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为何只“听”不“看”卡拉扬的指挥?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7-19

我只能听卡拉扬指挥演奏的录音,他可以使我自由想象。我不愿意去看他指挥乐队演奏;因为我不喜欢他指挥中显现的傲慢和“皇帝”的感觉…… ——作者
  

听卡拉扬指挥贝多芬交响曲
我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也喜欢卡拉扬的指挥,但我只能听卡拉扬指挥演奏的录音,他可以使我自由想象。我不愿意去看他指挥乐队演奏;因为我不喜欢他指挥中显现的傲慢和“皇帝”的感觉,更不愿意看到他总闭着那双其实很有魅力的眼睛,那样会使视觉听众拉开距离,我深知道在他平静的外表下涌动着无限的激情,可我总是感觉他在自我,而且是永远的自我。 

音乐是多元化的,对每一个人来讲理解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去教条化,这是我对他个人的一点感受,因为他已经神化了,希望不要因此得罪喜欢卡拉扬的朋友。这只是我对他一些个人见解,但并不表明我不喜欢他,也许我离古典音乐还很远。 

        

我喜欢贝多芬的音乐,在《第九交响曲》中我感受了从末有过的激动。他总是在和命运搏斗,把大自然所有的音响组成了人类奇妙的和谐,他把人类所有情感盛入自己的胸怀,上升到一种新的崇高境界,他奋进和追求永无休止。 

他伸出热情爱的臂膀,拥抱了整个世界和人类。在贝多芬田园般恬静之美中有着情侣的私语,在他描绘荒野孤寂中夹杂着时断时续的怨诉。在他筑起雄伟山川和造就的大海中有着如歌一样的柔美。

        

听贝多芬的音乐要吃饱了喝足了来听,因为听他的音乐很累,要消耗你很多的精力和体力,如果你会被他感动的话。他总是没有安静的时候,感觉总是在奔跑,而让你也无休止的跟着跑动,贝多芬的安静只有瞬间,在奋力拼搏之后,经过稍稍的歇息,但他在休息中仍思索着刚刚迈出的步子和末来的脚步,他的思想永远不会停留在现实中,人在休息,可思想却离开了他的躯体仍在奔跑,在他暂短的歇息中,仍然给人一种向上充满人性的纯洁和崇高的追求,那是生命的血浇铸的理想火花。 

听“如歌的行板”时你并不轻松,那种旋律之美是一种压抑中凝重的美,之后的急板起始是一种低沉和压抑的音响,那是肉体与灵魂进行最后的搏斗,仿佛要把自己撕裂。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两眼注视着苍穹,他的躯体已经和思想分离,他似乎和上帝在一起。 

当席勒《欢乐颂》的不朽诗篇与贝多芬的灵魂交织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伟人同时发出世界的最强音,宣布了未来世界:像柴科夫斯基那样把世上的人类无论朋友、敌人拥抱在一起。累啊,听贝多芬的音乐真累,累的让你能够明白人生的含意。要想表达这样一种感受也是累,最后是活着才是真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