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仇英画 文徵明书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中国明代绘画大师,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代表作有《汉宫春晓图》《桃园仙境图》《赤壁图》等。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学家、文学家,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吴门四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高,诗、文、书、画堪称“四绝”。代表作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等。 历史上的文人都有一些小癖好,像“书圣”王羲之爱鹅,爱到“以书换鹅”;宋代诗人林逋爱梅喜鹤,过着“梅妻鹤子”的诗意生活;而元代画家赵孟頫嗜茶,曾与元代高僧恭上人做了一个“写经换茶”小交易。 这些故事被后世奉为经典,流传甚广,故而后来人创作了许多相关题材的书画作品。明代著名画家仇英和文徵明就在因缘际会下,根据赵孟頫“写经换茶”的典故,书画合璧创作了一幅《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件作品画里画外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南宋灭亡后,大书画家赵孟頫作为“宋室侍元”(赵孟頫为宋皇室赵氏后裔)的文官,不仅受到了朝臣的猜疑和排挤,世人也对他仕元为官充满鄙视和指责。这种世俗的压力使他无法排解,只能更多的寄情于书画创作,并倾心求佛问道,希望从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所以,赵孟頫与一众僧人、道士交往甚密,“写经换茶”的另一位主人公恭上人就是其中一位。 ![]() 赵孟頫像 赵孟頫经常与明本禅师也就是恭上人互通书信,彼此间馈赠茶叶等物,他曾作了一首“写《心经》换茶诗”来调侃自己和老友曾做过的这些“雅事”。换茶诗的原文已经无从查找,但是我们可以从《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这一作品中识得一二。 据作品后面文徵明之子文彭、文嘉的题识我们可以知道此幅作品是明代收藏家周于舜嘱托仇英依赵孟頫“写《心经》换茶诗”的诗意而作,同时并请文徵明在画卷后以小楷书写《心经》以代赵孟頫换茶而作的《心经》。 所以,《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主要有两个部分:仇英的《赵孟頫写经换茶图》与文徵明的《心经》。 ![]()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局部) 画中,画匠出身的仇英尚“古意”,作品以宋代李公麟白描入手,并将色彩溶于线条之中,纤细柔和的画出了松林、竹篱间铺纸作书的赵孟頫,以及与之对坐的禅师,另有一书童手持茶叶。整个画面宁静淡然,秀雅温润,充满禅意。 画后面的文徵明《心经》是以王羲之的书法名作《黄庭经》的笔法写成,而赵孟頫在求佛问道的过程中也曾多次抄写《黄庭坚》并有作品流传至今。如此看来,文徵明此处所书的《心经》,几乎可以说是赵孟頫风格的再现。 ![]() 文徵明书《心经》与赵孟頫《黄庭经》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又称《换鹅贴》,是王羲之为了一群大白鹅与一位道士“交易”而创作的。两个故事交叠在一起,是文人间的缘分吧。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作为仇英、文徵明书画合璧的经典再现,堪称国之珍宝。现在这件作品几经辗转,藏于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想一睹这件作品风采的朋友们,怕是需要远赴美国了,想来也是遗憾。 另注: 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