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liuhuirong 2019-07-20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编者按:本文由读史缩编自著名史学家柏杨所著《中国人史纲》,为通读中国史第8篇文章,接下来会陆续推出相关简读经典史书文章,欢迎关注。

如果说春秋最大的特点是贵族(封国与封国)等旧秩序之间的争斗的话,那么战国,平民则全面崛起,知识成为最重要的主角——无论是平民出身的吴起、苏秦、张仪,还是贵族出身的商鞅、孟子、韩非子,其身份都不再重要,其身上拥有的知识,即“本事”才重要——在这一时期,列国君主都成了配角,谁能领风骚一时,皆在于他所任用的人的本事。

概言之,传统的贵族统治在迅速崩溃,平民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地位在国内和国际,开始成为政府的主要支柱。以致各国君主都以延揽他们作为重要的国策。如齐宣王田辟疆在位期间,就在首都临淄(山东淄博东)稷门附近,建筑一个庞大的国际学人区,称为“稷下馆”,专门用来招待各种专家。这个稷下学人区中,街道宽广,楼厦相连,每位学人都有一份等于政府国务官(大夫)的薪俸。所以在当时,齐王国的文化水准最高,人才最盛。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的战国时代。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战国初期地图

一、齐、晋、郑、越的消失与蜕变

战国时期,国际形势完全改观,但最大的奇迹发生在秦国身上,这个最落后、最不惹人注目的偏僻小国,在法家巨子公孙鞅主持下变法成功,就像一条闯进瓷器店的蛮牛一样的闯进了国际社会,各国惊骇失措之余,不知道自己也变法图强,而只一味的乞灵于外交政策,有些国家主张联合起来抵抗,用武力把它制服。有些国家主张跟它和解,以求避免眼前的伤害。

不过,在说秦国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四个相继灭亡的重要国家——我们必须知道,战国时期的齐国已非春秋时期的齐国;而那个春秋初期最为强大的,第一个吞并他国,并带头轻蔑周王的郑国也彻底灭亡了;春秋时期霸权最长的晋国则从内部瓦解,一分为三;另外一个是越国,被楚国吞并。当然,就重要程度来说,这个后起之秀远远比不上齐、郑、晋。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首先来说越国,这个干掉春秋最后一霸吴王国的新兴国家。

越国国王勾践是一个可怕的敌人,更是一个可怕的朋友。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忍辱负重的君主,也是最著名的忘恩负义的君主。吴王国覆亡之后,勾践的两位智囊中的一位——范蠡(他一直在姑苏城陪伴勾践受苦受气),即行逃走,临逃走时写了一封信给另一位智囊文种(他担任宰相的职务,负实际政治责任,越王国在他手中复兴),信上说:“飞鸟射尽,良弓收藏。狡兔死尽,猎狗被杀。勾践颈项特别长而嘴像鹰嘴,这种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你为什么还不离开呢?”

文种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种冷血动物,但他不久就相信了,勾践亲自送一把剑给文种,质问他说:“你有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个,就把吴王国灭掉。还剩下四个方法,你预备用来对付谁?”

文种除了自杀外,别无选择。当时的越王国跟纪元前七世纪五霸之一的秦国一样,都是刚刚脱离草昧时代,人才极端缺乏。秦国是国君秦穆公赢任好死后车家三良才殉葬的,而勾践还没有死,政治家已被葛除罄尽。

纪元前468年,勾践把首都从诸暨迁到北方650公里外的琅琊(山东胶南),距齐国首都临淄(山东淄博东),只190公里,这使齐国和鲁国都大为震恐,不得不谨慎而恭敬地对待这位言语不通,衣服不同,礼仪也相异的野人头目。

——勾践于迁都后逝世,他的后裔没有能力继续维持一个现代化的政府制度,各部落酋长纷纷拔帐而去,越王国迅速没落。勉强支持到纪元前379年,只好放弃琅琊,南迁到会稽城(浙江绍兴)。前333年,第七任也是最后一任国王姒无疆,攻击楚王国,兵败被杀,部众溃散,立国165年。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接下来说说晋国。越王国像暴风下的沙堆,不断的层层吹散,最后一扫而光。晋国却像烈日下的冰山,经过漫长的时间,最后全部蒸发。

在晋文公重耳即位时,追随他流亡的那些大臣,就组成了一个世袭的贵族统治集团,这个统治集团曾为晋国建立长期霸权。但他们的后裔不能像祖先们那样和睦相处,百余年排挤倾轧的结果,到了纪元前6世纪五十年代,只剩下六个大的家族:范家、中行家、荀家、韩家、赵家、魏家。

六大家族共同掌握权力,成为鲁国三桓政治的复制品,晋国国君跟鲁国国君一样,地位越降越低。再经过百余年的排挤倾轧,到了纪元前5世纪四十年代,六大家族又发生火并。范家、中行家在火并中失败,于是只剩下四大家族,各拥有强大的私家军队和广大的领土,晋国国君姬错忍受不住这种压迫,采取鲁国国君曾经采取过而终于失败了的行动——他秘密向齐国借兵,企图用外力解决内忧。四家得到消息后,立刻把姬错赶下宝座,姬错死在逃亡的中途。

