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对“至”字说:我知道你是“刺头”,但对付你,我有绝招!

 老阿更 2019-07-20

今天来讲王羲之《兰亭序》中第3行的第5个字——至。这也是《〈兰亭序〉逐字精讲》系列文章的第16篇。

王羲之对“至”字说:我知道你是“刺头”,但对付你,我有绝招!

《兰亭序》中的“至”字

在这里,我不得不“吐槽”一下“至”字,你咋这么难写?我每次写“至”字的时候都特别痛苦,尤其是涉及到有“至”字的字,更是痛苦万分,比如,给人写四尺整张的横幅“马到成功”,“到”字就特别难写,有时候就会因为一个“到”字而重写好几回。

不过,好在有历代书法家这些前贤为我们趟平了路,我们只要认真学习他们处理这些“刺头”的方法,就能顺利前行了。

王羲之对“至”字说:我知道你是“刺头”,但对付你,我有绝招!

心塞的感觉


一、行书“至”字为什么难写?

“至”字笔画较少,字形也不复杂,但是,想要把这个字写好看,却是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是行书“至”字,更是难写。

只有找到病根,才能治好病。所以,我们还是要首先分析一下行书“至”字难写的原因。

我认为,大概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

1.“至”字大体相当于左右对称的结构,但是,在行书中,通过省简笔画、连笔等步骤,把大部分笔画都集中到字的左半边了,与人的心理习惯和心理预期有一定的落差。

2.行书“至”字中的折笔动作很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笔画之间的不协调,把字写得难看。

王羲之对“至”字说:我知道你是“刺头”,但对付你,我有绝招!

身体不协调


二、“至”字字形精讲

王羲之是怎样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呢?

(一)针对第一个问题,王羲之主要采取了3个办法。

1.笔画该少的一概不少,还额外增加笔画,从而令“至”字左右两边平衡。

(1)很多人在写行书“至”字时,会省略掉上半部分最后的一点,但是,王羲之没有省略这一点,还写得格外的浓重,从而加大了整个字右半部分的比重。

(2)他在写下面的“土”字时,通过最后一笔的牵丝引带,在“土”字的右下角多出了一个“笔画”(实际上不能算一个笔画),加大整个字右半部分的比重。

与此相对应,我们要重点注意“至”字的笔顺,点是最后才写的。

王羲之对“至”字说:我知道你是“刺头”,但对付你,我有绝招!

“至”字字形注意事项(一)

2.字中的横向笔画,大多都是平正的。

“至”字中共有4个横向的笔画,其中,第1、3、4个横向笔画都是基本处于水平方向的。

这样,就使整个字显得特别的平正、稳当,有利于表现它的左右对称。

唯一例外的是第2个横向的笔画,即“撇折”(楷书“至”字中的第二笔)这一笔中折笔后的横画,它向左上方倾斜大约15度。

3.两个三点一线。

承接上面的第2点而来,这三个基本平正、平行的横向笔画,长度也基本相等,这就促使它们在纵向上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三个横向笔画的起点基本处于同一纵线上,它们的末端也基本处于同一纵线上。

通俗来讲,就是出现了两个“三点一线”的视觉效果。

王羲之对“至”字说:我知道你是“刺头”,但对付你,我有绝招!

“至”字字形注意事项(二)


(二)针对第二个问题,王羲之主要采取了2个办法。

1.3个1/3。

为了让“至”字中的上、下两部分紧密衔接,让其中的折笔笔画协调好看,王羲之采用了统一的处理办法——“三一律”(笔画间的交叉点处于某个笔画的1/3处)。

这样的1/3处交叉点,一共有3处,分别是:“土”中的竖画与它上面的“横”的交叉点,位于“横”的右边1/3处;“土”中的竖画与第一个横画的交叉点,位于该横画的右边1/3处(同时也是竖画的上边1/3处);“土”中的竖画与第二个横画的交叉点,位于该横画的左边1/3处。

通过这三个固定的点,就把整个“至”字牢牢地稳固住,再也不会出现结构松散、笔画杂乱的问题了。

2.1个三点一线。

从上面第1点,衍生出一个新的“三点一线”,“土”中竖画的最下端、“土”中第一个横画的最左端、“至”中第二个横画的最左端,这三个点正好可以一线相连。

王羲之对“至”字说:我知道你是“刺头”,但对付你,我有绝招!

“至”字字形注意事项(三)

这个“三点一线”,进一步强化了整个“至”字在字形结构方面的紧凑。


三、“至”字章法精讲

“至”字与它上面的“毕”字是轴线平行的关系。

王羲之对“至”字说:我知道你是“刺头”,但对付你,我有绝招!

“毕”“至”二字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