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炒鸡蛋直接下锅是不对的,加这一步,炒出来的鸡蛋软嫩好吃没腥味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9-07-20

咱们的生活当中很多人都特别的爱吃鸡蛋,而且鸡蛋也是一种特别常见的食材。鸡蛋也是十分适合夏天吃的食物,特别是在伏天里,更要多吃一些,因为鸡蛋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以及养心安神等功效,它的营养价值是十分高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因此是家家户户都可以经常吃的一种营养补品。

鸡蛋的做法也是有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来煲汤,也可以用来炒菜,可以用来炖蛋,也可以用来煮蛋,不管是炒着吃蒸着吃还是煮着吃都是非常的好吃的,经常吃鸡蛋对于我们的身体的好处也是有很多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都是非常的喜欢吃鸡蛋的,说了这么多鸡蛋在家常菜吃法当中最常见的就是炒鸡蛋。

炒鸡蛋算是再简单不过的“炒菜”了,很多人都会做,甚至刚刚学做饭的小伙伴都不认为是一道难做的菜肴,只需要将鸡蛋在碗中打散,油热后倒入翻炒成熟即可,不过,很多人做的炒鸡蛋,很容易炒老或者口感偏硬,不好吃了,有人认为是在碗中打鸡蛋的时间不够,还有人觉得是油温欠佳,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我们经常在一些饭店吃到的炒鸡蛋就十分的好吃,不仅香软嫩滑,而且还能做到久放不发硬,难道饭店炒的鸡蛋有什么秘密的诀窍吗?其实以后我们要是炒鸡蛋的话,可以先别急着去下锅,加这一步,就能让炒出来的鸡蛋又嫩又松软,还没有一点腥味。

炒鸡蛋直接下锅是不对的,加这一步,炒出来的鸡蛋软嫩好吃没腥味

第一种方法:加白糖

有些饭店里炒的鸡蛋之所以软嫩好吃,原来是在打鸡蛋的时候放了一小勺白糖,我们知道,鸡蛋之所以在热油中能迅速鼓起,完全是因为鸡蛋中的蛋白能预热膨胀,搅打的时间越长,膨胀的就越好,这在西点或烘焙里叫做蛋白的打发,那么我们在炒鸡蛋的时候不知不觉的也进行了这一步,但是,在膨胀之后,并没有很好的保持,还是会收缩回来,甚至炒老变硬,这就是因为没有放白糖的缘故,而白糖可以有效保持蛋白状态的稳定,炒出来的话自然就会保持软嫩的状态,即使放一小段时间后,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在鸡蛋里加入白砂糖,使蛋白因加热凝固的温度上升,而延缓了加热时间,另外,砂糖具有保水性,也能增加蛋的柔软程度,使之更鲜美可口。

炒鸡蛋直接下锅是不对的,加这一步,炒出来的鸡蛋软嫩好吃没腥味

第二种方法:加温水

很多人都知道在做蒸蛋的时候要加水,却不知道做炒鸡蛋时也需要适量加一点点水,而且并不是简单加入自来水就行,是有讲究的。在搅拌鸡蛋液加水的时候不宜加冷水,要把水温控制比室温高十度最好。加水的比例为一个鸡蛋要用普通勺子加1到2勺温开水,这样搅拌出来的鸡蛋液炒出来会更加蓬松,一个鸡蛋能炒出平常两个鸡蛋的分量,而且口感还能更香浓嫩滑。

炒鸡蛋直接下锅是不对的,加这一步,炒出来的鸡蛋软嫩好吃没腥味

第三种方法:加水淀粉

首先先准备好鸡蛋,然后准备一个干净的碗,打入鸡蛋汁后再加入适量的食用盐,然后搅拌均匀,打成蛋液之后先放在一旁,然后我们再准备一个干净的碗,在碗中加入一小勺的淀粉之后再加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搅拌均匀制成水淀粉,在做水淀粉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是使用温水,可千万不要使用了凉水,否则的话也是会影响最后的效果的。再搅拌均匀以后,我们就可以把搅拌好的水淀粉倒入到鸡蛋液中了,然后再继续搅拌均匀再搅拌的时候一定要朝着一个方向进行搅拌,并且搅拌的时间最好长一些,大概5分钟左右的时间等搅拌好以后我们就可以起锅热油了,等油温升至5成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鸡蛋倒入锅中了,然后炒定型以后就可以加上一些自己喜欢的配菜,炒熟之后就可以出锅了。

炒鸡蛋直接下锅是不对的,加这一步,炒出来的鸡蛋软嫩好吃没腥味

友情小提醒:

1、炒鸡蛋千万不要加味精

鸡蛋含有大量谷氨酸及一定的氯化钠,这两种成分加热后,合成一种新物质一谷氨酸钠。这种物质有纯正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如果炒鸡蛋时放入味精,不仅不会增加鲜味,还会破坏鸡蛋的自然鲜味,同时也会使鸡蛋本身的谷氨酸钠被排斥。

2、放葱要注意时机

不少人炒鸡蛋时,喜欢把葱花直接放入蛋液,入油锅翻炒,其结果不是蛋熟葱不熟,就是葱熟蛋已过火变老,色泽不好,味道也欠佳。可先将葱花放油锅内煸炒之后,再往锅内倒入已调好味的蛋液,翻炒几下,即可出锅。这样炒出的蛋,鲜香滑嫩。

3、加点料酒嫩滑可口

炒鸡蛋加料酒不但能少放油,还能让鸡蛋更加嫩滑,味道更鲜美。在打鸡蛋时加入少许料酒,其中含有的少量酒精会让鸡蛋中的蛋白质加热后的凝固速度大大变快,鸡蛋就更容易成形,并且不容易碎。另外,料酒是去腥除腻的好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