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老鹰666 2019-07-19

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36篇文章

“之前有一周的时间,我主要对《长安十二时辰》剧中人物的原型进行了一些探究。本周开始,我希望从剧中的一些细节入手,来谈谈一些我感兴趣的唐代历史。这一次的故事,要从剧中的一个角色——崔器说起。”

在最新更新的第23集中,张小敬抓到了刺客鱼肠,龙波为了来救鱼肠,亲自带人突袭了靖安司。此时的靖安司,门口看守的右骁卫已经撤去,几乎陷入了没有人保护的境地。而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英勇的站了出来,那就是曾经有过动摇的崔器。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崔器本来已经投奔了右骁卫,但是当右骁卫撤走的时候,他却毅然的留下了。此时的他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真正为了保卫长安做一点事情。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当崔器孤独地柱着这杆长枪,守在靖安司门前的时候,他的身影显得倔强而坚强。

连他曾经的同事都看不起他,不愿意接受他的保护,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什么,只是说自己想保卫靖安司,需要一套甲。他知道自己曾经的错误,但是从此刻开始,他再也不想错下去了。他要和靖安司站在一起,保卫长安。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当龙波的人入侵靖安司,大肆杀戮手无寸铁的吏员的时候,李泌绝望的大喊:“旅贲军何在?”

一声坚毅的回答震动了整个靖安司的大厅:“旅贲,在!”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龙波问他是谁的时候,他朗声言道。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我是陇右崔器,我是上阵杀敌84人的崔器,今天我在这里,我不许你们荼毒长安!

龙波给了他三通鼓的机会,只要三通鼓完结,崔器还没死,就可以放了靖安司所有的人。这一刻,靖安司所有的人的生命全部牵在他一人身上。崔器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下定了决心,要为靖安司的所有生命,要为长安的所有生命,无论如何,要撑过三通鼓!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龙波虽然给了崔器一个机会,但是现实还是残酷的,一个人对一群人,基本是很难有胜算的。崔器拼尽全力,但是还是被撞倒,被砍伤,被各种兵器砍中,他在用自己的肉体,硬扛着敌人兵器的砍削。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长枪很快被敌人打的托手了,此时的崔器,拿出了自己随身的瓜棱锤,最后大喊一声:“旅贲在,长安在!”用尽最后的力气和敌军肉搏起来。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三通鼓罢,龙波的人都离开了,地上只剩下遍体鳞伤的崔器。姚汝能扶起他,他摸出了腰间的胡饼,咬了最后一口。长安,真的不想就这样离开啊,阿兄,不知道我所做的,你看到了吗?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在这一天里,很多人都为保卫长安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可是他们所保卫的长安,却一点都不知道,甚至还在吞噬着这些保卫自己的英雄们。崔器跟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也有过彷徨和犹豫,但是最后的时刻,他还是愿意为了守住自己的初心,献出自己的生命。虽千万人,吾往矣。今夜的崔器,配得上长安;今夜的长安,应该有崔器的地位!

崔器在跟龙波的人拼命的时候,他首先选择的,是一柄长枪。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在右骁卫撤离时的崔器手里拿的长枪明显要比后来跟龙波的人战斗时所使用的长枪长度要短一些,为了让大家明显的看到,我做了一个截图比对。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图中左边是右骁卫撤离时的崔器,右边是王者归来时的崔器

从这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在右骁卫撤离时崔器手中的枪特别长,目测大概得有3.5m左右了,换算成古代尺寸大概得有一丈二尺左右,在历史上,这个长度的长枪还不是最长的,还有比这个还要长的,甚至有的长枪都超过了四五米了,到了这个长度的枪一般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槊。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今天的话题,我们来聊聊历史上的槊。