然而四大家族间的均势不久破裂,荀家是四大家族中力量最强大的一家,族长荀瑶,一位非常聪明,因而也自命不凡的花花公子,兴起并吞其他三家的念头。也开始向其他三家勒索土地,韩、魏两家不敢不答应,但赵家族长赵无血阝拒绝。荀瑶大怒,纪元前456年,他邀集韩家族长韩虔、魏家族长魏驹联合进攻赵家的根据地晋阳(山西太原),约定把赵家灭掉之后,三家瓜分它的土地。晋阳城很大而且很坚固,围攻了两年,都无法攻下。到纪元前453年,联军决开汾水的堤防灌城,水势浩大,仅差两三块板的厚度就灌到城里去,情势危急万状。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外交史上最大的奇迹。赵无血阝派遣密使潜入联军营帐,向韩虔、魏驹分析当前的形势:“荀瑶的欲望没有止境,人人皆知。在力量相等的时候,韩、魏二家还要割地给他,如果赵家灭亡,你们有什么把握能分到土地?即令分到,你们又有什么把握不再吐出来?即令不吐出来,你们又有什么把握不再被继续勒索?不如我们三家联合,瓜分荀家。赵家死而复生,永远感激你们救命大恩,你们也自此永远免除被并吞的恐惧。”

两家同意密使的见解,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于是,一夜之间,形势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韩、魏、赵三家联军向睡梦中的荀家兵团发动突击,本来灌城的汾水汹涌的奔向荀家防地,荀家兵团全军覆没,荀家全族被屠,赵无血阝把荀瑶的人头拿来当作尿壶。

现在,晋国只剩下三大家族。史学家为了方便,像称“三桓”一样,称韩、魏、赵三家为“三晋”,晋国国君就更没有份量了。反而到三家去朝见。

纪元前403年,那个早被人遗忘了的,住在洛阳穷苦王宫里的周王国第38任国王周威烈王姬午,在收到三家的巨额贿赂后,龙心喜悦,下令擢升三大家族为国君,就在他们现有的地盘上建立封国。于是一片灭国声中,三个强大的新封国在国际舞台上出现。不过可怜的晋国国君依旧存在,只剩下首府新田(山西侯马)和另一个城市曲沃(山西闻喜)。而这两个城市,也由三个新兴的封国派人管理。

纪元前376年,晋国最后一任国君晋静公姬俱酒被三晋逐出宫廷,废为平民。仅余的两个城市,也被三晋瓜分。晋国灭亡。

晋国的分裂使人惋惜,因为在所有的封国中,晋国的面积最大,力量最强,最有资格统一当时乱糟糟的中国。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倒霉的还有齐国国君。跟鲁国三桓、晋国三晋一样,齐国政权在纪元前5世纪便落到田姓大臣的家族手中,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到了纪元前389年,田姓家族的族长田和仿效三晋的办法,把贿赂送给洛阳周王国的周安王姬骄,姬骄发挥了周王朝国王最后一次剩余价值,下令擢升田和当齐国国君。齐国原来的国君齐康公姜贷,则被放逐到海边的一座小城。十年后的纪元前379年,姜贷逝世,周朝开国元老姜子牙开创的姜姓齐国彻底灭亡。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郑国也随即完蛋,它位置在华北大平原的中央要冲,春秋时代是晋楚两大长期霸权必争之国。晋国灭亡的次年(前375年),韩国向它进攻,首府新郑(河南新郑)陷落,郑国灭亡,韩国就把首府从平阳(山西临汾)迁到新郑。

四个国家,尤其是齐、晋、郑三个重要封国的灭亡,国际上没有一个国家说一句支持的或同情的话,好像一片枯叶在激流中沉没,连一个涟漪都不能引起。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二、战国八强之魏国的崛起与衰败

到了纪元前4世纪中期之后,当时中国版图上只剩下八个重要的国家。这八个重要的国家中,除了楚王国外,其他七国,在理论上仍然是周王朝的封国,国君仍然只能称“公爵”称“侯爵”。但他们早已不满意这种低一级的身份。于是,从纪元前4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君们一窝蜂的摆脱封国的名义,一律改称国王——跟从前管辖他们的周王朝的国王站在平等地位。

下面是他们的王国名称和王国的首都:

楚王国,郢都(湖北江陵)

齐王国,临淄(山东淄博东临淄镇)

魏王国,安邑(山西夏县)(不久迁都大梁·河南开封)

宋王国,睢阳(河南商丘)

秦王国,咸阳(陕西咸阳)

韩王国,新郑(河南新郑)

赵王国,邯郸(河北邯郸)

燕王国,蓟城(北京)

