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正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暑热、雷雨、把夏季的烦躁推向顶端。深受暑热之苦的“书圣”王羲之,曾发帖跟朋友吐槽,成就了经典书法作品,流传至今。 《热日帖》 释文:热日更甚。得书,知足下不堪之,同此无赖。早且乘凉,行欲往,迟散也。王羲之。 《热甚帖》 释文:今日热甚,足下各匆匆,吾至乏惙力不具。 《毒热帖》 释文:晚复毒热,想足下所苦,并以佳,犹耿耿。吾至顿劣,冀凉言散,力知问。王羲之顿首。 1000多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天,大书法家杨凝式给僧人送去消暑饮料“酥密水”表示慰问,并写了一封手札记录此事,成就了他书法代表作《夏热帖》。 《夏热帖》纸本草书,纵23.8厘米,横33厘米。卷后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等四家题跋。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帖为信札,笔势飞动,浑然一体,凝重之中有潇洒气象,雄健纵逸,锋芒灼耀,极富大气。米芾赞:“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 同样由于天气酷热的原因所作的经典书法作品还有蔡襄《暑热帖》: 《暑热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 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 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几何?欲托一观,卖者要百五十千。 面对酷热米芾以恬淡无华的《暑热帖》讲述悠闲浪漫的艺术生活: ▲米芾《逃暑帖》纸本 行书 纵30.9厘米 横40.6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释文】芾顿首再启。芾逃暑山,幸兹安适。人生幻法,中□为虐而热而恼。谚以贵□所同者热耳。讶挚在清□之中,南山之阴。经暑衾□一热恼中而获逃,此非幸□。秋可去此,遂吐车茵。芾顿首再启。 福多喜编辑整理 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多福多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