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不言 | 井陉这些古村,总有一个戳中你对“原始”的向往!

 山地之仔 2019-07-20

 用户1915138244

说到井陉,熟知它的人多是着迷于人文历史,或酷爱摄影的发烧友,不只因为它是太行八陉之一,更因为这里有未经商业染指的原始古村。

01 在陶瓷水镇 解锁一个新名词——“笼盔”

建于清朝的马家院(原主人为清廷官员马席珍,曾参与编撰过《二十四史》)老切/摄

如果你从井陉县城出发一直向着天路开,陶瓷水镇南横口,将是你遇见的第一个特色古村

南横口陶瓷业发达,几乎家家都有窑场,这里资源丰富,有煤矿,有粘土,水陆交通发达,是天然的制陶佳地。

水运发达的陶瓷水镇/王保龙 摄

这里生产的井陉窑可明确追溯到隋代,是河北的四大古窑之一,可与邢窑、定窑、磁州窑

并列为“河北四大古窑”,井陉旧时属真定府治辖。

《金史·地理志·河北西路》写有: “真定府,产瓷器、铜铁”,清乾隆《正定府志·物产》中

也非常明确的记载着:“正定府产瓷器,明时充贡出井陉。”

古窑遗址在这里,你会发现许多特殊的墙面,它们原是碗碟烧制过程中过滤温度的工具。

顾名思义,“立笼”就是将笼盔竖着排列,这样使用的数量较少,便于垒砌高度,“卧笼”就是将笼盔横着排列,圆形的两面相对,如此建成的墙面厚实冬暖夏凉,但使用数量较多

所以使用“卧笼”筑墙的人家家底会相对殷实 。

制陶产业经历无数春秋,在四世同堂的马家大院里,还能听闻百年前先辈们的,从商兴荣与仕途浮沉,84岁的马爷爷还能回忆起,曾祖父马席珍在清廷的往事。

马席珍的后人(左)和同姓的马家人/老切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