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EJM:明确了,都很要命!中青年常见的血压“下压”高,也影响心梗和中风

 好大水 2019-07-19

究竟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导致心血管风险?这个争论一直都有。这项研究为这一基本问题提供了明确的答案。

几十年来,随着心血管领域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血压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改变。20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舒张压(下压)偏高会影响心血管预后。随着弗雷明汉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和其他研究的成果发表,人们的观念反转,收缩压(上压)被认为是危险源头,大多心血管指南和风险评估工具也都更关注“上压”。

近年来的证据显示,对舒张压和收缩压升高的危险程度或许应当“一视同仁”。今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上线一项重磅研究,可以说是为舒张压“正名”。超过100万人、3600万次的血压测量数据显示,“上压”、“下压”都是心梗或中风发作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第一作者,美国Kaiser Permanente医疗中心卒中专家Alexander C. Flint博士介绍,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研究”。

 截图来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官网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07年-2016年在Kaiser Permanente医疗中心就诊的131万名北加州成人患者,共积累了3678万次血压读数。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在2017年调整血压标准,从140/90 mm下调至130/80 mm Hg。因此,研究团队也记录了两种标准下的情况。以140/90 mm Hg为阈值,有18.9%的测量结果属于高血压,以130/80 mm Hg为阈值,高血压比例上升至43.5%。总体而言,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舒张压升高则常见于中青年,在50岁左右到达峰值。



在8年随访期间,共出现了44,286例心血管事件,包括24,681 次心梗,16,271 次缺血性中风(脑梗),3,334次出血性中风(脑溢血)。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分别会影响心梗和中风的发生风险。

▲ 按血压值高低将患者分为四组,“上压”(左图)和“下压”(右图)

▲ 按血压值高低将患者分为四组,“上压”(左图)和“下压”(右图)升高对心梗或中风发作具有独立的影响(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