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熠熠千年 | 外国银币微型图鉴:世界货币史中的12个瞬间

 七烟 2019-07-20

2019年

4月26日

(周五)

7月28日

(周日)

熠熠千年: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

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厅

中国的白银在唐代中期开始具备一部分货币功能,在明代中期才成为完全的货币。而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白银作为货币的传统更为悠久深厚,现存的大量实物反映出的货币文化也与中国白银货币大异其趣。

本次特展的第二单元“白银东渐”展出了一些18世纪以来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发行国家包括西班牙、墨西哥、英国、美国、法国、荷兰、日本等,这些外国银元不但参与了当时的国际贸易,也从一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白银货币从银两向银元转变。

作为小小的补充,在此撷取12种来自15世纪以前世界不同地区的白银货币,稍作介绍。它们有的与特殊的历史事件相联,有的是所属地区经济史中的里程碑,并或多或少影响了世界范围内货币史的进程。但它们对同时期中国的货币体系几乎没有产生影响。15世纪以后,大航海时代开启的全球贸易使得大量海外白银流入中国,成为连结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之一,为中国货币体系融入世界的洪流创造了条件。

01

吕底亚斯塔特银币

公元前595—前546

宽1.9厘米,高1.5厘米,重9.357克

大英博物馆藏

吕底亚王国位于小亚细亚西部,今属土耳其,拥有丰富的银金矿资源。那里是货币的起点,先是诞生了金银合金(琥珀金)硬币,然后在富有的克罗伊斯(Croesus)统治时期制造出最早的金币和银币。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他们(吕底亚人)是最初铸造和使用金银货币的人。”

斯塔特(stater)是一种重量单位,吕底亚金银币的最大面额即为1斯塔特,较小的有1斯塔特的1/2、1/3、1/6、1/12等多种。本件银币是不规则的椭圆形,正面为面对面的公牛和狮子图案,背面为两个并排的方形凹印。银币是手工打压制成的,将银块置于上下两个印模之间,通过打击印模,使银块上下表面形成图案或印记。这种工艺为之后的西方货币所承袭,与中国货币惯用的型范浇铸工艺截然不同。

金银从各类物质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早的人工制作的货币材质,与其种种特性有关:光亮美观,坚固耐磨,不易受侵蚀,价值较为稳定,可熔铸或分割成特定形态,等等。纯金和纯银货币也比成分比例不明确的金银合金更为可靠。像这样的货币已有了特定的重量和形制,并带有特殊的印记作为国家对其价值的保证,使其在使用前不再需要称量,从而简化了贸易流程。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项意义重大的发明。

02

雅典4德拉克马银币

公元前520—前510

雅典钱币博物馆藏

吕底亚的贵金属硬币让周边地区受到启发,希腊的各城邦很快仿照吕底亚的例子,发行各自的打压式金银货币。它们不但活跃于本城邦内部的生活,也和其他要素一道织成了跨越山与海、覆盖各城邦的商业网络。

雅典是希腊大陆上最早打制金属货币的城邦之一。本件雅典的银币面额为4德拉克马(tetradrachm),德拉克马(drachm)也是重量单位,1德拉克马等于0.5斯塔特。雅典的4德拉克马银币重约17.28克,价值相当高,一般用于大额交易。

银币正面为戴着头盔的雅典娜侧面头像,雅典娜是雅典城邦的保护神。背面的方形凹印内有一只猫头鹰,是雅典货币自公元前6世纪晚期开始持续采用的图案。猫头鹰是雅典娜的圣鸟,象征着智慧和审慎,因此这种银币又称“猫头鹰币”。背面三个希腊字母代表“雅典人的”,和图像一样强调货币与其发行城邦的联系。凭借稳定的重量和成色,猫头鹰币成为了公元前5—前1世纪广泛流通的国际货币之一。

有如普罗狄科斯所说的,听众打盹,他就把那篇值五十个德拉克马的讲稿扔一句给他们。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03

阿赫美尼德王朝西格罗斯银币

公元前525—前500

制于吕底亚萨迪斯,出土于旧士麦那(今土耳其伊兹密尔)