其他仍存在的还有越来越小的卫国(河南濮阳)、儒家大本营的鲁国(山东曲阜)、苟延残喘的邹国(山东邹城)、滕国(山东滕州)、历史模糊的中山王国(河北定州)以及古老的周王国(河南洛阳),但一个比一个微不足道。尤其是周王国,从前它还可以在精神上自我陶醉,关着门宣称他是天下的共主,中国的元首,至少还有一旦被利用的价值,如分封三晋跟分封田和之类。现在连这点自我陶醉也告终结,只剩下可怜的空壳,国王穷困潦倒,每天忙着内部斗争,跟一个部落酋长相差无几。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这一时期,魏国迅速崛起。

魏国是战国时代前期的超级强国——犹如郑国是春秋时代前期的超级强国。魏国在没有建立王国之前即以霸主的姿态出现,称雄国际舞台60余年。它的开国国君魏文侯魏斯一连任用了三位法学派人物:一位是我们上篇文章叙述过的李俚(点击查看前篇);一位是镇守邺城(河北临漳)的西门豹;一位是开辟并镇守西河地区(黄河以西·陕西北部)的吴起。

魏国位于中原的中央,拥有最肥沃的耕地,农产品的收入在各国之上。李俚当宰相期间,制定法律,调整赋税,使社会得到长时间的安定。西门豹在邺城一带兴办灌溉工程,使魏国更富上加富。吴起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他镇守西河期间,像泰山压顶一样,紧压住秦国的北疆,如果再多给他十年时间,秦国可能会被他片片蚕食。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尚是封国的魏国,国力就已达到巅峰。然而随着魏文侯以及魏武侯的去世,继位的魏罃(魏惠王,即梁惠王,孟子曾游说之)资质平庸,他不但放走了孙膑,还放走了商鞅。此是后话,先说孙膑的师兄庞涓。

纪元前354年,大将庞涓进攻赵国的大城邯郸(那时赵国的首府仍在晋阳——山西太原)。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出援军,总司令田忌、参谋长孙膑采取攻击敌人所必救的战略,统率齐兵团直接进入魏国本土。庞涓果然回救,在桂陵(河南长垣)陷入埋伏,大败而归。

——这里面包括一个著名的出卖朋友的故事:庞涓和孙膑同是鬼谷子的门徒,也是最要好的朋友。庞涓先离开老师,当了魏国的大将,最初还怀着纯洁的友情向魏国国君(魏惠王)推荐孙膑。可是庞涓不久就发现孙膑的才干远超过自己,可能被国君赏识而夺取自己的位置,他没有鲍叔牙对国家和对管仲那种高贵的情操,他决心采用冤狱手段,排除孙膑。

于是,庞涓命人告发孙膑谋反,当然是证据确凿,然后再由庞涓虚情假意的一再哀求,魏惠王才勉强赦免孙膑一死,但仍砍断他的双足,以防逃亡。从此孙膑不能走路,只能在地上爬行。庞涓所以没有杀他,是为了要他写出记忆中鬼谷子所传授的一部兵法。孙膑感激老友的救命之恩,当然愿意写出。但写了一半,他发现了被陷害的真相,就伪装疯狂,啼笑无常,有时候连屎尿都吃下去。

等到庞涓的防范稍为松懈,孙膑就逃回他的祖国——齐国,被齐国最高军事首长田忌任命为参谋长(军师),作战时他不能骑马,就坐在特制的车子上指挥。这个故事的另一意义是,大黄金时代中,政权不再是世袭的花花公子们的私产,有才能的平民可以很容易地擢升为政府的高级官员,思想学术自由的天地中,一定拥有一个生气蓬勃的开放社会。

纪元前341年,魏国再发动第二次侵略战争。由太子魏申亲自担任总司令,庞涓担任参谋长,进攻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田忌、孙膑仍然使用攻击敌人所必救的老战略,统率齐兵团再度进入魏国本土,直指魏国的东方重镇大梁(河南开封),并在马陵道(山东阳谷西南)布下埋伏。

魏兵团不得不回军应战,结果又第二度大败,魏申被俘自杀,庞涓在黑夜中被引到那棵上面写着“庞涓死此”的大树之下,当他命卫士燃起火把,察看上面写的是什么时,伏兵向着火光,万箭俱发,把他射死。

庞涓是一个典型的卑劣人物,他临死都没有丝毫对他的负义行为感到惭愧。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接下来我们回过头说说吴起——魏国的强盛与衰亡,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魏国的开国国君魏文侯魏斯是一位英明的领袖,这由他能任用三位法家巨子——李俚、西门豹、吴起——可作为证明。而吴起是三巨子中更为杰出的一位,他是卫国人,在鲁国当过低级军官,然后投奔魏国,立下开辟河西(陕西北部)广大疆土的功勋。

——吴起早年得鲁国国君赏识,及后齐鲁交战,吴起因娶了一位齐国宗室女子为妻,鲁国人对即将担任统帅的吴起表示怀疑,吴起为博得鲁国信任,竟将自己妻子杀死。鲁国虽然保住了,但是吴起以杀妻来求得将位,这种行径为鲁人所恶,因而最终还是被鲁国的国君所辞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杀妻求将”典故。

当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便去投靠。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克说:“吴起贪财好色,但用兵即使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因此魏文侯任吴起为将,进攻秦国,拔取秦的五座城池。