槊,是对于长度比较长的矛的另外一种叫法,具体多长才叫槊,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要达到一丈八尺,按照隋唐的尺寸来计算大概在4-5米左右。《释名·释兵》:“矛长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槊又写作“矟”,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槊的前身矛出现的比较早了,大约在商周时代就曾经出土过青铜的矛,不过受制于青铜本身的材料特性,韧性并不很好,所以不能够做太长的枪头,当时的青铜矛的矛锋(就是枪头)大概也就十来公分长。随着冶铁技术的不断提升,铁制的矛锋就可以在长度上逐渐增加,到了东汉时期已经能够制作长达50多公分的矛锋了,甚至有的出土的矛锋都超过80公分了。这么长的矛锋,那矛杆自然也就不能太短了,于是长度超过一丈八尺的槊就应运而生了。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槊锋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吴语中,槊这个字读音与“蛇”字基本相同,所以古代民间也把槊称为“蛇矛”。三国中的张飞所使用的“丈八蛇矛”,长丈八,叫蛇矛,很有可能指的就是槊。《三国志·张飞传》中这样描述张飞在当阳桥前的表现:“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可见张飞用的矛,也有可能就是槊。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不过,三国年间不只有可能张飞是用槊的,很有可能关羽也是用槊的。什么?关羽难道不是用青龙偃月刀的吗?历史上可能还真不一定。根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在说道关羽斩颜良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曹公使张辽及关羽为先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关羽斩颜良用的是“刺”这个字,可见当时关羽应该是用的刺击型兵器,也就是长矛或者马槊之类的武器。

《三国演义》中,也曾有曹操赤壁战前横槊赋诗的豪迈篇章,可见三国时,槊已经逐渐成为主要兵器了。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曹操横槊赋诗

后来经过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因为骑兵逐渐取代步兵称为战场的主流,适合骑兵使用的马槊也就逐渐成为军队的首要装备。但是马槊也确实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究其原因,就是在槊杆上。

马槊因为其长度比较长,所以对于槊杆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是硬度要够,因为在战场上不能被对方随随便便一刀砍断;其次是韧性要强,因为这么长的武器,如果槊杆韧性不够,在刺击对方的时候很可能会受力折断。再说材料,如果用金属,这么长的马槊再用金属槊杆,那就太重了,基本上没有几个人使的动了;如果用木材或者竹子,则往往太过柔软。

于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挥了作用,中国古代人发明了一种叫做“积竹柄”的工艺,基本上解决了这个槊杆的材料问题。所谓“积竹柄”,制作流程一共分为四步,第一步,用平直的硬木棍削成芯(保证硬度);第二步,在芯的外面包上两层薄竹片(增加弹性);第三步,用丝帛缠紧(加固);第四步,涂上漆晾干(防水)。上等的马槊,其槊杆还要用布缠在外层,再裹上生漆晾干,再缠一层布,如此反复几次,一根槊杆等做好都得好几年。所以,非出身名门,军旅世家的人,是用不起上等的马槊的。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隋唐很多名将都是用槊的高手。比如秦叔宝,虽然演义中说他是使的金锏,但是在当时骑兵战场上,金锏可能并没有多好用,真正用得上的可能还是马槊。距《旧唐书》记载,秦叔宝跟着太宗出去打仗,有时敌军中有一些骁勇将军,出来炫耀自己的人马,装个那啥,太宗看不惯,马上命令秦叔宝上去干掉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可见秦叔宝至少在战场上是用枪的。

再比如程知节(就是程咬金),演义中说他是用的斧子,其实根据历史记载,他也是用的马槊。《旧唐书》中说他:“少骁勇,善用马槊。

虽然我前面说了,不是世家将领是用不起上等马槊的,不过,决定战争胜利的不是武器而是人。要说起隋唐玩槊玩的最溜的,却不是一位世家将领,而是一位出身贫寒的将领,他的名字,叫做尉迟恭。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尉迟恭,字敬德,所以也叫尉迟敬德。如果你不熟悉这个名字,那么你回忆一下小时候过年的时候,家里总是要贴门神,门神往往是一对,一个白脸门神,一个黑脸门神。这白脸的门神就是前面说的秦叔宝,而这位黑脸门神,就是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祖上是北魏的鲜卑人,出身寒微,据说少年时以打铁为生。最初是跟着刘武周,后来投降了大唐,在太宗(那会还是秦王)账下。刚跳槽没两天,就救了太宗一回。话说太宗有一次带着尉迟敬德出去打猎,在一个叫做榆窠(音同科)的地方,遇到了王世充的大部队,当时王世充手下的大将单雄信飞马直取太宗,就在这千钧一发之刻,“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旧唐书》)后来京剧里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一折戏,叫做《御果园》。