径1.6厘米,重5.23克

伊兹密尔考古博物馆藏

公元前6世纪中期,居鲁士大帝统治下的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征服了吕底亚。波斯帝国吸收了吕底亚的制币经验,起初沿用吕底亚的金银货币样式,至大流士一世时期(公元前522—前486),正面图案改为头戴王冠、身穿长袍、手中持弓的国王半身或全身像,背面仍为凹印。持弓的国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两河流域本土艺术传统的延续,弓在这一地区可以是王权的象征。本件银币正面的国王正在张弓射箭,下半身姿势如同半跪或奔跑。有的银币上的国王还持有长矛或短剑。无论细节如何,此时的货币通过表面打压形成的图案,向每个有机会接触货币的人昭示国王的勇武和权威。

这些不再模仿吕底亚样式的阿赫美尼德王朝银币单位为西格罗斯(siglos),重量约等于0.5吕底亚斯塔特。

04

拘萨罗王国卡夏帕纳银币

公元前450—前350

宽2.146厘米,高2.079厘米,重2.58克

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藏

古代印度的货币自成体系,其源头尚不明确。就银币而言,在薄片状银币出现以前,还曾有过弧形的银条,它们的表面都有分别打压出的印记,形似植物、动物、人物、日月、几何图案等,数量往往是1—5个,这是古代印度银币的一大特征。种类繁多的印记似与更早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符号有一定的渊源,其具体含义如今还不得而知,也许代表不同的重量、成色、发行者,或是和宗教有关,但古代印度人显然对这些意象非常熟悉,比如象、牛、犀牛、棕榈树。如能成功破译,将极大地增进我们对早期印度文明的了解。

列国时代的摩揭陀、拘萨罗、犍陀罗等国和后来的孔雀王朝都曾制造此类带打压印记的银币。本件银币属于拘萨罗王国(在今印度北方邦),有4个印记。这种银币单位为卡夏帕纳(karshapana),其标准重量是一种植物种子(ratti)重量的32倍。

05

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三世4德拉克马银币

公元前336—前323

径2.6厘米,重17克

上海博物馆藏

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三世继位后,采用阿提卡(雅典)的货币重量标准,而改变了币面的设计。随着版图的扩张,其发行的4德拉克马银币很快取代雅典银币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国际货币。

本件银币正面是希腊神话里头戴狮皮头盔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侧面头像,一说是亚历山大三世的侧面头像,其所属的王族自称赫拉克勒斯的后裔,因此二者的形象可能发生重合。背面是坐在宝座上的宙斯,他左手持权杖,右手持鹰,是人间王权的神圣来源。两处希腊语铭文分别表示“王”和“亚历山大的”,还有一些表示打制地的徽符。

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亚历山大三世率军攻占了希腊、埃及和亚洲的大片区域,最远到达印度,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他生前发行的希腊式货币深刻影响了被征服的地区,以德拉克马为单位的带有统治者头像的货币在希腊化时代大量涌现,成为希腊文化渗入遥远东方的经典实例。

06

安息王朝弗拉特斯五世和穆萨德拉克马银币

公元前2—公元4

制于埃克巴坦那(今伊朗哈马丹)

径2.1厘米,重3.9克

上海博物馆藏

在亚历山大帝国的继承者之一塞琉古帝国的影响下,安息(帕提亚)的货币也是希腊式的。银币沿用阿提卡的重量标准,有德拉克马和4德拉克马两种面额,一般正面为朝左的国王侧面头像,背面为持弓的国王坐像或其他数种图案。王的发型、胡须和服饰越来越体现出本土色彩。

本件银币则较为特别,正面是一名男性国王的头像,背面是一名戴着王冠和项链的女性头像,还有表示造币地点的字符和希腊语铭文“天之女神”、“穆萨(Musa)女王”。它是安息历史上一段特殊时期的产物:

国王弗拉特斯四世(Phraates IV)通过与罗马皇帝奥古斯都达成的协议,获赠一个名叫穆萨的女奴,她为国王诞下一子,又用计除掉其他王子,在公元前2年毒杀国王,让自己的儿子登基成为弗拉特斯五世(Phraates V),并嫁给新王,成为穆萨女王,但弗拉特斯五世在公元4年遭到废黜。两人在位的6年间发行的部分银币就采用了这种正面国王头像、背面女王头像的设计,恰好对应《汉书》中到过安息的汉使所见货币“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的记载。

07

罗马帝国马可·奥勒留第纳里乌斯银币

161—180

径1.8厘米,重3.6克

上海博物馆藏

罗马货币也是从希腊货币发展而来。从公元前3世纪创设到公元3世纪废止,第纳里乌斯(denarius)始终是罗马主要使用的银币,其名称的本意是“10个阿斯(罗马铜币)”,最初重约4.55克,后来重量和成色几经下调。