有一次,魏斯跟吴起一齐在龙门(山西河津西北)渡黄河时,魏斯不禁赞赏说:“山川如此险要,正是魏国的珍宝。”

吴起说:“一个国家的存在,在政治修明,不在山川险要。夏王朝末代君主桀帝姒履癸,东有济水(发源于太行山,东流注入渤海,现在河道已被黄河所夺),西有华山(五岳之一),南有伊阙(洛阳南郊关隘),北有羊阳阪(山西平顺东),结果被商王朝灭掉。商王朝末代君主纣王子受辛,东有泰山(五岳之一)。西有孟门(河南辉县西大行山关隘),南有黄河,北有恒山(五岳之一),结果被周王朝灭掉。魏国如果政治腐败,同舟共济的人都可能成为敌人。”魏斯欣然接受这个十分不顺耳的勉励。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纪元前387年,魏斯逝世,他的儿子魏武侯魏击继位——庞涓丧师辱国时国君魏惠王魏罃(即梁惠王,孟子曾游说之)的父亲,这时吴起的声望很高,魏击准备任用他当宰相,现任宰相公叔痤大为恐慌,公叔痤是一个精明透顶的政客,他像演戏一样进行他的权力斗争。

公叔痤的妻子是一位公主——魏斯的女儿,公叔痤在新王魏击面前,竭力赞扬吴起,认为吴起是一个了不起的角色。足有资格担任魏国的宰相。问题是,吴起是卫国人,恐怕他不能专心忠于魏国。不过这也容易解决,公叔痤建议说,如果选一位公主嫁给吴起,就把吴起的心拴住了。魏击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

于是,公叔痤夫妇在精密的设计下,摆下筵席,邀请吴起,筵席上,公叔痤的妻子以公主的身份,鼻孔朝天,把公叔痤像牛马一样喝来叱去,百般凌辱。吴起看到眼里,大为震骇,暗暗庆幸自己幸而没有跟公主结婚。不久,国君魏击向吴起说,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吴起紧张起来,婉转但坚定地表示不敢当。

公叔痤就向魏击警告:“娶公主是一般人做梦都梦不到的荣耀,吴起竟然拒绝,恐怕他的志向高于公主,我们必须提防。”魏击遂对吴起改变态度。

——毫无讳言,公叔痤有知人之明,但为国家利益考虑得相对少一些,为自身的利益考虑得多一些。他排挤吴起,是出于保全相位的需要,并不是不知道吴起对魏国的重要性。荐举公孙鞅,是直到自己病重时才提出。太史公司马迁于此特著一笔,“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很有深意。若过早地推荐公孙鞅,可能会取代他的职位,而在临终时郑重托付,博得荐贤之名,对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假如从人才流失的角度来论魏国的成败,公叔痤是应负一定责任。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吴起知道中了公叔痤的圈套,但已不是可以用口舌解释的了。他只好逃亡,逃到楚王国。楚悼王芈疑诚意地欢迎他,并任用他当楚王国的宰相。楚王国自从伍子胥鞭尸之后,已200年之久,尤不能恢复昔日的威势,芈疑便把希望寄托在吴起身上,交给他大权。

吴起对这个庞大古老、内部已腐烂不堪的王国,先从整理法律规章着手,使它简明切实,然后严格执行,把一些政治垃圾——只发议论不做事和贪污腐败的官员,以及花花公子型的贵族,全部免职,逐出政府,任用有才干的干部,提高行政效率,把节省下来的经费,用到武装部队上。

吴起身为总司令,但他经常跟最低级的士兵生活在一起。只几年工夫,楚王国骤然强盛。影响力向南直到百越(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及湖南、江西二省南部),向北则阻止新兴的魏、韩两国南下,向西攻击秦国,深入汉水上游(陕西南部)。国际间都感觉到楚国问鼎中原的古老灾难又要重演。

然而,那些失去官位权势和失去贪污机会的政治垃圾,跟附在他们身上的寄生分子,宁愿国家衰亡,也不愿自己的既得利益丧失,于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发生,那就是怨声载道。纪元前381年,芈疑逝世,吴起失去了保护人,愤怒的垃圾迫不及待地群起向吴起攻打——箭如雨下。

吴起的谋略到底高人一等,他逃到芈疑停尸的所在,躲在尸体底下,乱箭固然射死了吴起,但也射中了芈疑的尸体——等到芈疑的儿子芈臧即位,即楚肃王,下令逮捕射死吴起和射中老王尸体的叛徒,七十余家被屠杀。

吴起对楚王国的贡献是一个奇迹,可惜不过六年的短短时间,不能作更大的发挥,基础也不稳固,吴起一死,光芒又熄。

但吴起不过就原有规模认真的加以整顿而已,20年后,更大的一个奇迹在秦国出现。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三、历史上最大的魔术——秦国变法

