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其实不姓孔,大家不要再误会了!

 渐华 2019-07-19

大家从小就读过论语,可以说对孔子很熟悉,孔子,孔子,很多人可能会习惯性的以为孔子姓孔,但是其实孔子姓子,孔是他的氏。

孔子是子姓孔氏,在春秋时期,人们有姓有氏,且姓与氏是不同的,姓是总括家族祖先出于何处的标志,而氏则是区别后代子孙分支于何处的标志,即所谓的“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可见,与我们观念中的不同,孔子其实并不姓孔,而是姓子。“子”姓是由上古“好”姓演变而来,上古时期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古姓都从“女”旁,但在父系社会确立之后,“好”姓逐渐去掉“女”旁,演变为“子”姓。

在夏商周三代以前,氏可以改变,而姓是不可以改变的,正所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不变”,所以同一个姓可以分化出许多不同的氏,子姓在岁月的漫漫长河中繁衍出了许多个氏,如华氏、花氏、萧氏、宋氏、林氏、墨氏、殷氏、问氏、戴氏、王氏、郝氏、孔氏等。

子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契,他是后来商朝的始祖,商朝的开创者商汤又名太乙,故孔氏以其“子”姓结合太乙中的“乙”,是为子姓孔氏。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即氏是用来分别贵贱的,因此只有贵族才有氏。由此可见,孔子出生贵族,其家世背景并不普通。

再来看看孔子的名与字,孔子,名丘,字仲尼,为何名丘呢?关于孔子名字的来历,有好多种说法,比如,传说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嫁给叔梁纥时,叔梁纥已七十二岁高龄,颜徽在担心不能生育,因此私自上“尼丘之山”祈祷,之后怀孕生下孔子,故名丘,取“尼丘之山”之意。

看完,大家应该明白怎么回事了吧,所以,大家以后不要再误会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