罗马帝国的货币正面大多是在位的皇帝或其亲属的侧面头像,有些打压而成的浮雕人像非常精美,令人联想到同时期发达的绘画和雕刻艺术,自文艺复兴时代起备受欣赏。本件银币的正面图案即为头戴桂冠的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61—180年在位),他又被誉为“哲学家皇帝”,著有《沉思录》。背面图案为站立的胜利女神,右手扶着棕榈树,左手拿着一面书有“VIC PAR”字样的盾牌,搁在另一棵棕榈树上。从图像和拉丁语铭文判断,本件银币应是在公元166年罗马帝国战胜安息之后发行的,皇帝的最新战功通过货币得到颂扬。

耶稣知道他们的假意,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试探我?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他们就拿了来。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该撒的。”

《圣经·马可福音》12.15—16

(此处“银钱”即德纳里乌斯,“该撒”即恺撒)

08

萨珊王朝瓦赫兰二世德拉克马银币

276—293

径2.8厘米,重3.8克

上海博物馆藏

取代安息的萨珊王朝对货币的设计作了不小的改变,几乎不再有希腊风格的视觉元素,铭文也改用中古波斯语,标志着西亚地区货币的进一步本土化,但银币的单位仍为德拉克马。

本件银币正面两个较大的侧面头像是国王瓦赫兰二世(Varahran II/Bahram II)及其王后。国王戴着形制复杂的王冠,每个萨珊国王的王冠在图像中都不一样。王后的形象被国王遮挡了一部分。在银币正面右侧还有一个较小的人物,面向国王和王后伸出一只拿着圈状物的手,一般认为这是他们所生的王储。像这样在正面表现国王及其妻儿形象的银币似乎仅见于瓦赫兰二世时期,其他萨珊国王的银币正面往往只有国王的头像。

背面的设计与常见的萨珊银币一致,中央为祭火坛,两旁有一男一女两名侍从或王族成员。祭火坛象征着萨珊的国教琐罗亚斯德教,它和国王同时出现在银币的两面,宣告王权和宗教相互支持。

萨珊银币在中国出土的数量很多,主要分布在新疆、长安、洛阳和广东等地,系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流入中国。

09

日本和同开珎银币

708—709

出土于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

径2.3厘米,重5.96克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上文介绍的萨珊银币也见于著名的何家村窖藏,是1枚库思老二世(591—628年在位)的银币。而何家村窖藏中的外国银币还有5枚“和同开珎”银币,它们属于日本最早铸行的大范围流通的货币。

日本原无铜矿,庆云五年(708)正月,在秩父地区首次发现了铜矿,元明天皇改年号为“和铜”,以庆贺这一喜事。史载和铜元年,日本先后铸行银质与铜质“和同开珎”,翌年银钱废止,只用铜钱。“和同开珎”银币发行持续时间仅一年多,存世数量很少。

其形制和尺寸模仿唐朝开元通宝铜钱,当时开元通宝已面世80余年,这种模仿反映出中国铜钱在东亚地区的巨大影响。制作工艺也和中国铜钱一样采用铸造法,而不同于上文其他打压法体系的银币。钱文为隶书,旋读。“和同”一说是年号“和铜”的简写,一说是吉祥语。至于“珎”字究竟是通“珍”字还是“宝”字,一直有争论。

据推测,何家村窖藏中的“和同开珎”银币应是唐开元四年(716)由日本的第七次遣唐使带入中国的。

10

加洛林王朝丕平三世德尼埃银币

754/755—768

制于迪尔斯泰德附近韦克

径1.7厘米,重1.33克

柏林国家博物馆藏

加洛林王朝的开创者丕平三世(矮子丕平)及其子查理大帝对币制进行改革,欧洲中世纪货币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发行更大、更薄的新银币作为主要货币,单位为德尼埃(denier),该词从古罗马的第纳里乌斯演变而来。德尼埃并非加洛林王朝的发明,但经过加洛林王朝的改革后,它直到中世纪结束都是欧洲银币的标准单位。

丕平三世在8世纪中期规定1镑白银最多只能分割成22苏即264德尼埃,保证每枚德尼埃至少应重1.24克,使银币的重量和成色有所提高。查理大帝则规定1镑白银分割为20苏即240德尼埃,这套标准被长期沿用,并影响了盎格鲁-撒克逊的镑、先令、便士体系。