当时太宗出门经常就是带着尉迟敬德,太宗用弓箭,而尉迟敬德拿着槊跟着,敌军远则由秦王用弓箭射他们,到跟前了就靠尉迟敬德执槊就上去干了。所以太宗曾经称赞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这可以算是太宗官方认定的用槊高手了。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要是光使槊使得好,那不算玩的溜,尉迟敬德最为人称道的是避槊和夺槊的功夫。《旧唐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敬德善解避槊,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能单枪匹马闯入敌阵,敌人的槊刺过来人家不但能躲开,还能夺取对方手中的槊再刺回去,这简直是开外挂的节奏了,要做到这一点不光要有及其敏捷的反应,还得有及其灵活的身手,看不出来尉迟敬德一个大壮汉居然有这样灵活的手段。照这样下去尉迟敬德上战场都不用自己带武器了,夺对方手中的槊就行了。

后来有一次,齐王李元吉听说了尉迟敬德是使槊高手,有点不服,要跟尉迟敬德比试一下,太宗怕伤到人,于是让双方去掉槊锋(枪头),用槊杆来刺对方。结果尉迟敬德太实诚,直接来一句:“齐王就是加上槊锋也伤不到我。要不齐王就别除掉槊锋了,我还是把槊锋除掉吧,别把人家齐王伤着。(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尉迟敬德这话本来是好意,可是主要就是太实诚了,这话说出来这不是瞧不起齐王的意思嘛,李元吉一听就气坏了,结果跟尉迟敬德一轮比试,尉迟敬德躲槊躲的实在太好了,李元吉一次也没刺中尉迟敬德。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我觉得尉迟敬德避槊的时候是不是有图中泰森躲拳头这种感觉?打不着打不着~

这会太宗问敬德:“是夺槊难还是避槊难?”

敬德实诚的说:“那肯定是夺槊难啊。”

太宗就让敬德去夺李元吉的槊。太宗这就有点教训李元吉的意思了,李元吉刚才连刺都刺不到尉迟敬德,就已经很丢脸了,太宗还让敬德去夺他的槊,这不是更加不给李元吉面子了嘛。

李元吉这边也铆足了劲,心说一定要刺到敬德,结果尉迟敬德也没管那套,上来就轻轻松松三次夺下了李元吉手中的马槊(敬德俄顷三夺其槊)。李元吉落得个颜面扫地,要知道李元吉也是位骁勇善战之人,尉迟敬德能够这样碾压李元吉,可见尉迟敬德武艺是何等高强。

后来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被封为鄂国公,死后赐陪葬昭陵。

虽然时光已走过千余年,如今读起张飞、关羽、秦叔宝、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等这些长槊英雄的史料的时候,仍然能感觉到热血沸腾,那些执槊跃马,挺身出击的光辉时刻,也被史书凌厉的笔墨,留在了历史丰碑之上,让后人在掩卷之后,仍然久久为之神往。就好像本文开头所说的崔器,当他挥舞手中的长枪冲向敌人的时刻,我感觉到他拼死一搏的战意,在熊熊燃烧,而他挺身而出的光辉时刻,也应该被长安和我们所铭记。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王者归来却力战身亡,他用的长枪你知道多少?

参考资料:

1、《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中华书局

2、《唐代枪术技能特征考略》 贺亚铃 兰台世界 2012.6月下旬

3、《论科学技术对枪(矛)形制的影响》 李通国 搏击·武术科学2007.4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