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药也有禁忌,再提醒一次:6种药物不能同服,别搞混了

 燕山茶社 2019-07-20

中药在很多人心中都是没有“副作用、副作用很小”的代表,因此在中药的使用上反而放松了警惕,不论是出现了疑难杂症还是一些小伤小痛,都想要通过开几副中药来缓解治疗,总觉得即使对治病没有大的疗效,但至少可以有益于调养身体,也不会伤身。

吃药也有禁忌,再提醒一次:6种药物不能同服,别搞混了

事实上,中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服用不当不仅难以达到疗效甚至还会毒害身体。

《神农本草经》将不同中药间的配方效果大致分成了7种,包括“单行”、“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等等。而其中,“相恶”、“相反”这两类搭配效果指的就是:服用不同种类中药时可能会相互削减药效,甚至会对身体产生毒副作用。如有温肺功效的黄岑和有清肺热功效的生姜混合服用,反而导致药效相互抵制,削弱治疗效果;而延胡索与马钱子混合使用会增强马钱子的毒性,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因此,不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应慎重自行混合服用,以免导致危害健康。

这些药物不宜混搭,小心有副作用:

1、舒肝丸与胃复安

中成药舒肝丸的配方中含有芍药,具有镇痛、解痉作用,而西药胃复安则会加重胃部收缩,导致胃部不适加重。

2、川贝枇杷、益心丹与咖啡因、阿托品

中成药川贝枇杷、益心丹中均含有生物碱,与咖啡因等混和服用易增强药物毒性,引发药物性中毒。

3、丹参片与胃舒平

丹参片中所含的丹参酚、丹参酮会与胃舒平中所含的氢氧化铝物质反应形成铝结合物,而不易被肠道消化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吃药也有禁忌,再提醒一次:6种药物不能同服,别搞混了

4、蛇胆川贝液与吗啡、杜冷丁、可待因

蛇胆川贝液中所含的苦杏仁苷与后者几类西药均有抑制呼吸的作用,两者结合服用会增强毒害性,容易引发呼吸衰竭。

5、壮骨酒、国公酒与阿司匹林

这两类混合服用,会导致酒精中的乙醇加重刺激消化道,增强反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甚至引发消化道出血。

6、葛根、华山参与硝酸酯类药物

华山参与硝酸酯类药物混服会相互减弱药效,而葛根与硝酸酯类药物混服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导致患者血压下降、降低,诱发生命危险。

不能混服的药物还有很多,难以一一说明,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即使是中药,在使用上也应谨遵医嘱服用,忌自行判断。

服用中药时,还应注意这几点:

有很多人喝了中药没效果,反而觉得身体变得更差了,大多数都会把“锅”甩给医生,认为他们医术不行,其实不然。服用中药上也存在着许多的禁忌,药用好也得用对,以下这4件事大家都有做好吗?

一、特殊体质、特殊时期者慎用中药

即使是中药的使用也应该辩证论治,结合患者自身的体质与实际情况用药。中医认为,处于生理期、孕期的女性,或是手术期及恢复期的患者等均应慎用中药。否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调理效果,还会增加身体负担,降低体质。

吃药也有禁忌,再提醒一次:6种药物不能同服,别搞混了

二、忌长期服用中药

很多人总会将中药视作一种“补品”,认为吃中药能够“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但是要知道,即使是一部分药食同源的中药,如薏米、百合等也不宜长期过量食用,还是应根据个人体质适当选服。这不仅与个人体质的对症下药有关,更应注意:凡是药物均可能会对人体各大脏器造成负担,甚至损害。如一些市面上较火的中药类养颜套餐,其中多是苦寒类药材,久服不仅损害脾胃,还可能引发黑结肠病。

三、忌不对症下药

对中医而言,对症下药、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中最主要的思想。凡是用药,均应结合病症施行,世上没有真正的“万能药”。即使是绝大多数人都家中常备的板蓝根,也不应有事无事就服用,其属于苦寒性药物,对于虚寒体质的人而言,反而更易损害脾胃。因此,中药虽然有养生健体之效,但前提是对症下药。

四、服用期间应注意饮食

我们都知道,一旦需要吃药时,医生都会叮嘱我们要注意饮食。中药也是一样,为了达到更好的药效,甚至避免药性相冲,在日常饮食上也应多加注意。如:在服用温经驱寒类药物时,就应避免生冷饮食;在服用滋补类药物时如黄芪、人参等,则应少吃有泄气效用的食物如萝卜等。此外,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饮用浓茶,避免饮食荤腻,这些都会影响药物吸收、减弱药效

参考文献:

1、邱先瑞:《关于中药七情与配伍禁忌的思考》,2019年,《中国民间疗法》。

2、黎淑贞:《服用中药的禁忌,你知道吗》,2018年,《农村百事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