本件银币正面有字母“NPIPI”,代表丕平的名字,其上方有一个十字架,下方有一把战斧。背面有字母“RF”,代表“法兰克人之王”,空白部分饰有十字架、横杠和圆点。丕平三世使铸币权重归王室的掌握,相应地,尽管他的银币上装饰的拉丁字母或图案多种多样,表示国王名字或头衔的字母通常占据了货币表面的很大一部分。

1407年,尼古拉·弗拉麦勒就雇工匠,在屠宰场圣雅各教堂拱顶上造了这样一间房,花费四利弗尔六苏十六德尼埃巴黎币。

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11

阿拉伯第尔汗银币及其他窖藏出土物

不晚于870/871

出土于瑞典哥得兰斯皮林斯窖藏

哥得兰博物馆藏

7世纪末,倭马亚王朝统治下的阿拉伯帝国开始发行伊斯兰式货币,一改此前萨珊银币两面分别呈现国王头像及琐罗亚斯德教祭火坛的做法。无论材质是金、银还是铜,货币两面的中间和边缘均为阿拉伯文库斐体的《古兰经》经文、货币的制作地点和年份,可能还有哈里发、继任者或官员的名字和尊号,而不再出现任何具体的形象。其中银币的单位为第尔汗或第拉姆(dirham),该词从德拉克马演变而来。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稳定的重量与品质。

第尔汗银币在东欧和斯堪的纳维亚有大量出土,是剽悍的维京人长途跋涉来到阿拉伯世界,通过贸易换回这些银币。图中所示物品均出自波罗的海最大的岛屿——瑞典哥得兰岛上的斯皮林斯(Spillings)窖藏,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维京时代银器窖藏,出土的银器总重67千克,有银臂环、银指环、银条等,以及约14300枚银币,而银币中的14200枚是阿拉伯第尔汗银币,足见维京人的贸易规模之庞大和第尔汗银币在其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批银币被埋藏起来的时候,也即870年后不久,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还没有自己的货币,各种形态的贵金属均可凭借其重量和成色参与交易。外来的第尔汗银币既能直接投入流通,也会被分割,或熔铸成其他白银制品,或作为穿戴的装饰品以显示主人的财富。因此对维京人来说,第尔汗银币相当于一种商品,它们被大量输入,主要是因为白银材质本身的价值。

老人拿出五十第拉姆,递给了努尔丁。

努尔丁拿着钱,回到姑娘身边。姑娘说:“你马上去市场,用二十第拉姆买五彩绸,剩下的钱买肉、发面饼、水果、酒和鲜花。”

《一千零一夜》第874夜

12

威尼斯格罗索银币

1457—1462

出土于广州明太监韦眷墓

径1.3—1.9厘米,重1.4克

广州博物馆藏

1964年,在广州发现了一座明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有3枚外国银币,经夏鼐先生考证,其中1枚为威尼斯银币,另2枚为满剌加(今孟加拉)银币。墓主韦眷生前曾任广东市舶太监,掌管中国与东南亚及西洋诸国的贸易。史载此人骄横跋扈,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

本件银币的单位为格罗索(grosso)。这是威尼斯共和国为应对通货混乱的局面、适应贸易的需求(一说是为准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而自1200年左右开始发行的一种银币,也是西欧最早的大额银币。最初1格罗索重约2.2克,成色很高,价值24皮科洛(piccolo,相当于德尼埃和便士),很快就在地中海东部广泛流通,引发其他地区的仿制。在经历减重和贬值后,于1472年停止发行。

格罗索银币的图像体现了拜占庭艺术风格。本件银币正面左边的人物是威尼斯总督帕斯夸尔·马利皮埃罗(1457—1462年在任),右边是威尼斯的保护圣徒圣马可,他正将一面军旗交给总督。边缘的拉丁语铭文分别是总督姓名、“领袖”、“威尼斯圣马可”和铸币者的姓名首字母“ZP”。背面是宝座上的基督,边缘为拉丁语铭文“赞颂和荣誉属于您”。其在发行30余年后,可能通过贸易远渡重洋,从亚得里亚海边的水城,来到中国南方的港口。

2019年

4月26日

(周五)

7月28日

(周日)

熠熠千年: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

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