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叹息!镇江又一名校消失!一代老镇江人的记忆...

 金钱草赵美 2019-07-20

最新消息!

仁章路中山路小学、原四中路段全封闭施工

预计9月30日完工

(图源 梦溪论坛)

说到原四中,是多少镇江人的青春回忆!

如今,四中与三中合并

四中由中山路小学办学

据悉,待市三中改扩建工程完工后

中山路小学(四中原址)改造工程开始施工

(市第三中学与第四中学合并后新校效果图)

四中,这个有着将近八十多年历史的学校

也到了和它说再见的时候!

(图源 梦溪论坛)

80岁的镇江四中坐落于健康路

地居闹市而安宁洁净

(图源 梦溪论坛)

作为镇江城区的第一所公办初中

峥嵘八秩,桃李天下

一代代四中人风雨兼程,薪火相传!

如此悠久的沿革

承载了多少人的回忆?

满满的年代感,那时候差不多是爷爷奶奶那一辈上学的时候吧             

那个年代,楼后的杉树尽头的图书馆,墙上开满蔷薇,满满的回忆~       

记得那年四中和丹徒谏壁中学争省重点高中的,结果四中胜出,骄傲!     

保留完好的校徽                                                                        

忆往昔

每天朝夕陪伴的这个城市

也在二三十年的光景中蜕变了模样

(图源 网络)

南门大街夜市的搬离

新华书店的人去楼空

曾经繁华热闹的大祥时尚街、大西路

都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的模样!

那些熟悉的小马路和店铺

餐饮、娱乐、家装、时尚

都在逐渐消失

镇江

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

(图源 网络)

1

藏着我们青春记忆的地标消失了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新华书店。”

镇江大市口的“文化地标”,陪伴镇江人27年的中山东路新华书店搬迁了。如今新华书店漫书阁也已经开业了。

(图源 文旅镇江)

恒顺酱醋厂自2008年1月从市区搬出。在我的记忆中,每每从中山西路路过,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每年春节前市民排队打酱油的景观,是那样的热闹,令人难忘......

(图源 我爱大镇江)

这座1978年建成的老体育馆将被改造成市民家门口的体育公园。很多镇江人,都会对坐落在健康路上的老体育馆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在那个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的年代,老体育馆留下了无数镇江人热情的青春和运动的汗水。


(图源 文旅镇江)

现今成为镇江地标的苏宁广场,曾经是镇江规模较大的电影院——新华电影院,于2009年停止放映。

新华电影院新华剧院遂于1971年安装放映座机,开始放电影,后更名为新华影剧院,给当时的镇江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欢乐和回忆。

(图源 文旅镇江)

2017年年底,商业城转型成为了“奥特莱斯”。

位于镇江市中心的商业城,曾经是我市人气最旺的购物场所。时过境迁,在新兴商圈、电商大潮的冲击下,如今的商业城早已风光不再。

(图源 文旅镇江)

2013年已经搬迁的北京华联,是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大型超市,在当年也是数一数二,我小时候开学或者春、秋游必定进去采购一番。


(图源 文旅镇江)

历经38年风雨沧桑,见证了镇江发展历程的镇江老火车站钟楼改造了。

提起镇江火车站,它在1978年1月5日建成通车,曾经是上世纪70、80年代沪宁线上最好的车站。

(图源 文旅镇江)

2

传统记忆中的繁华街道不见了 /

在镇江,大西路,是曾经当之无愧的市中心,它见证了镇江的繁华,记载了这个城市无数的历史印记。

1936年,镇江作为当时江苏省的省会,大西路的繁华再登高峰。

大西路改造为了江苏省第一条柏油马路。南来北往的百商云集,商铺鳞次栉比,市面兴旺,是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图源 镇江润州发布)

大华电影院,老宴春的肴肉,鼎大祥的布料,存仁堂的中药,大西路更承载着众多镇江人儿时的美好回忆。

随着镇江市中心逐渐南移,大西路没了旧日的繁华,正在一点点消失。

曾经的繁华街道,如今只剩年老破败的居民建筑。

路边开的最多的,除了面馆就是各种中老年服饰店,多数店内空荡荡,路边模特比人还多。

大西路还有不少棋牌馆、浴场、老年护理中心、专科医院、花圈店等各类大多数人不会光顾的“杂烩店”。

建筑是城市的记忆,一条条瓦巷尽现岁月的痕迹。

另外,位于原南门大街的大祥时尚街曾是镇江年轻人追捧的圣地,如今大部分商铺关门,十分凄凉。

曾经大祥时尚街一家店铺的转让费高达4万,而如今15㎡的一楼商铺年租金不过3万仍租不出去,令人唏嘘。

(图源  网络)

自南门大街夜市搬离,繁华如过眼云烟,如今的大祥时尚街日渐萧条。

即便是大祥时尚街最高规格的梦溪书城,却还不足商业城里漫书城一半的规格和人气。

3

年少时疯狂热爱的美食街不再繁华 /

油炸干、鸭血粉丝、沙锅牛肉、豆腐脑、铁板鱿鱼……

甜的、辣的、咸的;煮的、蒸的、炸的,在这条街上几乎天天都有新花样。

(图源  网络)

不过百米的南门大街夜市,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因此,不管男女老少,买点百货,吃点小吃,总是想到南门大街夜市。

就是这样一条承载着镇江人夜生活记忆的美食街,在2013年2月28日搬迁到了黄山一号公园。

如今的黄山夜市只有零散的百货,没有美食的味道,甚至没有大排档的热闹。

4

镇江这些行当也在逐渐消失 /

吹糖人

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吹糖艺人挑一个担子,打着铜锣沿街叫卖,有的还会带着一个画着花鸟兽虫的圆盘。

现在很少在街上看到糖人艺人,或许是孩子喜欢上了更“高级”的零食吧。

(图源 文旅镇江)


爆炒米花

爆炒米花的人,印象中总归是个老头,只要老头一开始生炉子,小孩就开始兴奋起来了。这场景,无论谁看着都觉得温馨、快活、祥和。

(图源 文旅镇江)

弹棉花

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

现在家里的被褥都在商场买了,可我还是喜欢那种厚实的被褥所带来的安全感。

(图源 文旅镇江)

磨剪刀

寂静的午后,手艺人'磨菜刀…'的长吆喝似乎总出现在午睡的梦里。

现在谁还拿去修呢?不好使了就再买一把。

(图源 文旅镇江)

老式理发师

一把剪刀、推子、梳子、刮刀……那个时候剪头发真的就只是剪头发,现在这一类的老式理发已经很少见了。

现在的理发师除了忽悠你办会员卡,有多少是认真给你剪头发的呢?


(图源 文旅镇江)

5

/ 童年记忆中的这些话再也听不到了 /

穿梭于小巷中的买卖人

洪亮的吆喝声

成了镇江一代人的记忆!

“破布烂棉花拿来卖!

一听到“挑高箩的”吆喝声,好多人家就会拿出破旧物品来卖,比如碎铜废铁、碎玻璃、牙膏锡、旧衣裤等。


(图源 文旅镇江)

“扎筲—箕!

扎制竹器的都是一些民间的手艺人,他们挑着一副挑子沿街吆喝,挑子上立着一根根细竹竿和削好的篾子。

(图源 文旅镇江)

“磨剪子唉,锵菜刀”

悠长的吆喝声,一声接一声从巷里传出,就像童谣一般,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图源 文旅镇江)

短短一篇文

装不下大家满满的回忆

在你的记忆中

镇江还有哪些东西在消逝?

注:部分资料来源于文旅镇江,大市口;由宁镇扬楼市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