历史发展到现在,纪元前4世纪已过去30余年,位于西方蛮荒的秦国还默默无闻,没有人看出这个落后而贫穷的小国有什么前途,能维持现状,不被魏国并吞,已算上等运气了。

两位伟大的政治家使历史改观,一位是秦国国君秦孝公赢渠梁,一位是吴起的同乡、祖籍卫国的法家学派巨子公孙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商鞅。

秦孝公赢渠梁主持的虽然是一个贫穷的小国,但他雄心勃勃地想恢复300年前他祖先秦穆公赢任好的霸业。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前361年),就发出征求贤能人才的文告,欢迎能使秦国富强的知识分子光临秦国——在那个时代,各国延揽政治人才,犹如20世纪各国延揽科学人才一样——秦孝公赢渠梁确认,人才决定国家的命运。

公孙鞅虽是卫国人,但卫国太小,不能作为凭借。所以很早就到了魏国,在魏国宰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很了解他,当公叔痤一病不起,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向他询问后事时,公叔痤说:“公孙鞅的才干,高我十倍,我死之后,请把国政交给他。魏国前途,在他身上。”

魏惠王不禁大吃一惊。迟了一会,公叔痤又说:“大王如果不能用公孙鞅那么请把他杀掉,不要让他出境。一旦被别的国家延揽,将成为魏国第一大患。”

魏惠王告辞出门后,对左右说:“公叔痤病势沉重,已经语无伦次了,竟然教我把国家大权交给公孙鞅。而且一会工夫,又教我杀了他。”

大臣魏昂深知公孙鞅的才能,也向魏惠王推荐,魏惠王一笑置之。

魏惠王只是一个普通的庸才,不是一个革命性人物。公孙鞅在魏国本已彻底绝望,当他知道公叔痤临终前给魏惠王的话后,赶紧逃亡秦国。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秦孝公赢渠梁跟公孙秧促膝长谈,这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跟管仲促膝长谈历史镜头的重演,秦孝公对公孙鞅相见恨晚。

公孙鞅告诉秦孝公赢渠梁说:“对一项学问怀疑,绝对不能成功。对一件措施怀疑,也绝不能成功。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必被世人排斥。不可跟愚昧的人讨论进取开创,只可使他们看到丰富的收获。高度智慧的见解,跟世俗不同。成大功的人只跟少数人相谋,不去征求多数人的意见。要国家强盛,只有彻底地改革。”

于是这块魏国扔掉的石头,成了秦国墙角的磐石。秦孝公赢渠梁把大权交给这个素不相识的客卿,命他依照他的计划和步骤,进行彻底改革——当时的术语称为“变法”。

公孙鞅在颁布变法令之前,先把一根十米长的木棍立在首府栎阳(陕西临潼)南门,下令说,“把它拿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黄金。”当大家惊疑不定时,他又提高赏金为五十两。一个好奇的青年姑妄把它拿过去,竟然如数的得到赏金。

这是公孙鞅的第一步,他先要人民信任并尊重政府,政府在得到人民信任尊重之后,才能有所作为。

公孙鞅所作的改革,可归纳为下列11个主要的具体项目:

1、强迫人民学习最低程度的礼仪。父子兄弟姐妹不准同睡一个炕上,必须分室而居(炕,用土坯或砖砌成的大床,设有灶门,冬天可以在其中燃火。北方冬天严寒,一家老幼全睡在上面取暖)。

2、统一度量衡制度。强迫全国使用同一标准的尺寸、升斗、斤两。

3、建立地方政府系统。若干村组成一乡,若干乡组成一县,县直属中央政府。

4、建立社会基层组织。十家编为一组,互相勉励生产和监督行动,一家犯法,其他九家有检举的义务。而检举本组以外的其他犯罪,跟杀敌的功勋一样,有重赏;藏匿犯人,跟藏匿敌人一样,有重罚。

5、强迫每一个国民都要有正当职业,游手好闲的人,包括世袭贵族和富商子弟,如果不能从事正当职业,一律当作奴隶,送到边疆垦荒。

6、用优厚的条件招请移民。不分国籍,凡到秦国从事垦荒的,九年不收田赋。以求人口迅速增加,而人口就是兵源。

7、鼓励生产。人民耕田织布特别好的,积存粮食特别多的,免除他的赋税和劳役。

8、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强迫分居(这是增加生产和增加人口的手段)。

9、人际间争执,必须诉诸法庭裁判,不准私人决斗。私人决斗的人,不论有理无理,一律处罚。

10、对敌作战是第一等功勋,受第一等赏赐。

11、必须作战有功才能升迁。贵族的地位虽高,商人的财富虽多,如果没有战功,不能担任政府官职。

从这11个项目,可看出秦国那时还处在半野蛮状态,落后、穷困、腐败和一片混乱。也可看出变法意义不仅是单纯的改变法令规章,不仅是单纯的只改变上层建筑,而是彻底地改变,军事改变,政治改变,政府组织和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改变,甚至道德价值标准和人生观念都要改变。

