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味”暗示五脏健康!研究证实:偏爱这个味道的人不易患癌,更长寿

 369蓝田书院 2019-07-20

中医认为,五味(酸、苦、甘、辛、咸)源于天地之气,五脏对五味各有所主,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归,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我国著名医学文献《内经》中:“五味各走其所喜……”就是对此最好的印证。

食疗君教你解读隐藏在口味中的健康信号,告诉你什么口味最有利于健康。

研究表明:喜欢吃“辣”的人更长寿

《英国医学杂志》最新刊登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爱吃辣椒的人更容易长寿

因为辣椒中含有一种名为辣椒素的化学物质,具有抗肥胖、抗氧化、抗炎症和抗癌特性。

相比那些不常吃辣的人而言,适当吃辛辣食物的人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了14%,尤其能降低癌症、心脏病和呼吸疾病的死亡风险。

中医教你通过“口味”辨健康

长期五味偏嗜,会引发五脏的“连锁反应”,不利于健康;反之,五脏病变会影响舌的味觉功能,使人对五味的喜恶发生改变,产生不同的饮食嗜味或口味的突然变化。

01

肝的本味是酸,适当吃酸味,对肝是有一定滋养作用的。但嗜酸过度,则容易导致肝脏有失疏泄,气机不畅;而突然爱吃酸味,则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的一种反映。

酸性涩滞、收敛,酸味吃得过多,还会有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消化,引发一系列脾胃问题。

 小菌建议 

➊喜食酸味者,平时可选择西红杮、橘子、杨梅、石榴、柠檬、葡萄、绿苹果、山楂等新鲜果蔬,减少腌制酸菜和醋制品的食用。

➋绿豆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氨酸,而这两种营养素同冰糖结合就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尤其对因肝火旺引起的上火和中暑有显著疗效。

➌大豆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促进肝脏的再生和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有很大的帮助。

02

苦入心,苦味可清心火、消暑热。嗜食苦味往往是心火内盛的表现,多伴随心悸、口角生疮、失眠、舌尖红等症状。

苦味食物虽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大多性寒凉。长期偏嗜苦味不仅损伤心气,还会加重食欲差、腹痛、拉肚子等脾胃虚寒症状。有研究表明,经常摄取苦味食物及凉茶还会引发骨关节系统疾病。

 小菌建议 

➊喜食苦味的人,可适量选择苦瓜、芥蓝、芦荟、苦丁、水箭草、岗梅根、玉蝴蝶等;食用苦味的蔬菜时可以先用淡盐水浸渍片刻,将汁滤去再漂洗后食用。

➋牛油果榨汁服用,其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橄榄油类似,对于心脏来说能起到很好的抗氧化保护。

➌喝凉茶要适度,最好避免空腹饮用。

03

甘入脾,甘味对脾胃滋养作用。但嗜食甘甜者往往有脾虚的问题,甘甜容易造成困阻中焦,形成痰湿,进而伤脾。

临床上,脾胃病患者大多嗜甘,而这种口味偏嗜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对于溃疡病患者来说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加重病情,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嗜甘还会引发龋齿、糖尿病、肥胖,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小菌建议 

➊平时可以选择含糖量低又不失甜味的谷类、水果、蔬菜,如山药、藕、南瓜、红薯、玉米、豆类、枇杷、苹果、菠萝、猕猴桃等。

➋用荷叶绿豆粥、水果羹、山药煲来代替甜品。

➌白扁豆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能补脾胃虚弱。

04

辛入肺,适当食用辛味有助于解表行气、调理气血、通阳发汗,先解肺气,再散脾胃湿气。

肺病嗜辛,往往也是生理上需要宣发肺气以缓解症状的一种自然选择。但长期过食辛辣,则容易导致肺气宣发太过气机耗散、耗伤精神,伴随腰疼、麻木、疲惫、头昏脑涨等症状。除此之外,“无辣不欢”还很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及肛肠疾病。

 小菌建议 

➊生姜、辣椒、葱蒜、洋葱等都属辛味食物,作为烹饪调料可改善食欲,但一定要适量,以免刺激肠胃。

➋银耳可做菜肴或炖煮食用,例如与百合或樱桃加冰糖做羹。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可治疗阴虚肺燥、咽干口渴等症。

➌萝卜生吃可治疗热病口渴、肺热咳嗽;如果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好。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

05

咸入肾,适量的咸味对肾有滋养作用。北方地区寒冷,菜品和人的口味往往偏咸,这与咸能肾,化为阳气而御寒,增强人体抗寒能力不无关系。

中医认为,长期偏嗜咸味会损伤肾脏,从而造成肾功气亏损或者肾功能失调,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慢性肾病等。

 小菌建议 

➊核桃有补肾固精、利尿消石、润肠通便、温肺定喘的作用,常用于肾虚腰痛、尿路结石等症。

➋山药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比较适宜肾虚的人食用。

➌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