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夹缝中求生存 ,虽苦,但真。 经过了2018年一年,相信很多工程人都深受感触:如今干工程已经大不如前了,但是你不干,就等着活活饿死;你要是硬着头皮干,就有可能亏死,还有可能因为某些事情执行不当触犯法律被罚款,整个建筑行业都弥漫着一片“雾霾”。 2019年,工程建筑行业是否继续要延续“工程不好干!心累不赚钱”呢?我们就通过几项政策来窥探一二! 一、住建部印发管理办法 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活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有效遏制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建设工程主要参与方的合法权益,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违法分包: 1、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分包给个人的; 2、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单位的; 3、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施工总承包合同范围内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钢结构工程除外; 4、专业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专业工程中非劳务作业部分再分包的; 5、专业作业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劳务再分包的; 6、专业作业承包人除计取劳务作业费用外,还计取主要建筑材料款和大中型施工机械设备、主要周转材料费用的。 二、混凝土暴涨!一方突破640元!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区域砂石成了紧俏商品,不仅是价格居高不下,更多的区域是无砂可卖,一吨难求。自2018年7月15日0点起所有标号混凝土结算价格以C30为例保质价520元/立方,上浮一个标号上浮15元,下浮一个标号下降10元。 另使用河砂的混凝土结算价格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再加120元/立方,即640元/立方。价廉物美变成了砂以稀为贵。引无数商混企业向往“大沙漠”…… 三、农民工干活拿不到钱 当前保障农民工支付工作面临的压力依然很大,一方面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着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依然是发生欠薪的重灾区。另一方面,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还很突出,不仅增加了工程建设领域的欠薪风险,而且导致其他行业的欠薪问题明显增多。 四、低价中标(饿死同行、累死自己) 低价中标一直以来都是建企的紧箍咒,不低价中不了标,低价了,要亏。 “抢别人的单,断自己的路!”以低价接单的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个体选择却在危害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这样的经营模式持续不了多久,而且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也丧失了从产品开发、工艺创新等方面提升的能力,其发展道路只能越走越窄,到头来会发现这是条死胡同。 五、环保越来越严 环保抓的越来越严,很多企业因此关门、停产、减产,很多小老板因此一夜破产,地方政府也是矛盾重重,大家也很奇怪中央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一方面又拼命的抓环保关停企业。 其实这一点也不矛盾,中央未来要的是“有担当、有责任、有良心”的企业,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昧着良心赚钱的企业,对于昧着良心的企业在未来的社会一定没有生存的空间。 六、营改增 说到营改增,2018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所有工程施工单位,不论是老板,还是财务人员都叫苦不迭,基本都是一片骂声。 到了2019年,营改增后分包商面临的挑战巨大,从以前税率基本为零,到现在税率6%,甚至是8%;从以前运营一个公司就可以,到现在需要运营劳务公司、机械租赁公司、材料公司等等,所需要的日常管理运营费用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