“变法”是人类智慧所能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把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只用了19年时间,秦国继魏国之后,崛起为超级强国之一,但它比魏国的实力雄厚百倍。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辉煌成功变法,只有在大黄金时代才会有这种伟大的成就,但公孙鞅也付出跟吴起所付出的一样使人沮丧的代价。丧失既得利益的既得利益阶层,永远把改革恨入骨髓。纪元前338年,秦孝公赢渠梁逝世,他的儿子赢驷继位,是为秦惠文王。怨声载道的愤怒垃圾群,包括秦惠文王赢驷的皇家教师公孙贾和赢虔,他们乘机反扑,指控公孙鞅谋反,公孙鞅遂受车裂的酷刑处决。儒家学派一直用这个悲惨结局,告诫后世的政治家,万万不可变法。

——2200年后,日本帝国效法公孙鞅,实行变法,即著名的“明治维新”,使一个跟当初秦国同样落后的古老日本,也魔术般地崛起。历史已显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而不彻底的国家乱,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只有灭亡。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四、合纵对抗与连横和解

纪元前350年,公孙鞅把秦国的首府从栎阳(陕西临潼),迁到咸阳(陕西咸阳)。纪元前340年,即魏国马陵道大败的次年,公孙鞅率领大军,作变法后最重要的一次武力展示,向疮痍未复的魏国进攻,魏军再度大败,魏国总司令魏昂被公孙鞅俘虏。魏惠王捶胸打跌说:“我懊悔不听公孙痤的话。”

以魏惠王的平庸和当时对公孙鞅的痛恨,他不可能懊悔失去这个人才,恐怕是懊悔没有杀掉他。魏国这次受的打击十分沉重,把吴起辛苦开辟的河西疆土(陕西北部)全部丧失给秦国。首府安邑(山西夏县)跟秦国只隔一条黄河,失去安全保障,只好向东迁到300公里外的重镇大梁(河南开封)。

这一战距公孙鞅纪元前359年开始变法,只19年,秦国已强大到迫使超级强权的魏国一蹶不振,割地迁都,这种声势立即引起各国的震恐。

国际上从此出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长期紧张局面,旧传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知识都不能应付这个雷霆万钧的压力。于是以秦国为对象,产生了两种崭新的但也恰恰针锋相对的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

一是合纵对抗政策,即围堵政策,主张从北到南,各国缔结军事同盟,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秦国如对某一国发动侵略,即等于向所有的盟国侵略,各国同时出兵作战。

另一是连横和解政策,即和平共存政策,主张从西到东,各国同时跟秦国签订友好条约,保持双边的和平关系。

这两种政策,由两个平民出身的学人苏秦、张仪提出。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苏秦是周王国人,家庭贫苦,他曾向秦惠文王赢驷推销过统一中国的策略。但此时赢驷刚刚杀了公孙鞅,正在讨厌所有的外国人,苏秦碰了一鼻子灰,把旅费耗尽,几乎是乞讨着回到故乡。

正在织布的妻子看见久别的丈夫落魄归来,连身子都没有移动。苏秦向他正在煮饭的嫂嫂索饭充饥,他嫂嫂好像没有听见。

苏秦惭愧之余,改变主张,提出对秦国采取合纵对抗政策。在下功夫研究国际局势跟各国君主们的心理,疲倦的时候,他用铁锥猛刺自己的双腿,血流遍地。

纪元前333年,他再度出发,先去见燕国国君姬文公,这一次他获得突破性的成功。姬文公介绍他去见赵国国君赵肃侯赵语,赵语万分高兴这个建议,于是连锁介绍,苏秦一连到了韩国、魏国、齐国,最后再到楚王国。六国完全同意签署这个盟约,并一致任命苏秦为他们的宰相,使他担任“纵约长”——南北合纵对抗盟约组织的秘书长,围堵政策完成。

最戏剧性的一件事接着发生,当苏秦从楚王国返回赵国时,经过洛阳,周王国的国王周显王姬扁,诚惶诚恐地隆重接待他,沿途扫除街道,准备官舍。苏秦已不是上次回家那种可怜兮兮的模样了,他以六国宰相之尊,鲜衣怒马,随从如云,他的祖国同胞真是又敬又羡。

那位使他挨饿的嫂嫂,也匍匐路旁。连头都不敢抬。苏秦问她:“你从前怎么那样轻视我?而今天又怎么如此恭敬?”

那位嫂嫂老老实实说:“只因为你今天位尊而多金。”

这位嫂嫂在纪元前4世纪就一语道破一个属于人性上的秘密,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尤其是想得到这种嫂嫂型势利眼的尊敬,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只要地位高而又有钱就够了。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张仪是魏国人,苏秦的同学好友,也是一位贫穷的学人。当他在楚王国游说时,曾因为太穷的缘故,被认定偷了东西,几乎被殴死。后来到了秦国,推销他的连横和解政策,秦惠文王赢驷正在懊悔失去了苏秦,以致国际上被苏秦孤立。一旦得到张仪,就像得到了珍宝一样。

张仪的谋略是,把参加合纵对抗盟约的盟国,各个击破,使他们个别的跟秦国和解。

站在当时东方各国的立场,合纵对抗政策是唯一的生存之路。可是,只有大政治家才能看到十年之后,只有历史学家才能看到三十年之后。各国有各国眼皮底下的现实利益,他们不但不能团结,反而互相残杀。

