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维唐诗三百首第1首七绝: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诗,写于诗人17岁

 劳动快乐啊 2019-07-20

王维有多首唐诗入选唐诗300首,而且包括了五绝、五律、七绝等多种形式。五言绝句我们一共分析了有六首。今天谈到的这首古诗是王维入选唐诗300首的第一首七言绝句。http://www.cncrk.com/downinfo/271656.html

对于这首古诗,我们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小学阶段都曾经接触过。更为重要的是,这首古诗写于诗人的17岁。

唐朝确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王维和白居易都是在不到20岁的时候高中进士,让范进之流羞愧得无以复加。虽然说存在偶然的因素,但是王维的诗词才华无需遭到任何的质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古诗就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文非常的通俗易懂,非常的简单,就是讲述的重阳节登高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尤其是古诗的前两句非常有名,今天的我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还经常使用。

一个人在异乡就成为了他乡的客人,每逢过节的时候,就会加倍的思念亲人,思念朋友。17岁的王维独自一个人在洛阳和长安之间漂泊,难免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也才会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诗句。

不过题目当中的“山东”和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山东有很大的差别。

王维是今天山西永济人,也就是古代蒲州人,蒲州在华山以东,所以王维称故乡的亲朋好友为山东兄弟,就是指华山以东浦洲故乡的亲朋好友。重阳节登高是古代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在这样的一个节日,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非常直白的表露了自己的情感。

但是后两句他又转换角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典诗词当中通常有这样的一种表达手法。本来是写自己思念故乡和亲人,但是出发点却不在自己这一边,而是写想象中的家人或者亲人在如何的思念自己。

王维这一首古诗就是用这样的手法。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个“少一人”就是指的王维的一个人。王维想象重阳节亲朋好友登高的场面,大家又说又笑,各自抒发感慨。也会谈到今年的重阳节,我们人群中少了一个人,那就是王维。

虽然王维写这首唐诗的时候只有17岁,但是却把天下游着那种漂泊形象的表露了出来。全文的语言非常质朴,表达的情感非常的真切。王维17岁所写的诗句,我们27岁、37岁时仍然在应用,这就是他赋予后世的精神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