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唐诗抄40:王绩《独酌》,当酒鬼学会了酿酒

 有友abcd 2019-07-20

出自全唐诗卷37第31

全唐诗抄40:王绩《独酌》,当酒鬼学会了酿酒

【背景大略】

杜甫名作《饮中八仙歌》记述了以饮酒著称的八位名流,其中大诗人李白,被形容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真是豪气盖全场。不过,杜甫却一定与王绩不熟,唐初武德、贞观年间有过这么一位超级酒徒,他身怀绝技,连酒中仙李白也须拜下风。

“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年光恰恰来,满瓮营春酒”,不仅嗜酒,关键王绩他还能自己酿酒。打个比方,同为学霸,李太白日夜奋战题海,刷题如癫似狂,固然很好;而王绩呢?岂止刷题,还学会了自主命题,自己出题考自己玩儿了。高下易见矣。

全唐诗抄40:王绩《独酌》,当酒鬼学会了酿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

当酒鬼学会了酿酒,那是什么情况?自酿自饮,无比嘚瑟,酒喝得多了,还自觉有必要传授一点人生的经验,比如就有了本期抄录的这篇《独酌》。

【不求甚解】

  •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

  • 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虚浮的人生谁知道能有多少日子?却无谓地去追逐什么空洞的名声。不如多酿造些美酒,时时前往竹林倾情畅饮。


酿酒技能的习得,显然为王绩增添了傲世的底气,大胆无畏地亮出看待人生的态度。“浮生”、“空名”,几乎都不以正眼瞧望世上人了。后两句则透着一股得意,仿佛眼瞅见诗人抱着一坛子自酿的美酒,频频向竹林挪动。

王绩自己能酿酒,再不用“朝朝访乡里,夜夜遣人酤”舔着脸找人讨酒喝,也不用“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老是因为赊账而显得很尴尬,更不用“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一味困在狭隘的酒家四壁之内,终可以摆脱地点空间的限制,随心所欲前往竹林这般风雅场所开怀独酌了。自身能力强大了,才能具备更多选择的可能,才能更好地拥抱自由、耽玩雅好,甚或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全唐诗抄40:王绩《独酌》,当酒鬼学会了酿酒

不如多酿酒

竹林,风流人士的精神圣地,成名自“竹林七贤”这群魏晋名士。《世说新语·任诞》记载: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越名教而任自然,七贤饮酒的光辉事迹当真不少。阮籍保持有醉饮60天的纪录,山涛传说至八斗方醉,阮咸大瓮盛酒与群猪一道痛饮,刘伶驾着鹿车带着铁锹和大酒壶扬言“喝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酒兴之中,王绩用诗篇向前辈致敬:“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

全唐诗抄40:王绩《独酌》,当酒鬼学会了酿酒

竹林七贤

一壶浊酒喜相逢,读读王绩笔下若顽若愚、似矫似激的饮酒小诗,放浪形骸,舒展一下性情,让生活少一些沉重,亦不失为一种恰当的怡然自得吧。

【碎碎念】

要说王绩怎么学会酿酒,晋升为资深酒徒的,这与他第三次仕官的奇缘有关。王绩一生三仕三隐,隋末乱世《解六合丞还》第一次归隐,李唐初建则怀着《古意·其二》所透露的忐忑再次出仕,而他的第二次隐居,与玄武门之变前后不祥的政治气候不无联系。确凿的是,王绩从此放飞自我,之后的第三次出仕,不过是“醉翁之意只在酒”。

史料记载,贞观年间因为家贫,王绩参赴官选。听闻太乐署的官吏焦革擅长酿酒,王绩苦苦央求,得以如愿出任太乐丞,这简直就是步兵校尉阮籍故事的翻版。数月之后,焦革去世,其妻袁氏继续为王绩输送美酿。然好景不长,一年后袁氏死去,王绩感叹“天乃不令吾饱美酒”,挂冠归田。可见,王绩的第三次仕隐,已无所谓做官还是隐居的界限,完全是真我个性的释放。

彻底隐居,安心作那个诗酒自娱的东皋子。王绩将焦革酿酒法写成《酒经》一卷,又追述前人酿造技艺著《酒谱》一卷,李淳风(《推背图》的作者》见后直呼“酒家之南董”,意即酿酒史的珍贵资料。王绩曾为酒神杜康立祠,以焦革配祀,并写下《祭杜康新庙文》。论酒,唐代诗人里真没有比王绩更上道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