巴自1975年来首次采购全新铁路客车。古巴铁路联盟主席 爱德华多·埃尔南德斯:改造古巴铁路系统,这是第一步。有了这些新车厢、新列车,我们将开始为民众提供新的铁路服务。中国列车上崭新的空调、阅读灯、可旋转座椅等设施使古巴乘客惊喜不已。

据央视网报道,这次出口古巴的中国产铁路客车共240辆,包括70辆一等座车、130辆二等座车、20辆餐车和20辆发电车,将分3年交付。明年,古巴还会采购80辆中国列车,古巴的铁路将会迎来新的面貌。

相信开发这条带着甜味儿和昔日革命激情的铁路,能全力振兴古巴的铁路事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