第一次合纵对抗盟约,于纪元前333年签订。秦国立即采取反应,第二年(前332年),秦国即向魏国表示让步,愿把从前侵占魏国的襄陵(山西襄汾)地区七个城市归还。那七个城市距魏国前首府安邑(山西夏县)80公里,是防务上最需要的屏障,如果能把它们收回,安邑就可安枕。魏国不能抵抗这个诱惑,于是同意脱离合纵。而且为了扩张土地,还向赵国发动攻击。

齐国在秦国的鼓励下,认为可以从赵国瓜分到土地,就也参加魏国这一边。两国军队虽然被赵国击退,但第一次合纵对抗盟约,只维持一年便告瓦解。——苏秦在赵国无法解释魏齐两国的叛盟行动,只好前往燕国,专任燕国宰相。

秦国等到合纵对抗盟约瓦解了之后,却拒绝归还襄陵七城,魏国在大怒下攻击秦国,又被秦国击败。

合纵对抗盟约固然瓦解,但这种观念仍被认为是正确的指导原则。所以15年后的纪元前318年,这时各封国都已改制为独立王国,魏、楚、韩、赵、燕五个王国痛恨秦王国乘着盟约瓦解,不断向东扩张,于是再缔结第二次合纵对抗盟约,推举楚怀王芈槐担任纵约长,集结五国联军,进攻秦王国东方边界重镇函谷关(河南灵宝东北)。

这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人人都预料将爆发一场大战。可是,秦王国守关大将樗里疾大开关门,出兵迎战。五国联军震于秦军的声威,竟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先行攻击。僵持了几天之后,楚兵团粮道被秦王国切断,在惊恐中第一个撤退。其他五国军队也跟着仓惶拔营回国,合纵对抗盟约又一次瓦解。

楚王国虽然失去吴起,因之也失去当超级强国的机会,但它仍是领土最广大、人力最雄厚的大国,秦王国不敢轻视它,尤其恐惧楚王国跟东方的另一个强国齐王国联合。

函谷关那场类似儿戏的战役中,齐王国没有参加,秦王国宰相张仪对此有深刻印象,他决心使楚齐两国更加分开。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函谷关战役后第5年(前313年),张仪到楚王国访问,向楚怀王芈槐建议:“只要贵国跟齐王国断绝邦交,秦王国愿把从前占领你们的商於(陕西丹凤至河南西峡一带河谷)600华里土地归还。”

楚怀王芈槐,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糊涂虫之一,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天下最便宜的事了,立即宣布跟齐王国绝交,为了表示他态度坚决,还派人到边界上对齐王国的国王大肆辱骂,然后由使臣随同张仪到秦王国接收土地。再也想不到,张仪交出的只是他自己的封地6华里。使臣吃惊说:“我奉国王之命来此,言明600华里。”张仪也吃惊说:“你们国王一定听错了,秦王国每一寸土地都从血战中得来,岂能平白送掉600华里!”

楚怀王芈槐不能忍受这种骗局,命大将屈丐向秦王国进攻,结果大败,屈丐被俘,汉中地区(陕西南部)600华里疆土,反而全部丧失。楚怀王更气的发疯,动员全国兵力,向秦王国作最猛烈的一击。这一次锐不可当,一直进攻到距秦王国首都咸阳(陕西咸阳)只40公里的蓝田(陕西蓝田),秦王国岌岌可危。

可是楚王国错误的外交政策发生恶果,当秦王国向齐王国求援时,齐兵团立即攻入楚王国本土,韩、魏两国也分别集结军队,准备乘机南下,瓜分楚王国这个肥佬。

楚军不得不忍痛撤退。

秦孝文王赢驷很大方地宣称不采取任何报复行动,而且仍愿继续和解,并且提议用商於地区(陕西丹凤至河南西峡)的600华里,交换楚王国黔中地区(贵州)的600华里。

楚怀王芈槐把张仪恨入骨髓,他回答赢驷说:“我不要交换商於,只要交换张仪。”赢驷拒绝,但张仪表示他愿意交换。

赢驷说:“芈槐会杀了你。”

张仪说:“杀了我而国家可得到黔中地区600华里,死也值得,何况芈槐并杀不了我。”

张仪一到楚王国,芈槐就把他投入监狱,准备选择一个好日子行刑。而张仪的谋略——主要的还是贿赂,适时发生力量。芈槐最宠爱的美人郑袖向芈槐哭泣说:“张仪是秦王国的宰相,秦王最得力的智囊,你轻率地把他杀掉,秦王国岂肯罢休。一旦大军临境,我跟孩子死无葬身之地,不如早一天向南逃生,免得受秦军凌辱。”

芈槐最亲信的宦官靳尚也秘密建议说:“人臣各为其主,本身并没有什么恩怨。杀了张仪,秦王国不过少一个人罢了,我们却要失掉黔中地区600华里。”

楚怀王芈槐考虑的结果,决定把张仪释放,而且跟张仪做了好朋友。

秦王国一再得到甜头之后,对东方诸国的侵略,更加凌厉。纪元前306年,楚、齐、韩三国第三次缔结合纵对抗盟约,可是盟约刚刚签订,楚怀王芈槐又第一个变卦,秦昭襄王赢稷(赢驷的儿子)邀请芈槐在黄棘(河南南阳南)相会,当面把从前占领的上庸(湖北竹山)土地,归还楚王国。芈槐十分满意这一次外交上的胜利,合纵对抗盟约就第三次瓦解。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孟子见齐宣王

五、齐国的东方霸权及宋国的灭亡

就在纪元前4世纪五十年代,齐国一连两次击败当时的超级强国魏国,进而东方建立霸权。纪元前4世纪六十年代改建王国之后,国势更蒸蒸日上。当秦王国在西方不断向邻国蚕食鲸吞的时候,齐王国在东方也不断地向他的邻国蚕食鲸吞。

纪元前4世纪八十年代,位于偏僻北方的燕王国,发生内乱。

燕王国的内乱是儒家思想的产物,儒家系统为了政治上的目的,在它的思想体系内,把黄帝王朝末代的尧舜两位帝王时代,形容成为空前美好的世界——30余年惨重水灾,死人千万的史实则一笔抹杀——唐尧帝伊祁放勋和虞舜帝姚重华,被形容为比天老爷、比耶稣还要仁慈完善的圣人,他们之间权力转移方式,更美化为一首抒情诗一样的自动“禅让”制度。

燕王国国王姬哙是一个跟楚怀王芈槐一样的糊涂虫,他真的相信了“禅让”这一套。于是就在纪元前316年,如法炮制,把王位禅让给他的大臣子之,自己非常谦卑的走下宝座,参加官员的行列。

可是,子之的谋略虽夺取了王位,却不能控制夺取王位后的局势。另一位大臣市被和姬哙的儿子姬平先后起兵反抗,首都蓟城(北京)陷于混战。子之在位三年,内战就打了三年,死亡数万人,在那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中,是一个庞大数字。

齐宣王田辟疆兴奋地抓住这个机会。纪元前314年,齐兵团侵入燕王国本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蓟城,把混战的各派军队击溃,姬哙、子之一齐死在乱军之中。

齐宣王田辟疆宣布合并完成,得意洋洋地宣称:“一万辆战车的国家攻击一万辆战车的国家,只50天工夫,就全部征服。”

但燕王国人民反抗合并,两年后,新崛起的民间武力把齐军驱逐出境,拥立太子姬平继任国王。但齐王国并没有什么损失,从燕王国劫掠回来的财物珠宝,仍然俱在,国力更富。不过齐王国这次不成功的侵略行径,跟燕王国结下无法和解的仇恨,种下燕王国必然报复的种子。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在齐王国向外扩张的同时,宋王国也向外扩张。我们从地理位置上可以了解,宋王国最没有扩张的资格,它唯一的立国之道应该是追求长期而稳定的和平,即令含有屈辱性的和平,也必须忍受。因为它的四境无险可守,而又全是一等强国,任何纠纷都足以导致自己无力承担的战争。

可是,宋王国的国王宋康王子堰却认为并不如此,他雄心勃勃,不自量力地要想成为居领导地位的霸权。为了展示他的威力,他把盛血的皮囊挂到树上,用箭射它,当血流下来的时候,他认为射天胜利。

宋康王子堰又教他的侍卫人员和摇尾系统,经常大声喊叫“万岁”,一个人先在宫里喊,宫外的人接着喊,然后全城喊,“万岁”的声音震耳欲聋,好像全国上下都一心一意地向他效忠。凡规劝他的人,一律当作叛乱分子处决。国际上愕然地称它是“桀宋王国”。桀,凶暴的意思,纪元前18世纪夏王朝最末一位君主姒履癸,便被人加上这个恶劣的称号。

宋康王子堰不在乎别人的评论,他像一只瞎了眼的野兽,向四面八方狂咬猛噬。当齐王国侵略燕王国时,宋康王子堰乘虚向齐王国背后攻击,占领五个城市。又在西界跟魏王国冲突,夺取两个城市。在南方楚王国交界处,把楚王国的边防巡逻队击败。

一连串的军事胜利,使宋康王踌躇满志,他跟遥远的西方秦王国建立密切的外交关系,互相呼应,俨然如愿以偿的成为东方新兴的超级强国。不过,横挑强邻的历史定律又要再一次应验了,而且,宋王国不但横挑一个强邻,而是横挑东西南北四周所有的强邻,灭亡迫在眉睫。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纪元前286年,齐王国向宋王国发起进攻,那位射天胜利,横挑强邻的宋康王,兵败被杀,宋王国灭亡。

这是八个大国中首先灭亡的一国,各国对它的灭亡,毫无反应。——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时才真正到了战国七雄并立的时代,可惜,此时的秦王国已经强大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其他六国灭亡成了迟早之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